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戰過後兩岸關係亟需新思維

花俊雄(旅美政治觀察家)


國民黨得票率節節下降

這次台灣省市長選舉的結果勢必主導未來台灣政局的演變,對今後兩岸關係的發展也將產生極大的影響。

對國民黨而言,「首都」雖然淪陷,台灣省、高雄市和台北市議會席次亦分別滑落5席、6席至11席。得票率也節節下降,從1950年代的約80%跌到這次僅得46%。但宋楚瑜在李登輝全力護航下大贏民進黨候選人陳定南147萬票,充分顯示國民黨黨機器的全省動員力量及李登輝效應的威力。以目前黨內外的情勢及台灣的政治生態而言,1996年「總統」直選,李登輝勢必親自披掛上陣,並且篤定當選。

就民進黨的政治行情看來,陳水扁攻佔台北市之後,加上台北縣、新竹縣和宜蘭縣,以及在台灣省、高雄市、台北市議會席次分別獲得22、11和18席,已經掌控三分之一天下。陳水扁這顆明日之星四年之後很可能更上一層樓競選省長,但1996年的「總統」直選,民進黨內絕對無人能與李登輝抗衡,雖然在立法委員選舉中可能獲得更多席次,而加強了民進黨入閣的可能性,但要整個變天,到2000年絕無可能。

新黨趙少康的背水一戰雖然失敗,卻席捲了42萬票,拉拔了11位新手進入市議會,同時在省議會及高雄市亦各獲兩席,顯示新黨作為代表外省籍選民的不可撼動地位。此次新黨的11位台北市議員普遍以高票當選,新黨效應可能繼續擴大,使更多的國民黨員出走,使國民黨的眷村票源瓦解,軍、公、教票源流失,使國民黨在軍、公、教方面的權威和影響受到更大的挑戰。新黨對國民黨的威脅,對民進黨的制衡作用正日益加強。

國家認同的制衡作用

這次台灣省市長選舉有激情但大體上平順完成。宋楚瑜的當選證明「台灣人選台灣人」、「四百年來第一戰」等極端的口號未獲廣泛認同。省籍情結雖仍是選戰中的重要因素,但遠不如想像中嚴重。統獨爭議仍然熱烈,但兩岸關係仍未到攤牌階段,台獨的發展也非到不可避免的關頭。這次新黨趙少康為凝聚外省籍選民的危機意識,提出了李登輝的「急獨時間表」,挑起了統獨爭議。而民進黨陳水扁在有關國家認同和省籍問題上表達了立場之後即刻意迴避。即使趙少康的文宣中也有一系列以本省籍中產階級為訴求對象的廣告。而陳水扁也在當選後請蔣介石的文膽陳佈雷的孫子台大經濟系教授陳師孟出任第一副市長,刻意凸顯省籍融合的用心。弔詭的是正由於新黨的省籍特色及其所顯示的力量,在三黨鼎立的政局下,對於國家認同起了關鍵性的制衡作用,在省籍融合方面也將產生觸媒作用,使這兩個問題今後可能朝著良性方向發展。如果新黨不堪一擊、弱不禁風,則國家認同和省籍情結可能進一步惡化。

選戰的結果表明,今後國民黨雖不能一如往昔壟斷一切政治資源,李登輝的聲望和權威亦因「首都」淪陷而受損,但李登輝仍將是台灣政局的龍頭老大,仍將是北京當局必須面對的難纏人物。民進黨雖然攻下「首都」但在步上執政的道路上仍須克服嚴重的障礙。台獨黨綱雖可吸引一部分鐵票,但卻可能是最大的一塊絆腳石。因此選戰甫一落幕即傳出民進黨有意修改台獨黨綱。畢竟中國大陸是不可忽視的存在,今後兩岸經貿關係將進一步整合也是擋不住的潮流。民進黨不可能永遠不顧現實自外於這一進程。1996年「總統」直選三黨為競爭兩岸關係主導權和發言權有可能提出新的議程,果如此,今後兩岸關係將更加平穩、務實。

兩岸關係政策需新思維

面對這樣的格局,北京當局的兩岸關係政策需要有新的思維。首先必須探討的就是自1979年《告台灣同胞書》發表以來,一再強調的國、共兩黨對等談判解決台灣回歸問題的基本框架是否仍然可行?「寄希望於國民黨當局」所指的國民黨到底適用於李登輝主持的老店新開只有兩歲的國民黨;還是更適用於百年老店的部分夥計另開的分店新黨?今日即使李登輝願意坐到談判桌上,問題是否即可迎刃而解?民進黨這個不可忽視的存在如何面對?如何既能發揮新黨在國家認同方面的監督作用,又能化解新黨的老國民黨的反共心態?面對台灣民意各有取向的複雜局面如何落實更寄希望於台灣人民?這些都是北京當局需要迫切思考的問題。

統一固然很難制定一項固定的時間表,但也不能沒有緊迫感,制定一項階段性的議程以表示北京當局對統一問題並非只要不撕破臉就可以無限期拖下去,而是為達成階段性目標積極努力,擬訂妥善的階段性議程或許會對1996年的台灣「總統」直選的國家認同問題產生積極的影響。今後應對三黨積極尋求對話的渠道,而非只對一黨喊話。對於台灣所謂的重返聯合國問題不能只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而是主動出擊、積極化解。年前發表的《台灣問題白皮書》固然闡述了北京當局對台灣問題的基本立場和看法,但當中負強化(Negative reinforcement)的作法給人感覺是贏者通吃(Winner take all)的零和遊戲。面對新的台灣政局,這種作法是否也到了必須改弦更張的時刻?如何制定一項正強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採取互相禮讓、互相遷就(give and take)的兩岸議程,看來已迫在眉睫,而且正考驗著北京當局的政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