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省、市長選舉,在台北市長部分是最激烈的三黨競爭局面,也是統獨問題爭議最強的地區。其中,新黨候選人趙少康,在統獨議題上,一直是民進黨、國民黨共同打擊的對象。國民黨說新黨是「急統」,民進黨乾脆說新黨是「共產黨」;而國、民兩黨共同的說法是「新黨挑起統獨爭議,激化族群衝突」。
趙少康的確一直明白表示反對台獨,主張統一;並且指責民進黨搞台獨,國民黨則和民進黨勾結。但這就是「挑起統獨爭議,激化族群衝突」嗎?
民進黨在黨綱中明確主張台獨,平時這個政治主張也從來離不開民進黨人的口中。但是,在省、市長大選,民進黨忽然模糊起來了,要人家都不要談統獨,否則就是挑起爭議。然而,民進黨在同時舉行的省、市議員選舉中,大談台獨、自稱「台灣共和國戰將」的候選人比比皆是,這又是怎麼一回事?說穿了,這是民進黨副秘書長邱益仁所說「技術性處理」的花招而已。民進黨知道大型單一選舉,台獨主張討不了好,所以避談;但省、市議員這種多席次選舉,則還是要以這種主張來吸收一定比例選票。因此,形成民進黨省、市長候選人避談台獨,省、市議員大談台獨。黨中央談台獨、金馬撤軍,候選人卻表示不贊同,這種奇怪現象。問題是:民進黨可以有自己的選舉策略考慮,想談台獨的就談、不想談的就不談;憑什麼要別人也配合他們的策略?主張台獨的教授,又有何權利說談統獨的人就是挑起爭議,就讓他們「受不了」?
國民黨平時路線曖昧不明,忽而「階段性兩個中國」,忽而「中華民國在台灣」;忽而「中國概念模糊不清、國民黨是外來政權」,忽而「中國是文化地理名詞」、「從未說過一個中國政策」。但一到選舉,國民黨各層領導人士口口聲聲「在台灣的中國人」、「統一絕不放棄」;李登輝主席從台灣頭講到台灣尾,從軍校生講到老榮民,都是統一的調子。這讓人不禁懷疑:究竟誰才是「急統」?說穿了,這也不過是國民黨的選舉花招而已。國民黨當權派平時要利用台獨路線,來打擊異己、鞏固權力,選舉時又要利用統一招牌,騙取選票。
所以,國民黨、民進黨根本沒有資格指責新黨挑起統獨爭議,這種只准自己利用統獨議題的好處、不准他人提出質疑的態度,是法西斯心態。其實,國民黨、民進黨在省、市長大選統獨議題上,對新黨的打擊,真正的心理基礎是省籍情結,所以他們才會異口同聲地說「新黨談統獨激化族群對立」。在國民黨當權派、民進黨人士的想法,凡台灣省籍人士就是主張或傾向台獨的;國民黨本土化之後,非但該黨內部有台獨聲音,就連民進黨也認為國民黨講統一是「講假的」。他們認為,主張統一的,是外省籍人士。而台灣省籍人士佔人口多數,所以台獨是「正當」的,統一則是「不正當」的。再者,國、民兩黨「認定」新黨是外省黨,從而,新黨談統一、反台獨就是挑起統獨爭議、激化族群衝突,這樣一種邏輯,就建構起來了。
是否台灣省籍人士就主張或傾向台獨?是否只有外省籍人士真正主張統一?倘若並非如此,國、民兩黨的心態和做法,就是不正確的。再退一步說,就算國、民兩黨的「認定」系屬事實,但民主政治之下,為何不能容許每個人談他自己的政治主張?國、民兩黨在統獨議題上,如此褊狹的省籍心理,已造成統獨議題的「省籍原罪」;外省籍人士變得非主張台獨不可,否則就是挑起族群衝突、就是出賣台灣,本省籍人士主張統一,就是台奸。政客們如此運用省籍武器,台灣民主前途實在難以看好。◆
社論
國際觀察
孫中山與建黨百年
選舉觀察
李登輝研究
殖民化與五一俱樂部
《閏八月》與金馬撤軍
認識中國
通訊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