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只有反共而無愛國教育

謝芷生


服兵役時,經體檢和抽籤後被分配到憲兵部隊。憲兵除了戰鬥訓練外,還注重思想教育。筆者記得最清楚的軍歌歌詞是:「我們是領袖的鐵衛隊,我們是革命的內層保障」。每天晚點名時都要唱。但過去台灣的所謂愛國與革命,都必須是以反共為前提的。因此筆者常說,台灣只有反共教育,而無愛國教育。

海峽兩岸既都是中國人,要想溝通本無困難,但人為的障礙太多。既有國民黨的,也有台獨的,還有美國的。筆者1970年初到德國時,國民黨正在海外各大城市,華僑與留學生中間召開所謂「反共愛國會議」。筆者頗為感觸,遂寫下了來歐後第一篇,與國民黨立場相左的文章:「是反共愛國會議,還是反華賣國會議」,從此成了不受國民黨歡迎的人物。

國民黨的反共立場並非理念之爭,而純屬少數人的利益與權位之爭。人在爭權奪利時,往往會把爭奪的理由包裝得冠冕堂皇,理直氣壯。好像都是為著國家,為著人民。但當洞悉其真實動機後,令人倒抽一口冷氣。如糊里糊塗地被綁上他們的戰車,跟著喊打喊殺,送了小命事小,但背上助紂為虐,背叛國家民族的罪名,則不但一生英名掃地,還會牽累先人榮譽。因此在選擇人生方向時,一定要明辨是非,搞清事理真相,不要盲從,受人誤導。

1949年國民黨敗退台灣,國共長期鬥爭本可劃上句點,國家可從此走上全力發展經濟,搞建設的康莊大道。不料1950年6月爆發朝鮮戰爭,改變了國家原本應有的發展進程。大陸派遣志願軍入朝參戰,迫令解放軍更改了解放台灣,統一中國的目標。不料這一拖就是73年。兩岸長期的分裂狀態,令部分人士產生了幻覺與幻想,認為可利用此一狀態,使兩岸永遠分裂下去,甚至成為兩個互不相屬的政治實體。然而這既違反國際公法,也不合中美建交三個公報,當然更有違大陸與台灣的兩部憲法。

在台灣偏安久了,會「直把杭州當汴州」。台獨分子本就無家國情懷,他們才不管什麼杭州,汴州的,只滿足於「小確幸」。最近「四個公投」之所以失敗,一是許多人沈迷於「小確幸」的環境,二是迷信有美國人撐腰,大陸將無可奈何。然而真的如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