癒合殖民地傷痕 做中國的主人翁

紀念台灣光復75周年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週年,也是台灣光復75週年。沒有抗戰勝利,就沒有台灣光復,「光復」不只意味著光榮地收復,更意味著光榮地復歸。這是大陸同胞抗戰14年、台灣同胞抗日50年,以血淚換來的勝利果實,中國人民得以挺直腰桿,抬頭挺胸。

台灣人有光榮的反抗壓迫傳統

在這個理應「張燈結彩喜洋洋」的光輝10月,民進黨政府「慶祝」的方式,卻是端出變本加厲的「去中國化」教科書,將塑造「天然獨」的手從高中伸向國中,將中國歷史肢解為東亞文化圈的一部分,一個與台灣無關的東亞區域;另一方面,則是大開萊豬(自美國進口,含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的豬肉與內臟)之門,以此做為交換籌碼,甚至在美國次卿克拉奇(Keith Krach)訪台期間,以卑躬屈膝晉見的方式,營造「台美關係史上最佳」的歹戲,一副自我殖民而喜不自勝模樣。也是在這個期間,民進黨政府高調替李登輝舉辦了追思禮拜,蔡英文頒發褒揚令,覆蓋中華民國國旗。9月19日在淡水真理大學舉行的追思會上,蔡英文盛讚李登輝「讓台灣成為台灣人的台灣」。

本誌繼承台灣同胞愛國主義傳統,一向秉持台灣人民主體性,為台灣人的福祉與中華民族的復興奮鬥。我們曾指出殖民主義是聯合國殖民地委員會所稱的「人類之惡」,日本對台殖民統治的基本政策是民族差別待遇。抗日戰爭勝利,驅逐日本殖民帝國後,台灣當然是台灣人的台灣;但台灣也不只是台灣人的台灣,更是中國人的台灣。蔡英文總結李登輝的這句話,表明她在延續李登輝的再殖民化路線,繼續美化日本的殖民統治。

「台灣」是什麼?「台灣人」又是什麼?李登輝和蔡英文不可能說得清楚,因為「台灣」與「台灣人」豐厚且複雜的中華文化與歷史內涵,恰恰是他們傾全力去之而後快的對象。前後兩次代表日本為李登輝喪事而來的前首相森喜朗,用行動說明了日本對李登輝與蔡英文「去中國化」、再殖民化路線的肯定。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日帝據台初期,台灣人武裝反抗,繼之以文化抗日,直到光復。台灣人有光榮的反抗殖民主義帝國的傳統,這是本誌創辦人王曉波教授自1974年因「台大哲學系事件」離開台大校園後,在那個風聲鶴唳、台灣史尚未成為顯學的戒嚴年代,為了追溯台獨源頭,瞭解真實台灣歷史,歷數十年研究而得出的結論。

台灣對抗日本殖民統治有兩派

蔡英文說「讓台灣成為台灣人的台灣」,她或不知日據時期反殖民統治運動家蔡培火說過:「台灣乃帝國之台灣,同時亦為我等台灣人的台灣。」。蔡培火因此一言而被今之台獨機會主義者解讀為台獨,但實際在日本殖民當局《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之中的記載,蔡培火是與蔣渭水等同的「祖國派」,是期待「他日中國一旦隆盛」的「台灣派」代表人物。據王曉波的研究,「祖國派」和「台灣派」的差別,或有「體制內改革」與「體制外改革」的不同,或有激進與溫和之分,「但是,站在中國民族主義對抗日本殖民統治則一」。

歷史前進的道路總是曲折的。儘管台灣脫離日本殖民統治已75年,但由於兩岸分斷,分離主義者在美國統治集團長期培育、扶植下已成主流,台灣的歷史先遭兩蔣蓄意漠視,後遭李登輝與民進黨刻意篡改。不只是蔡培火,終生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蔣渭水、賴和、楊逵、王敏川等台灣人的精神典範,竟在李登輝與民進黨的媚日史觀中,給污衊成反抗中國、主張台獨的政治樣板。這些反日本殖民統治的鬥士,在日帝鐵蹄下,以王曉波的原話來說,「醫治被日帝創傷的台灣民眾的心靈,和抗議異族統治的殘暴」,卻在台灣光復之後遭到漠視與污衊。透過李登輝與民進黨,「大和」已在今日的台灣還「魂」。

歷史得以被台獨政權改造、抽空和虛無化的主因,其實就是王曉波在《台灣的殖民地傷痕》書中,引用日本學者西野英禮所說:「由於日本人的教育,台灣人民的精神負擔與被破壞的情形很大,是無可比喻的;企圖使台灣人忘掉民族性的白癡化教育的弊害,不知自此之後還要使台灣民眾的痛苦再挨幾十年?」陳映真也曾援引過「灣生」日本文學評論家尾崎秀樹的觀察,指出:「曾為被統治者的台灣人方面,在日本天皇及其『一視同仁』的美名下進行同化政策的結果,造成某種潛在(於台灣人心靈中)的祖國喪失與白癡化。」

日本殖民統治對台灣造成深刻的精神創傷,王曉波將之視為台灣的「殖民地傷痕」與「人格殖民化」。台灣的知識分子和菁英先是經過日據時期民族認同的殖民化扭曲,又經過美國對台政策「將台澎與中國大陸隔絕」的扭曲,造成台灣人「民族認同的異化」,「否認自己的民族出身,而以帝國主義對祖國的侵略政策為拯救自己的救生圈」。當代最具代表性的人物莫過於李登輝。繼李登輝而起的光復後世代,如蔡英文、陳建仁、賴清德、蘇貞昌與大大小小的民進黨官僚、民代,在華府取代日帝的卵翼下欲竟李登輝「再殖民化」的未竟之功,因此而有中學歷史教科書的全面「去中國化」,把塑造「天然獨」的工作向前推展到國中生。

過去台灣可以在大陸「摸著石頭過河」以及美國單極獨霸的格局中,吃著冷戰紅利遺留下來的老本,自我沉醉在反共偏安的虛擬世界。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已然擺在面前,不只是考驗著大陸、挑戰著美國,更在逼問台灣2,300萬人要何去何從。台灣在地緣政治上擺脫不了中美競合,在產業供應鏈上脫鉤不了大陸,唯獨在人的心靈上仍靠著顛倒歷史、舐癰吮痔,等於是靠著意識型態的思想毒品,麻痺幾近潰爛的「殖民地傷痕」。

台灣是近代中國民族運動的原點

王曉波早在1986年出版的《台灣史與近代中國民族運動》書中,開宗明義地指出:台灣是近代中國民族運動的「原點」,「我們沒有理由主觀的將台灣一地的歷史渲染為中國近現代史的中心,但是若從近代中國民族自救的1894年孫中山創立『興中會』,是與甲午戰爭失敗相關的,而『興中會』是為近代中國革命運動的起點;由甲午戰爭而於1895年簽訂《馬關條約》,引發了康有為等『公車上書』,而有後來的『康梁變法』,『康梁變法』是為近代中國立憲運動的起點。革命與立憲也正是近代中國民族自救運動兩種不同而相關的表現形式,而這兩種民族自救運動的出現,均由割台直接刺激而來。所以,近代中國知識分子覺悟並發動民族自救運動,其『原點』在於台灣。」

另一方面,從台灣的立場和角度來考察,王曉波也強調:「從《馬關條約》簽訂之後,台胞『義不臣倭』,由『台灣民主國』至1902年林少貓被殲止,台胞抗日血戰八年。繼武裝抗日之後,又有抗日的社會運動、文化協會、農民運動、勞工運動等。追究戰爭罪惡的戰後一代日本人森正孝,即以日軍侵台及對台殖民為近代日本的『侵略原史』。以中國立場言之,這段日本的『侵略原史』,正是近代中國的抗日『原史』,故『甲午戰爭』以來的近代中國民族自救運動,其『原點』的所在正是台灣。」

要解決台灣的「殖民地傷痕」,唯有先找到問題的「原點」。經由王曉波的認識出發,本誌認為台灣人本來就是中國的主人,而台灣問題的產生,來自於帝國主義的介入,近代台灣歷史的悲劇實是整個民族悲劇的一部分。由此本誌從「繼承台灣同胞愛國主義傳統」進一步延伸到「發展中華民族和平統一理論」,完成中國的再統一,既是解決日本殖民統治留在台灣的陰影,亦是解決國際霸權投射在兩岸的陰影。我們的「統派」立場,不只來自於民族文化的信念,更是要還台灣愛國的抗日志士在近代中華民族的復興征程中應有的地位,也只有發揚他們的愛家、愛鄉、愛國精神,才能使後來的台灣世代擺脫精神上的「再殖民化」,完全癒合「殖民地的傷痕」。

重回中國的主人翁地位

放進歷史的視野和脈絡之中,始於李登輝執政時期,至今未休的歷史教科書爭議,包括2015年因課綱微調所引發的高中生「反課綱運動」,其實都是這個深埋在台灣人心中的「殖民地傷痕」的後遺症。當世界秩序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台灣過往的優勢不再,統一的壓力與日俱增,很自然地表現為抗拒與反動,後遺症也必然越發嚴重。

我們一向不承認有什麼「統獨史觀」,我們念茲在茲的是「台灣人民史觀」--被政治迷霧所遮掩,真正屬於台灣人民的歷史、真正象徵中國人脊梁的歷史。8月13日離世的本誌原編輯委員曾健民,在其辛勤的台灣光復史研究中,曾發掘出台灣知識菁英林茂生的《祝詞》一文,深刻精要地指出台灣光復的三大意義:一是發見「我是人」,其次是發見「社會」,三是發見「國家」。林茂生的自我剖析,不只是體現了台灣光復的時代意義,在今天更是台灣亟需重建的精神。

癒合台灣的殖民地傷痕,台灣人重新做中國的主人翁。這是我們在台灣光復75週年之際莊嚴提出的殷切期盼,更是我們在創辦人王曉波未竟的道路上,堅定不移的前行方向。【張方遠主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