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社會多元化的趨勢擋不住
國際社會多元化的趨勢擋不住
二戰後美國崛起,成為民主陣營霸主,與蘇聯領導的共產陣營對峙,世界格局由戰前的多元並存,轉變為兩極對立,開啟了國際局勢新篇章。70多年後的今天,檢點國際關係變化,卻發現美國在國際社會的地位似乎有了根本改變,顯得步履蹣跚,舉止失措,過去那種兩大超級強權之一到單極獨霸的意氣風發,似乎都成了明日黃花。
影響國家興衰最重要的就是國家綜合實力,其中又以經濟力量最為重要,因為軍事、貿易、貨幣、科技、外交等都靠其支撐,經濟實力不足,就是基本實力欠缺,疊加在其上的其他政策自然難以發展。領導人是否英明,戰略與政策設定是否得當,落實是否到位等自然也至關重要。
二戰後美國綜合實力稱得上舉世無敵。大戰結束之初, 美國財力雄厚,在西歐推出馬歇爾計畫,幫助歐洲重建,對於戰後歐洲經濟復甦大有貢獻,對亞洲的盟國也不吝資助,確實有大哥姿態。
二戰期間美國帶頭規劃戰後國際秩序,保障國際社會安全,當時就對聯合國、布列敦森林體系等有了腹案,採取行動,戰後次地誕生運作。戰後美國國力鼎盛,一國的GDP就占近世界之半,在聯合國呼風喚雨,無所不能。蘇聯雖為共產陣營盟主,軍力也不差,但經濟實力與美國相較就瞠乎其後。
盛世維持不易,1970年代以後,美國顯露疲態,特別反應在美元幣值上。布列敦森林體系創建美元與黃金掛鉤制度,即金匯兌制度,規定35美元可兌換一盎司黃金,1970年以後,黃金價格節節上升,此制搖搖欲墜,最後迫使美元與黃金脫鉤,改採浮動匯率,布列敦森林體系也在1973年宣告結束。
不過四分之一世紀,美國經濟就由盛而衰,追究起來,主要原因在打了兩場區域戰爭,即韓戰與越戰,打掉了不少錢。美國長期在北約盟國、日、韓、菲、台等地駐軍,開銷不小,再加上海外投資、旅遊等開銷,美元發行量已經遠遠超過黃金儲備。
在美元幣值動搖時,美國的對外貿易也發生變化,美國以往都是用貿易出超來彌補其他對外開銷。1975年時美國外貿出超達124億美元,但這有如迴光返照,成為20世紀美國最後一次出超,此後入超成了常態。21世紀以來,逆差規模更是年年擴大。大量的外貿赤字讓美國經濟更加欲振乏力。
美元、美債、美軍,這「三美」號稱是美國霸權支柱,任何一項都出不得問題。美元與黃金脫鉤後,信用堪慮,為了維持美元國際通貨的地位,美國壓迫沙烏地等產油國答應,石油買賣只能用美元結算,「石油美元」的出現穩定了美元信用與流通,加上銀行結算的電匯制度,即SWIFT體系掌握在美國手上,美元地位難以撼動。
1970年代後美國因為實力不濟,改變戰略,推動聯中制蘇政策,這是一個很大的戰略轉變,鬆動了僵化的兩極對抗,中美關係有了戲劇化轉折。這以後美國對蘇聯啟動和平演化政策,取得相當成功。80年代,蘇聯總書記戈巴契夫被雷根與柴契爾騙得團團轉,戈巴契夫在蘇聯推行開放政策,獲美英高度支持,並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其實蘇聯內部問題甚多,難以承受政經雙管齊下的開放政策與震盪療法,最終導致蘇聯解體。
90年代伊始,蘇聯崩解,老布希又在伊拉克戰場取得大勝,好事成雙,美國一躍成為國際社會唯一超強,霸權更上層樓。柯林頓上台後積極推動其「新經濟」政策,柯氏還真有兩把刷子,八年任期內美國經濟成長驚人,失業人口大幅降低,政府赤字歸零,離任時還有盈餘。這成績來自柯林頓積極推動計算機信息產業,促成矽谷發展,服務業擴充;推動全球化政策,簽署了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成功轉型GATT(關稅暨貿易總協定),成立了WTO(世界貿易組織),經濟開始對外擴張;放鬆對金融業的管制,但這也埋下了2008年金融危機的地雷。
美國實力再度邁向巔峰。蘇聯既解體,聯中制蘇政策當然秋扇見捐,但演化政策還是可以在中國推動。柯林頓在1994年將對中國的最惠國待遇與人權問題脫鉤,2000年協助中國加入世貿。但美國對中國還是有敵意與戒心,否則不會發生1993年銀河號事件、1999年南聯炸館事件,以及2001年的南海撞機事件。
影響美國國力的莫過戰略選擇的錯誤。戰略錯誤,政策自然走偏,21世紀美國最大的戰略錯誤是以發動戰爭的方式進行「反恐」,將自己綁在阿富汗與伊拉克的戰爭中。保守估計,20年戰爭美國花掉了及欠下了估計約8兆美元,這是多驚人的天文數字!9.11事件確實慘絕人寰,美國可以報復,但是用甚麼方式?什麼態度?可以商榷,戰爭顯然不是好辦法。現實印證,20年「反恐戰爭」打下來,不僅把美國打窮,還越打越「恐」。
美國前總統卡特認為美國是世界上最好戰的國家,他在2019年告訴川普,在美國242年的歷史中,只有16年沒有打仗。到現在美國在全球還擁有800個軍事基地,占全球各國擁有海外軍事基地的95%。這樣年年爭戰,美國能不窮嗎?
柯林頓任內經濟表現亮麗,但如果繼任者沒有能力隨時因勢調整,則他的自由貿易、全球化、發展訊息產業、寬鬆金融等政策帶來的後遺症將會十分嚴重。21世紀開始後美國貿易逆差不斷上升,2008年金融危機,實體產業空心化,貧富差距拉大,社會兩極化,政治民粹化,極端勢力出現等都是柯林頓政策的遺毒。唯一正面的結果就是科技創新產業一枝獨秀。
美國霸權遭腐蝕有其外在與內在原因,外因只要美國收手,減少干預就可止損。內因不容易解決,因為牽涉到調整經濟結構、彌合社會撕裂、拉近貧富差距、改革稅收制度、健全健保制度、停止政黨惡鬥、解決移民與槍枝管制、消除民粹等,沒有一樣是簡單的。舉例而言,為解決「鐵鏽帶」失業問題,川普呼籲美國企業回國,政府並願意提供遷廠補貼,但效果甚微。原因很簡單,企業有群聚問題,如果不能整合上下游供應鏈一併搬遷,回美國後連找顆螺絲釘可能都不容易,更不要談美國工人的工作態度與績效,美國工會龐大的影響力。
美國民主體制發展至今已經問題叢生,但外界還很難看清。新冠疫情猶如一陣狂飆,掀開了蒙在各國頭上的面紗,露出了各國真面目。也像一場世紀考試,讓每個國家都承受了應急應變的考驗,從考驗中可看清一國制度良窳,領導人治理能力,社會動員力與配合度,國家如何帶領人民,從類似戰爭的疫情中,以最小的代價脫困。
統計數字可以說明各國應對新冠疫情成績,而比較中美兩國情況就可得窺全豹。疫情首先在中國武漢爆發,在完全不明所以的情況下,中國採取斷然措施,將武漢封城,防止疫情向外擴散,再動員全國醫護支援武漢,最終用76天控制住情勢,武漢解封。目前 (2021年10月21日) 人口14億多的中國,確診人數96,622人,死亡4,636人。美國疫情爆發在歐陸國家之後,比中國至少晚兩個月,但川普政府對疫情掉以輕心,完全置之不理,不要求民眾採取任何防護措施。拜登上台急忙接種疫苗,要求民眾戴口罩,但傷害已經造成。3.3億人口的美國,目前確診人數46,144,047人,死亡752,893人。中美防疫成效高下立判,這也反映了中國體制與治理能力的優越性。
每個國家在疫情中都受到傷害,但程度不同。中國防疫成效較好,社會與經濟活動受影響小,經濟率先復甦,生產大量醫護物資及疫苗支援各國需求。美國疫情嚴重,商家關門,公司實行遠距上班,學校遠距學習,失業人口大幅增加,供應鏈接不上,物資短缺,國家不得不給與援手,大幅印鈔紓困,以致債台高築,引發嚴重通膨。現在美國國債早已超過28.4兆的天花板,兩黨一再協商增加了4,000億額度,但也只能維持到12月3日,到時是再提高舉債上限,或乾脆取消上限,還很難說。反正蝨多不癢,債多不愁,美國一向以鄰為壑,印鈔是拿手絕活。
小布希以來,美國預算與國際收支都是赤字,但美國不驚不怕。因為花費大於收入,所以美國以大量印鈔,操控雙率(匯率與利率)等手段,不時來薅其他國家羊毛。換言之,美國的赤字最後都成了其他國家手上一堆可能兌不了現的美國國債或不斷貶值的美元。其他國家未必都是傻瓜,美國這一套空手套白狼的戲法玩多了,大家也都起了戒心,現在願意接盤美債的國家已經不多。
走到今天,國際社會除了忌憚美國軍力,不得不敬它三分外,都已看出美國是個空心大老倌。甚至軍力也引起疑問,美軍如真強大,為何20年前發兵打塔利班,20年後塔利班仍穩坐阿富汗江山?美國還從喀布爾狼狽撤軍?這種情況下美國霸權要不生鏽也難。
雖然美國霸權鏽蝕得厲害,但在發達國家中它的實力還是強冠群倫,本來可以長居舒適圈內,但突然東方冒出個異類的中國,原來沒放在眼中,想不到不過幾年,卻發展成為美國有史以來,碰到的第一個全方位對手。
美國看中國不順眼原因甚多,如意識型態不同、政治制度不同、文化歷史背景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經濟模式不同、種族不同、語言不同等。這也罷了,如果中國願意停留在入世時的經濟發展階段,中美經濟互補性大,兩國也可相安無事。歐巴馬甚至坦率的說,「如果中國人都過上美國人的生活,這個地球就會承受不了。」
但是中國已經蟄伏了一兩百年,不再甘於停留於現狀,求發展是所有中國人的共識。中國不是要追上誰,勝過誰,取代誰,單純的就是想超越自己,希望明天中國會更好,可以保障自己的安全。再說美國人過的生活怎麼中國人就不能過?美國從來就防著中國,這不帶玩,那不給,中國人只能自己拚命研發,雖然多費了點時間,繞了圈子,但肯定值得。美國現在特別在意中國創新科技發展,因為中國已經在不少科目上出現了反超。
美國霸權因鏽蝕而千瘡百孔,最大的禍首是美國自己。西方民主走到現在已經難以為繼。在美國國內,民主變成民粹,放任的自由,被踐踏的法治,難以運作的憲政體制,使政治秩序要嘛瀕臨崩解,要嘛成為死結。從最近兩次大選可以看出美國欠缺政治人才,選民素質不高,制度也有缺陷,不然如何會選出瘋狂如川普,老邁如拜登這樣的總統。令人擔心的是2024年川普會捲土重來,拜登年邁,民主黨看不出有哪位人物可接班,亂局只會更亂。
經濟方面,美國資訊、互聯網、人工智慧、芯片等創新科技挑大樑,金融業、軍工複合體產業欣欣向榮,其它實體經濟、基礎建設則不堪一提,經濟結構相當畸形。軍力雖然強大,但也有不足之處,如10月2日海狼號核動力潛艇在南海撞傷後,浮航奔赴關島,卻沒有修繕設施與人員善後。為美國計,應多將心力放在國內,沒有安定的內政,外交是沒有底氣的。
在國際,標榜民主人權的美國不應再用兩套標準來應對發展中國家,國際社會也應民主化,以維持國際安全與繁榮。國際爭端應透過聯合國機制,在談判與協商的基礎上和平解決,而不是動輒祭出美國的國內法、長臂管轄,罔顧國際法規,打壓、制裁、封鎖他國的實體法人或個人,甚至擄人勒索以遂己願。更不應動輒出動軍艦航母戰機四處「自由航行與飛越」,搞得區域情勢殺氣騰騰。
美國要懂得看「勢」,國際社會的權力結構從二戰前的多元,走向戰後的二元,再走向單元,是大趨勢所推動。今天中國崛起,歐盟、俄羅斯與東盟各據一方,未來印度也將壯大加入,國際社會再度多元化的趨勢是擋不住的。莫說美國霸權已然鏽蝕處處,難以修復,就算今日霸權依然,也擋不住多元化潮流沖刷,接受現實吧!
社論
中美關係
國際視窗
海峽兩岸
韓戰71週年
政學余英時
連載
原鄉人的故事
海峽短評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