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拜登政府炒作民進黨更名議題的用心

宋魯鄭
(旅法學者)


「9.11」20週年前夕,全球尚未從美國在阿富汗混亂的潰退中回過神來,又被英國《金融時報》拋出的爆炸性新聞震撼:華盛頓正在認真考慮台灣提出的請求,將台駐華盛頓的代表機構名稱由「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改為「台灣代表處」。報導稱,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員坎貝爾支持更名,美方正評估這樣做的風險。

中美關係太廣闊太複雜

雖然台灣民進黨推進更名一事已有一年多,並不是現在才發生的事,但從整個事件的手法來看,確實是美國政府主導。試想,誰能把機密洩露給全球頗有權威的英國媒體而不是美國和台灣媒體?號稱監督體系完善的美國竟然沒有一個人要追究是誰以及如何洩密。更不尋常的是《金融時報》的報導選在拜登和習近平通話的同一天。誰能有這樣的通天手段獲此信息並予配合?而且對於媒體的質疑美國國務院拒絕置評,既不承認,也不否認。更沒有譴責《金融時報》造謠或者對機密洩露的憤怒。

只是一個已經持續一年多的事,美國為什麼選在這個時候曝光?

首先要說的是,中美關係太廣闊和複雜了。僅9月份,就發生了台灣更名事件,同一天習、拜二次通話,美、英、澳三國建立新安全同盟並向澳洲出售核潛艇,釋放孟晚舟,同一天美、印、日、澳四國首次峰會召開,在聯合國拜登總統說不尋求冷戰,習主席則在美國極為重視的氣候問題做出承諾,不再在海外投資煤電。雙方合作、對立和競爭並存。多次同一天發出的信號都是相反的。應該說雙方是在打組合拳,台灣只不過是這一戰略的一部分,不能僅就兩岸談台灣。如此複雜的外交手段交織在一起,而且外交又都是不透明的,我們也無法知道內幕,所以也只能嘗試分析甚至猜測。

我認為原因有三:一是阿富汗政府迅速垮台和美國以非常混亂的方式從阿富汗撤軍,對外損害了它的信譽和可靠性,對內引發了共和黨的強烈攻擊。可以說是自拜登執政以來最大的挫敗。包括中、俄兩國在內的國際社會,對美國政府的能力頗為質疑。所以此時打出更名牌,對內可以轉移批評,滿足兩黨對華強硬派的需求。對外則是向中國大陸發出警告,美國實力仍然強大,隨時可以製造議題,向中國發難。中國大陸不要誤判。同時也是在測試大陸的反應,為未來對台政策的變化做參考。

二是拜登在阿富汗撤軍面臨巨大批評聲浪,他主要的辯解就是為了應對中國。所以這次美國在「9.11」20週年前打出很重的更名牌,就要向外界證明這一點。

如果和幾乎同一時期美、英、澳成立奧庫斯安全聯盟,不惜犧牲法國利益,打破慣例向澳洲轉讓核潛艇技術,這些空前的措施來看,也印證了這個結論。應該說,未來,中美的博弈會加速升級。當然,假如中美元首在10月底的羅馬G20會面的話,我們也可理解為美國在為會面積累籌碼,力圖在會面前佔據優勢。

「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

三是美國這個時候公佈,也有針對激進台獨的一面。因為美國公佈這個消息的目的之一就是不讓更名成真。一項正在進行的秘密談判,一旦見光,就注定必然失敗。而要真做成一件事,則必須保密。像澳洲取消和法國的潛艇訂單而由美國對澳洲出口核潛艇就是如此。法國和外界事先完全不知情。甚至成立美、英、澳三國新安全同盟,歐盟也都是蒙在鼓裡。

激進台獨損害台海穩定,有導致戰爭的風險,這同樣也不符合美國利益。尤其是現在,全面收縮的美國還不想和中國攤牌。更何況美國也很警惕台灣政府利用當下形勢,誘導美國為台灣利益服務。也就是說美國可以打台灣牌,但不允許台灣政府打美國牌,不能以自己冒進的行為綁架美國。所以美國藉這個機會,既警告大陸,也給了激進台獨顏色。

雖然美國的做法表明它只是利用台灣,實質上並不同意民進黨更名的提議,而且這種做法本身就顯示了對台灣極不尊重,完全無視台灣。但民進黨當局卻也只能是敢怒不敢言,不能點破甚至還要自我貼金。除了台灣政府涉外部門拒絕媒體置評外,台灣當局行政首腦蘇貞昌「高興」的說改名符合事實,方便辨識,容易區隔,能提高台灣的能見度。其實他很清楚,不僅美國現在反對更名,就是台灣社會也反對。根據2018年公投的結果,近55%的民眾反對以台灣名義參加東京奧運會和國際賽事。

不過據我的觀察,台灣各界似乎認為更名並不是多麼嚴重的大事,有明顯的誤解。我可以舉一個例子。奧運會台灣的名稱是中華台北。2008年奧運會,大陸媒體一開始使用了中國台北。翻譯成英文也一樣。但當時的中國國民黨政府立即提出抗議,台灣社會也非常在意。可見名稱多麼重要。而且1976年,主辦奧運會的加拿大要求以台灣隊的名義參加,國際奧委會當時決議也是如此,結果擁有強烈一個中國意識的中國國民黨政府和蔣經國堅決反對,1979年才接受中華台北名稱。因為在中國國民黨看來,台灣這個稱號和中國沒有關係,使它喪失代表中國的合法性。今天民進黨要改為台灣,其思維方式和當年的國民黨一樣。

當然民進黨當局很清楚更名的含義和要達到的目的。我們知道台灣正式申請加入CPTPP,而且主動以「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名義申請加入。這不很荒唐嗎?一方面在美國要求更名,一方面卻要以這個名義加入?

我個人認為,這次美國對更名一事的處理,台灣各界應該清醒了。美國沒有所謂的對台外交,台灣不過是服務於美國對華外交、和大陸博弈的籌碼。那麼夾在陸美兩強博弈的台灣應該怎樣應對呢?從利益理性的角度,台灣當然應該保持中立,盡量在不被雙方傷到的情況下謀取自己利益最大化,而不是選邊加入進來。因為不管陸美是合還是鬥,被犧牲的一定是台灣。如果陸美妥協,肯定要犧牲台灣。如果陸美對抗,台灣站在美國一邊,大陸即使不便立即懲罰美國,但卻可以立即懲罰台灣。比如軍機持續大規模繞台就是在川普時期做到的。再比如這一次更名事件曝光後,大陸迅速暫停台灣的釋迦、蓮霧水果進口。

華府拿台灣做無本生意

從更長遠的角度來講,既然兩岸統一的趨勢更大,時間並不在台灣當局一邊,美國又有拋棄盟友的傳統,而且一旦發生戰爭受損最大的只能是台灣,那麼如何在統一的過程中獲得最大利益才是台灣朝野真正需要認真思考的,難道不該在還有籌碼的時候去面對這個問題嗎?

該信號若最終成真,可能會造成怎樣的後果。

這一次美國發出的信號當然不會成真。美國洩露消息的目的之一就是讓更名不可能。更何況中、美還不到攤牌的時候。拜登內政優先,對華政策強調競爭而又不衝突,要建立護欄,避免失控。兩岸模糊政策最符合美國利益,能夠左右通吃。大陸也是全心致力於自我發展,也沒有做好攤牌的準備,而且自認時間在自己一邊。但如果未來這個信號會成真,表明美國放棄一個中國原則,並會影響到整個西方的立場。導致的最大後果就是中美攤牌,以及由於中美攤牌導致全球治理不再可能。

對於中國大陸而言,台灣不僅是1840年以來最後一個國家恥辱的問題,也是國家主權獨立和完整的問題,更是政權合法性的問題。如果更名成真或者更嚴重的事件,都會直接衝擊中國政府的合法性。中國共產黨別無選擇。不打就失去合法性,打敗了也同樣失去合法性,因此就只能全力以赴,必須取勝。對於中國而言,是一個生死存亡的問題,對於美國來說,失去台灣連傷筋動骨都不算。歷史上看,1949年美國失去大陸,又怎麼樣?失去後院的古巴,失去越南,失去阿富汗也沒怎麼樣嘛。台灣對美國來說,能超過越南和阿富汗嗎?美國在越南和阿富汗的投入與犧牲,台灣比得了嗎?

從大陸的角度,如果美國或者台灣觸到紅線,就是兩岸統一的時機。儘管這個時機未必是最合適的時機。

對於美國而言,觸及大陸紅線不會是誤判。只能是利益的考量:即在時機還有利於美國時獲取最大利益,或者最後一次利用台灣干擾、打斷大陸的發展。要嘛在戰爭爆發的前一刻達成妥協,中國滿足美國的條件(接受美國的全球霸主地位、承認美國在西太平洋的利益、美債一筆勾銷等)。要嘛讓中國付出巨大代價獲得統一。這個代價就是兩岸兩敗俱傷,大陸被西方封鎖和制裁。中國雖然統一,但發展勢頭無法持續,在可見的歷史時期無法超越美國。這種場景最符合美國利益,但不符合兩岸利益。

這個後果對台灣也同樣很殘酷。這一次大陸雖然明白更名不可能成功,但仍然立即懲罰台灣。假如更名成功或者其他觸及底線的情形發生,首當其衝,承受後果的就是台灣。大陸除了經濟手段,還有外交手段(台灣的邦交國斷交)、軍機飛越台灣上空、軍事封鎖(以軍事演習的名義或者就是直白宣佈)、直至採取軍事行動,這包括對外島採取行動,對本島採取行動。

中美攤牌的後果就是全球治理不再可能。國際組織如聯合國、世貿組織、世界銀行、世界衛生組織、G20等可能癱瘓。至於人類面臨的氣候問題、貧困問題、朝鮮和伊朗的核問題、未來出現的疫情等則長期無解。中美攤牌也就意味著全球化的終結。沒有中國的產業鏈,世界如何運轉?事實上,僅就中美兩國在全球的分量,即使雙方不攤牌,就是自己出問題,世界也受不了。2008年美國的金融危機就是一例。最近恆大面臨危機,歐美日股票全都大跌。恆大不過是中國一家公司而已。我們不妨想想,如果是整個國家呢?世界能承受的了嗎?

中國不瓦全,世界會玉碎

所以我個人認為,不管在什麼情況下,美國都不會選擇和中國攤牌,進行直接軍事對抗。即使大陸在台灣不挑釁的情況下武力統一,美國也只能提供武器和信息,口頭譴責和經濟制裁,從而在軟硬實力方面削弱中國大陸,而絕不會親自入場。而且這個經濟制裁也不會持久,因為美國和世界都承受不了。中國如果不想瓦全,全世界也會玉碎。只不過大陸的目標是民族復興和以最小的代價統一。這也才有今天美國介入的空間、民進黨見縫插針的空間。此前不久曝光的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將軍瞞著總統川普和中國軍方聯繫,表示不會和中國開戰就是明證。中美真要開戰,即使地球不毀滅,美國也將和二戰時的英國一樣失去全球霸主地位。日本擺脫美國控制,會不會向美國報復誰都不知道。俄羅斯也會趁勢力填補美國留下的空白。這可是一個台灣當局所無法彌補的。哪怕美國保住了台灣,也失去了整個世界。但假如美國以中國的台灣為籌碼和中國換取利益--這是幾乎沒有成本的空手套白狼,則不但可以保住在西太平洋的地位甚至世界霸主的地位,也能獲得巨大的經濟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