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走向經濟整合是大勢所趨

鳥瞰中國的大陸與台澎金馬關稅區加入CPTPP

戴肇洋
(現代財經基金會顧問)


今(2021)年9月16日中國大陸提出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議(CPTPP)」書面文件後,9月22日台灣馬上以「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的名稱提出申請,使得兩岸於20年前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之後,是否可能參與CPTPP,再度成為國際社會矚目焦點。由於CPTPP是一個高度開放的自由貿易協議,除了超過95%以上製造業產品免除關稅,以及許多服務業放寬市場准入之外,包括:國營事業、勞動條件與環境保護等,均需配合,兩岸申請加入CPTPP,隱含更加宏觀的戰略目標。

北京加入CPTPP的考量

中國從推動「一帶一路」政策起加速對外開放腳步,積極展開與區域經濟之連結,甚至並未受到美中貿易爭端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這些從前年完成簽署的「美中貿易第一階段協議」、去年完成簽署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至在推進中的「中歐全面投資協議(CAI)」、提出申請加入的CPTPP等過程,可發現其端倪。歸納其因素包括:

其一、希望透過市場開放,促進全球經濟加速復甦。面對近年貿易保守主義復燃、單邊主義抬頭,尤其疫情蔓延造成各國經濟萎縮,雖中國在疫情防控期間實施短期「鎖國」政策,但無論從自身經濟發展或全球經濟復甦角度,必須堅持採取開放之路,加上作為世界工廠,早已深嵌全球產業鏈,同時透過「國內國際雙循環」與世界的連結。這些行動顯示,中國除了參與RCEP之外,若能加入CPTPP,將增強其參與主導區域經濟合作的廣度和深度,甚至表明其未來更加堅持對外開放政策,持續支持經濟自由化、全球化。

其二、藉此發展構築更和平穩定的外部環境。不可否認,近年以來中國積極推動與亞太地區的經濟合作,加強深化與歐洲地區的經濟連結,雖隱含抵銷美國連結其他國家包圍的意圖,但主張多邊主義,希望在亞太地區不同政治制度、不同宗教文化、不同經濟發展程度的各國間,更進一步促進此一區域的經濟整合。此與拜登上台後,雖強調美國重返「多邊主義」,但其實存在著重新打造具有美國「民主」意識型態之多邊主義,截然不同。

其三、期待利用市場開放倒逼內部深化改革。從1978年中國實施改革開放以來,其本質分為兩類型:一是「內生性」,典型是透過家庭聯產承包責任為核心的農村改革;二是「外部性」,典型是配合加入WTO時,先後增修超過三千條款以上法規。因此,面對美中貿易第一階段協議、RCEP、CAI,以及較高標準的CPTPP之自由貿易協議等外部環境挑戰,反而可以借力使力,突破深化改革的藩籬。尤其近年致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追求實現「共同富裕」,這些來自外部環境壓力,卻又是貫徹深化改革之動能。

就台灣申請加入CPTPP而言,過去三年來,台灣在美中貿易鏖戰帶來轉單效應,加上新冠肺炎疫情肆虐,遠距產品需求劇增下,出口貿易屢創新高,使得台灣經濟在全球各國萎縮下表現頗為亮麗。不過,這些僅是電子、資訊、通信等少數與遠距產品相關產業創造出來的短期榮景,長期必須加入區域經濟組織,透過不斷創新,帶動產業全面轉型,藉此建立更穩定的國際市場。歸納其因素包括:

經濟擺脫不掉政治

首先,CPTPP為較高標準的協議,台灣在加入過程中,除了必須加速法規與國際的接軌,透過市場擴大開放,更可刺激企業創新研發。台灣在全球供應鏈重組下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依據WTO-OECD建立的產業價值鏈分析,台灣在參與全球價值鏈上,與CPTPP成員比較名列第二。顯然現在是申請加入CPTPP的最佳時機,同時透過與國際接軌,鞏固台灣產業在亞太供應鏈中的地位。

其次,面對2018年12月CPTPP,以及2020年11月RCEP先後簽署,台海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後續相關協議談判卻又因「九二共識」陷入僵局五年,加上國際政治現實環境,台灣與全球重要國家的自由貿易協議(FTA)洽簽進展極為有限。尤其在中國主導RCEP下,台灣在短期內難以參與。若能順利加入占台灣對外貿易金額25%(進口占29%、出口占21%)的CPTPP,未來可避免經濟淪邊緣化,產業空洞化危機。

從CPTPP的運作來看,除了CPTPP是日本主導外,還是中國未加入的區域經濟組織,對與日本簽署多項經濟相關領域合作協議的台灣而言,是一有利條件。目前CPTPP既有11個成員中,台灣已經與新加坡、紐西蘭完成FTA之簽署,若能利用日本協助,順利加入CPTPP,則台灣將同時增加九個雙邊FTA,其中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及越南為台灣10大貿易夥伴,可說是台灣以台、澎、金、馬關稅區參與區域經濟整合最重要的突破。

由於CPTPP是頗高標準的FTA,新成員申請加入之要求門檻更高。CPTPP對新成員的申請加入大致採取所謂基準理念,除必須遵循既有CPTPP規定,還需要以較高標準做出更多讓步,甚至可視為先付「頭期款」的要求。雖兩岸先後分別提出申請加入CPTPP,若按其基準,兩岸從既有關稅減讓至市場開放等條件比較,顯然台灣存在相對優勢,但無法否認的是,在國際政治現實環境下,台灣恐將不易與大陸同時加入CPTPP。

過去兩岸申請加入國際經濟組織有成功的先例,如1991年先後加入「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在國際政治現實下,台灣除以「中華台北」名稱參與外,在領袖峰會參與層次上也受到限制。此外,是兩岸分別申請加入WTO,台灣在名稱上以「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加入,還要在2001年12月大陸加入後,到2002年1月始能加入。

中國大陸是日本無法漠視的市場

去年12月《日本經濟新聞》訪問日本外務省與經濟產業省現任及退休官員後加以分析,指出日本政府高階官員毫不掩飾地表示,若以現行中國經濟制度來說,雖目前暫時難以加入CPTPP,但又同時說中國是日本無法忽略的市場;若要避免中國加入後主導CPTPP,則需讓其他支持日本自由貿易架構的盟友參與,如英國、泰國與台灣,藉以成立「高度信賴聯盟」。上述報導中的重點是,面對國際政治現實,日本官僚體系正在設法解決中國加入CPTPP的前提,研究台灣參與CPTPP的條件。

如果進一步將日本官僚體系的研究思維加以歸納,在處理兩岸加入CPTPP邏輯上,其實仍隱含著:其一、中國在國家資本主義下主導貿易體系,與CPTPP追求的高度自由貿易架構有矛盾;其二、日本接替美國退出TPP後將組織更名為CPTPP,此時期待拜登政府重返,提高組織影響力道;其三、中國經濟崛起後,日本國內倍感壓力;其四、日本朝野雖對台頗為友善,但卻無法割捨中國市場利益等四個關鍵因素。受上述四個關鍵影響,日本或可能在遵循WTO精神下,以接受先「中」後「台」順序,安排大陸與台灣參與CPTPP。

整體而言,面對國際政治現實,台灣除必須加強與CPTPP既有成員之溝通,建立更友好關係,目前則不太容易得到日本政府或國會支持,率先加入CPT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