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台獨民意的神話

第一屆省市長選舉的初步觀察

社論


這次省市長選舉已近尾聲,12月3日就要投票了。目前我們有以下之初步觀察和分析。

近年來,每次民意代表選舉,街頭都掛滿了「台灣共和國」旗,而沒有候選人敢掛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並將之視為票房毒藥。這次選舉一反常態,不見了「台灣共和國」旗,民進黨的三位候選人均由「台獨萬歲」退守到「自決」,連包裝過的「金馬撤軍論」都使民進黨候選人避之唯恐不及,整個台獨的聲浪,由囂張的頂點跌落下去。最滑稽的應屬李登輝,為了選票,不斷向「外來政權」的原國民黨鐵票喊話,並自打耳光的說了一大堆言不由衷的「反台獨」言論。

民代的選舉只需5-10%的選民認同即能高票當選,不可否認,台灣社會是有台獨群眾存在的,因此,少數政客為了勝選,便激起台獨聲浪以贏得台獨群眾的認同,而造成台獨民意的假相。尤其是李登輝為了黨內鬥爭利用台獨的省籍情結,又為了對抗中共的統一壓力便利用台獨的國際遊說,並直指光復後的國民黨為「外來政權」。在朝野兩黨政客的合作下,台獨遂成為一時之民意主流。但是,省市長的勝選必須獲得多數民眾的認同,台獨終於不能獲得多數台灣選民的認同,而使平時連縣市議員選舉都要大談台獨的民進黨,居然在省市長選舉中主張「統獨休兵」,尤其在11月20日出現十多萬人的反台獨大遊行後,台獨民意的假相也就不攻自破。

在統獨論戰中,國民黨主流派祭出「不急統」和「不急獨」的「兩面牌」。老實說,今天海峽兩岸主張和平統一者根本不存在所謂的「急統」。連鄧小平都不止一次說,統一沒有「時間表」,甚至還說「五十年、一百年、一千年也要統一」。「一千年也要統一」這是「急統派」嗎?所以,「急統」根本是國民黨主流派的抹黑之辭。再說,「急獨」,民進黨將台獨列黨綱,並向國際遊說台灣主權獨立,這可算是「急獨」罷。但是,李登輝不但否認「一個中國」,並公開說,「台灣已是主權獨立國家,國號叫中華民國」,脫離了大陸主權的中華民國只能是偽中華民國或台獨了。民進黨的台獨還要經過「住民自決」,應屬「未來式」,而李登輝的「中華民國在台灣」的台獨卻是「完成式」。怪不得陳定南夫人張昭義直指李登輝才是「大尾」台獨。

另外,認同中國都被抹黑為「吳三桂」、「台奸」,這實在是黑白顛倒,忠奸不分。殊不知在日據時代,從丘逢甲、簡大獅、連雅堂、林獻堂、蔣渭水、賴和、吳三連到周合源、陳其昌,那一個不是認同中國,認同中華民族的。難道這些為了民族尊嚴與日帝鬥爭的台灣人都是台奸。而只有那些高掛日本八菊旗,口唱日本軍歌,心懷日本天皇,與日本國民「共感」的比日本人更日本人的人才是「熱愛台灣」?或者,要把台灣並為美國第五十一州的人才是「為台灣打拚」的「本土意識」?

雖然,這次選舉,國家認同問題仍未能得到充分的討論,但是,不論選舉結果如何,台獨是為台灣多數民意的神話卻被打破了。

選舉的結果也必然影響台灣政局和兩岸關係。我們嘗試分析未來的三種可能性和影響。(一)國民黨獲得一省一市以上。李登輝路線將在黨內確定,競選連任下屆總統,兩岸關係將繼續僵化,直到輸掉總統選舉。(二)民進黨獲得一省一市以上。國民黨將迅速逐步瓦解,主流派向民進黨靠攏,李登輝放棄競選連任,或加速台獨化與民進黨合作,兩岸關係更加惡化,甚至倒退。(三)民進黨一省,國民黨、新黨各一市。李登輝路線在黨內下台,不再競選連任,國民黨重新整合,新黨歸隊或兩黨合作,由林洋港或連戰競選下任總統,恢復「一個中國」原則,促進兩岸交流。民進黨即使贏得省長,但無北高二市配合,還是造成不了「葉爾欽效應」的。

主觀願望是代替不了客觀事實的,但願全台選民能以最明智的一票決定我們共同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