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設處正名會是一場空?

台灣與立陶宛成了華府的替死鬼

張麟徵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名譽教授)


最近半年,立陶宛成了台海兩岸與歐盟的熱門話題,為三方製造了程度不等的困擾,美國這步棋看似高招,其實徒惹塵埃。

立陶宛破口

蔡英文上台以來,大陸在外交上連下台灣邦交國七城,縱然美國為維護台灣邦交國數字,在2020年通過了《台北法案》,但毫無成效。去年宏都拉斯大選前,在野黨候選人秀瑪菈.卡斯楚,聲稱當選後將棄台就中,美國使盡渾身解數,終於使得卡斯楚當選後改變態度。不料美台還沒回過神,尼加拉瓜奧蒂嘉總統卻出人意表的,選在美國舉行自由峰會之日,宣布與陸建交,與台斷交,蔡政府失去了第八個邦交國。

美國在正式外交場域維護台灣邦交國的努力破功,乃將矛頭轉向波羅的海的立陶宛,這是個一石三鳥之計,既可以給大陸添麻煩,考驗歐盟是否團結,還可以離間中歐關係。看似一個有利於美、立、台三方的妙計,但執行起來恐難如人意。

立陶宛之所以成為中國大陸外交破口,是因為波羅的海三小國先後為帝俄、蘇俄之領土,蘇聯解體前夕宣布獨立。歷史因素使三國對俄羅斯深具敵意,覺得俄國始終為他們安全上的大威脅,需要為自己找個強有力的靠山。親美成了最佳政策選項,立陶宛在2004年如願加入歐盟與美國領導的北約。

美國選立陶宛來對抗大陸當然經過盤算,也獲得立陶宛認可。立陶宛與中國經貿關係並不密切,即使允許台灣在立陶宛設立以「台灣」名義之代表處,引起大陸報復,後者所受影響也甚有限,且可以轉嫁給台灣。美國此計如成功,或可在中東歐起到骨牌效應,那將是中國的外交噩夢。

其實中立關係惡化有跡可循。一方面受美國影響,另方面中、俄關係日趨緊密,在敵人的朋友就是敵人的邏輯下, 2019年2月立陶宛發表一份報告,首次將中國視為安全威脅,對於中國在波羅的海國家推動「一帶一路」項目感到不安。同年8月香港動亂升高,親中人士反制立陶宛群眾在首都舉辦之聲援活動,惹起立陶宛當局不快。2020年10月選出的新政府更為急進,強調價值取向,高唱人權與自由民主,對美國亦步亦趨。此一發展預言了中、立關係將進一步惡化。

2021年5月下旬,立陶宛外長藍斯伯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開了第一槍,宣稱退出中國領導的中東歐17+1論壇,指控後者分裂歐盟27國團結,並將中國供應商排除在該國5G網路建設之外。7月20日吳釗燮宣布將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設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英文名稱為“Taiwanese Representative Office in Lituania”。立陶宛政府用Taiwanese取代Taiwan,顯示其心中仍不無顧慮。

此事立即引起北京嚴重關切,不斷向立陶宛當局交涉,要求後者恪守建交時「一中原則」承諾,曉以利害,但立陶宛不為所動。8月10日北京召回其駐立陶宛大使,並要求立陶宛同時召回其駐華大使。11月18日「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正式掛牌,大陸將與立陶宛的關係降為代辦級,將駐立使館更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立陶宛共和國代辦處」。

王毅說,允許台灣設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就是立陶宛「在國際上製造『一中一台』,公然對中國發起政治挑釁,形成了惡劣先例。立陶宛此舉嚴重違背了建交時所作承諾,嚴重違背了一個中國原則。」大陸嚴正處理此事,旨在以儆效尤,因為吳釗燮當時常在親台的東歐國家捷克、斯洛法克等國走動,該等國家政客也蠢蠢欲動。

立陶宛失算處

允諾台北以台灣名義在立陶宛設處,立陶宛一定打過算盤,只是技藝不精,沒弄清台灣問題在中國大陸心中的分量,以及中國大陸的實力與制裁力。 立陶宛與大陸貿易量真的不大,2019年總額僅13.5億美元,其中出口3.1億美元,佔總出口的0.9%,進口7.3億美元,佔進口總額2.9%,在此基礎上,立陶宛認為即使大陸報復制裁,問題也不大。

沒有想到的是,中國的報復制裁遠不止於此。首先傳說大陸在海關系統中把立陶宛刪除,此舉等於拒絕立陶宛貨品進口,以至於貨物在海上漂流,台灣因此不得不接盤2.4萬瓶台灣人很少喝的萊姆酒。立陶宛在大陸的合作廠商取消了許多訂單,如啤酒、巧克力等,也由台灣承接。更大的問題是北京施壓歐洲企業,表示出口到大陸的產品凡是有立陶宛生產的配件或元素的,未來將拒絕進口。這樣一來採購立陶宛工業配件,或在立國設廠生產配件的歐洲企業就會受到沉重打擊,要不轉往別處採購,要不從立陶宛撤廠。而這又將使立陶宛損失慘重。

例如德國車商大陸集團(Continental AG)2019年10月在立陶宛中部建廠,用以生產各種汽車零件,去年又開始建造第二間工廠,預計未來在立陶宛投資將達1.85億歐元,2025年時可聘僱1,500人。大陸是德國汽車的主要市場,中、立衝突如果不能緩解,立陶宛與相關歐洲企業將受嚴重衝擊,這是立國始料未及的。

風波擴大,立陶宛內政也掀起波瀾。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eda)稱不反對台灣在立陶宛設處,但設處名稱未被內閣告知,並認為用「台灣」為名不妥。前總統亞當庫斯(Valdas Adamkus)認為,承認台灣的事情應該是大國的事,不是由小國帶頭。副外長阿多梅納斯(Mantas Adomenas)更坦承,他們沒想到以「台灣」名義設立「代表處」一事會造成如此大的經濟損失。立陶宛在野的影子內閣認為政府應糾正錯誤,承認台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將台灣駐立代表處改名為台北代表處。

如今立陶宛政府分裂,總統與內閣在對中政策上立場相左。瑙塞達的民意支持度52.5%,總理席莫尼特(Ingrida Simonyte)帶領的內閣支持度僅有17.3%,外交部長的支持度更低到只有15.3%。立陶宛民眾只有13%支持政府目前的對中政策,58%反對。去年12月中旬,席莫尼特撐過了倒閣風波,但在國會141席議員中,他領導的聯合內閣是脆弱多數,只有74席,如果中、立交惡引起的經濟衰退找不到止損點,情勢持續下去,內閣的穩定很有問題。

被考驗的歐盟

歐盟發軔於二戰後與美、俄鼎足而三的構想,開始就不被美國祝福。美國樂見歐盟無序擴充,納入大批中東歐國家,使內部雜音更多,難以整合。美國也樂見英國脫歐,讓英國倒向自身。美國非常忌憚歐盟自主的聲音,害怕歐盟與中國走太近,更不能容忍歐盟與俄羅斯妥協。美國這次選中立陶宛對抗大陸,目的之一也在考驗並離間歐盟。

立陶宛經貿受到大陸制裁之後,美國立即與立陶宛達成金額高達六億美元的出口信用合作協議,提升兩國貿易,但無助於解決大陸制裁,立陶宛只能轉向歐盟乞援。歐盟企業受到制裁連累,不能對情勢視若無睹,一定會有所回應。

歐盟與中國貿易密切,是中國第二大貿易夥伴,2020年底達成中歐投資協定,本來去年該由歐洲議會審議,因為美國挑起莫須有的新疆種族滅絕事件,導致歐中相互制裁而被擱置。歐盟對中政策並不一致,西歐國家從經貿利益著眼,不會完全跟隨美國反中政策走,中東歐國家大多是前蘇聯的加盟共和國或附庸國,與俄羅斯有過節,需要美國安全庇護。像立陶宛、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等國,近幾年受美國鼓動,對大陸立場出現搖擺。歐盟對外政策須由共識決做成,由於東西歐立場有別,很難形成共識。

對於立陶宛的處境與要求,歐盟不能置之不理,即便拿不出辦法解決,姿態還是要做的。因之,去年12月歐盟執委會提出「反脅迫手段」(anti-coercion instrument),用以打擊非歐盟國家對成員國施加壓力。法、德、奧等國外長都曾對此發言,不過「反脅迫手段」要落實成為法律需要時間處理,緩不濟急,而且反的對象恐怕主要還是美國吧!

1月14日,歐盟27國外長又在法國布雷斯特舉行非正式會議,討論如何應對中國對立陶宛的貿易制裁。歐盟雖明確聲援立陶宛,但多是口惠,提不出實質措施。歐盟曾建議立陶宛向世界貿易組織申訴,這並不是個好主意,因為該組織受美國杯葛,根本難以運轉。歐盟此議顯示其無法也不想攬立陶宛這個事。實際上,歐盟中不乏人認為立陶宛根本就不應該去淌「一個中國」的渾水,給自身與歐盟惹來一身腥。

台灣的後患

大陸制裁立陶宛之後,台灣開始補破網。除了上述承購萊姆酒、啤酒等商品外,台灣於1月5日宣稱將設立兩億美元的中東歐投資基金,進行在半導體、生技、雷射等科技領域的投資。可能是對方嫌數額太少,國發會又於同月10日稱將設立10億美元的融資基金,推動台灣與立陶宛企業雙邊合作。雖然蔡政府大肆揮霍台灣人稅金,但恐怕遠水難救近火。不說這些支票兌現,起作用要時間,立陶宛有這個投資環境嗎?這點錢能撐得起半導體、生技這些燒錢的行業嗎?

台灣為此付出的代價值不值得呢?台灣在立陶宛當地所設只是一個非官方性質的代表處,立陶宛同意蔡政府設處用的名稱為“Taiwanese Representative Office in Lituania”,捨“Taiwan”而用“Taiwanese”,顯示立陶宛只敢打擦邊球,與台北逕自翻譯的「台灣」一詞有天壤之別,但這就已引起大陸強烈制裁。

蔡政府花大錢為了在一個非邦交國,設立以台灣為名稱的代表處,值得嗎?立陶宛因此導致政局不穩,經濟動盪,一旦立國政府易人,這個代表處不是還得打回原形嗎?再說這樣的撒錢手筆,對台灣現有的邦交國來說難免感覺不平,將來對台灣的需索可以想見。

台灣在美國撐腰下的這些折騰,對兩岸都沒好處,多半便宜了外人。馬英九時代兩岸外交休兵,大家都省心,邦交國不會減少,甚至還成了國際組織觀察員。蔡英文追隨美國,結果卻把台獨所謂的國際空間越做越小,現在只剩下14個弱小邦交國。台灣通往國際的陽關大道需先通過北京,而不是指望華府。但這些道理對因意識型態固化而變得弱智的蔡政府來說,不過是對牛彈琴!

結 語

立陶宛事件尚未落幕,但前景不祥可以斷定。整齣戲都是美國幕後導演,台灣與立陶宛檯面上是主角,其實是美國棋子,用以打擊大陸與歐盟。為什麼有這齣戲?

早在2020年12月,美國眾議院就有78名眾議員致函龐貝奧,要求將「台灣駐美經濟文化代表處」正名為「台灣代表處」。2021年5月跨黨派議員舊事重提。但美國不知道做下去,大陸的反應強度為何,畢竟中美關係已經不佳,不宜雪上加霜。最後決定就是讓立陶宛先去試試水溫。至於9月10日《金融時報》報導華府正在「認真考慮」台灣駐美機構更名為「台灣代表處」一事,恐怕不盡正確,因為那時立陶宛的事已經爆開來了。

為台灣正名,立陶宛做了替死鬼,台灣做了冤大頭。立陶宛與台灣現在都下不了台,只能硬撐著。

近日又傳出斯洛文尼亞總理楊薩接受印度媒體訪問時,透露將與台灣互相設處之事,並聲援立陶宛。此事顯然為立陶宛事件外溢效應,導致北京當局震驚,並強烈反對。北京的反應顯示未完全掌握中東歐情勢,應該趕快亡羊補牢。楊薩與台關係友好,1997年以來數度訪台,台北對立陶宛的大撒銀子可能誘發了他對台灣設處的興趣。不過有意思的是楊薩說,設處「不會是大使館的級別,它將是歐盟(EU)許多國家已經在做的互派水平。」那是否意味在敏感的名稱上不會仿效立陶宛的做法呢?果如是,風波可控。

大陸與歐盟雖然都因美國上述操作而遭麻煩,但船大不怕浪,容易止損。大陸祭出經貿制裁以儆效尤,已發揮影響。至於歐盟,表面上不得不聲援立陶宛,以示團結,實際上對於立陶宛綁架歐盟的作法頗不以為然,不會聽任「尾巴搖狗」的現象繼續下去,也會約束斯洛文尼亞的做法。歐盟大國,特別是德國法國都有自主性,對於中國有自己的看法,美國再怎麼挑事,料都不會動搖中、歐關係的根基。

2022年1月18日脫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