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談促和vs.拱火澆油

評俄烏戰爭對歐洲國家的啟示

楊開煌
(銘傳大學兩岸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教授)


一、從俄烏戰爭向「後現代衝突」轉移

自今(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對烏克蘭採取「特別軍事行動」以來,幾乎全球都不同層次,不同方式地,直接或間接地被捲入這一場「後現代」的軍事衝突。此場衝突,無法以傳統戰爭或「軍事衝突」形容,「後現代」軍事衝突與傳統戰爭或「軍事衝突」有三個明顯不同處:

第一、俄羅斯稱自己的行動為「特別軍事行動」。普京在今年2月21日發表全國演說時,第一句話就說︰「烏克蘭同胞」,還說「烏克蘭對我們來說不只是一個鄰國,更是我們歷史、文化與精神空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普京甚至強調「現代烏克蘭完全是由俄羅斯創造出來的」「烏克蘭不只是鄰國,更是俄羅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事實上,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基輔羅斯)不僅是同為東斯拉夫民族而且宗教上同為東正教,語言上雖有差異但基本也可以通。歷史上更是高度重疊,所以普京的「特別軍事行動」和他以往對付恐佈分子的作戰方式可說完全不同。

第二、普京的「特別軍事行動」在對象上,很大的作用是防止美帝和北約的東擴,然而從美帝和北約各國來看,這是俄羅斯在2014年佔領當時仍屬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半島,打擊了烏克蘭尋找海上能源的努力以來,連續的軍事侵略行勳;因此,美帝和北約各國必須對俄羅斯採取更全面的打擊,以維持歐洲的局勢的穩定;對美帝而言,則是除了不能容忍俄羅斯的「侵略」的野心,更重要的是要藉機削弱、拖垮,甚至是肢解俄羅斯這個核武、軍事強國,重振主宰制歐洲的權力。另一方面是美帝和北約國家對俄羅斯發動的「戰爭」,特別是後真相式的輿論認知戰,讓西方的主流媒體在俄烏軍事鬥爭,一面倒地醜化俄羅斯,一面倒地吹捧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為烏克蘭偽造新聞、合成相片,結果是世人對這場衝突的真相無法瞭解。

第三、俄烏軍事鬥爭未熄,俄與美歐之財經戰已開打,原本美帝的如意算盤,應該是軍援烏克蘭以代理人戰爭的方法拖住俄軍;再聯合北約國家以全方位的制裁手段,將俄踢出SWIFT,還把俄羅斯持有的歐元資產和美元資產凍結。所以,現在的情況是「俄羅斯銀行裡的美元、歐元是廢紙。」

俄羅斯每年向歐洲供應約1,500-2,000億立方米天然氣。歐洲國家在搞對俄制裁時,專門留下能源這個缺口。俄羅斯則祭出「用盧布交易能源」,自4月1日起48個「不友好國家和地區」需用盧布支付從俄羅斯進口的天然氣,否則後果自負。

這場影響巨大的衝突,核心在當事各方對自身「安全」的焦慮。

美帝教唆北約東擴,挑起戰爭,暗中阻止俄烏和談,希望終結俄羅斯這個唯一可以與美帝並肩的核武大國。

俄羅斯為了安全自身多次申請加入北約,也是為了獲得歐洲國家認同,以便保證自身的安全和發展。

然而,西方一神論的價值觀主導的安全觀,在本質上是一種零和式安全觀,即一方的安全必建立在我贏你輸的安全觀之上,從而導致「安全困境」,就是特指「一國追求自身的安全,導致了其他國家的不安全」,即我國家越安全則其他國家就越不安全,以致於總體安全環境的惡化。

二、中國的態度、原則、立場與作為

1.基本態變︰面對衝突的烏克蘭問題,中國會怎麼想?中國的態度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和平進程,也決定了美帝能否持續其霸權,繼續霸凌世界。

「北約」是美國挑起冷戰對抗的工具,在理論上,1991年蘇聯及華沙公約解散,冷戰中止,「北約」就失去存在的理由和價值。

冷戰後北約非但沒有解散,反而東擴,不能不說是美國一方面要繼續控制歐洲,另一方面要削弱俄羅斯,以便全力對付中國。

瞭解相關各方的真心關切和需求,是真正解決問題的態度,所以習近平才說:「中方根據烏克蘭問題本身的是非曲直決定中方立場。」

2.原則:俄烏的戰爭開始未久,中國就透過王毅外長與分別與英國外交大臣特拉斯、歐盟外交高級代表博雷利和法國總統顧問博納通電話的機會,公開了中方對烏克蘭問題的基本原則,綜合而言,有四大原則:

第一、各國都必須「尊重和保障各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切實遵守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

第二、中方認識到烏克蘭問題的演變有著複雜歷史經緯。王毅明言「烏克蘭應當成為東西方溝通的橋樑,而不應淪為大國對抗的前沿。」

第三、中方「歷來不贊成安理會決議動輒引用授權動武和制裁」,因為動武和制裁基本上受害的,處罰的是無辜的人民。

第四、中方倡導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

3.中方作為:「俄烏戰爭」一開始,「中國立場、作為」就倍受關注。美歐對「俄烏戰爭」的敘事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違反聯合國憲章精神,中國應該譴責俄羅斯或制裁俄羅斯。」然而,中國拒絕了美歐虛偽的「道德綁架」,提出「烏克蘭問題本身的是非曲直決定中方立場」的「新敘事原則」,包括了以下重點:

第一、以整體敘事對應個體敘事︰整體敘事,釐清脈絡才是真正評價對錯,比較令人信服的敘事。俄羅斯的軍事行動是否「違反聯合國憲章精神」,不是美帝西方國家說了算。

第二、從徹底解決問題著眼:在「整體敘事」下,共商和平建議,才能真正化解宿怨,以理服人,解決問題。中國倡議「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徹底終止「和戰間惡性循環」的解決方案。

第三、當事人解決原則:有鑑於俄烏兩國極其交錯複雜的歷史和關係,,除了俄羅斯再次分裂成許多國家,否則只有俄羅斯可以保證烏克蘭的安全,任何歐美其他國家都不可能。烏克蘭人必須尋找出與俄羅斯共處之道。

「俄烏戰爭」中,中方對俄促進正常貿易,對烏提供人道援助,促和、勸和,絕不拱火,堅持自己戰略,對俄促進正常貿易。

按中國商務部公佈的2021年中俄雙邊貿易額,突破1,400億美元大關,即達9,486.6億元,同比增長26.6%,創歷史新高。俄羅斯是中國第一大能源進口來源國、第一大電力進口來源國、第二大原油進口來源國和第二大煤炭進口來源國。而中國則連續12年穩居俄羅斯第一大交易夥伴國。至於今年1-2月中、俄貿易額達到264億美元,按年暴增38.5%,增幅創12年來新高,也是同期中國整體貿易增長百分比的兩倍。這是「俄烏戰爭」發生前的情況。

「俄烏戰爭」後,中俄雙方仍屬正常貿易範圍,北京謹守其「獨立」的國家立場,沒有偏離。

3月21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宣布「中國將再向烏克蘭提供價值1,000萬元人民幣的援助」,承諾「中方將根據形勢發展和需要,持續更新對烏克蘭的人道主義援助,並持續為推動烏克蘭局勢緩和發揮建設性作用,並願為克服人道主義危機做出自己的努力。」

中方在「俄烏戰爭」中「促和」「促談」。至於西歐和烏克蘭等國家不斷要求中國作為調停人或和平的保證人,基本上是誘使中國選邊。「俄烏危機」影響越來越大,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不會也不能獨善其身,中國在「促和」的道路上另闢蹊徑,作出典範。

三、小 結

中國處理俄烏戰爭中,首先是人道主義關懷,因此主張俄、烏雙方應通過談判停火;其次是尊重俄、烏兩國的各自關切,這是建構和平的真正基礎;其三是相關各國一起努力,俄、烏的和平是有利於整體歐洲的,有了和平的歐洲才有真正自主的歐洲;其四,此次「俄烏危機」是歐洲前途的轉捩點,處理得好,人們可以看到一個真正獨立於美帝,對人類發展有獨特貢獻的歐洲。

反之,一個具有古老文明的歐洲,可能只是美帝政客的啦啦隊或舉手部隊;其五,歷史積累的問題,必須有耐心去解決,對歐洲而言,在歷史的發展中,最不缺的就是戰爭,民族戰爭、宗教戰爭、階級戰爭、殖民戰爭、統一戰爭到近現代的意識型態戰爭,歐洲也是人類歷史唯一經歷兩次世界大戰的地區,應該說擺脫戰爭,和平地化解自已的矛盾和爭端,歐洲人有自己的智慧,排斥域外人的攪局,避免掉入邪惡政客的陷阱,擺脫帝國主義的操控,走出歐洲人自己的一片天,才是當下開啟解決俄烏危機之道。

從世界人民的角度,歐洲這一場「後現代」的戰爭極可能導至全球大蕭條,而將人們從追求美好的生活打回乞求生存的掙扎,這難道是美國人民、歐洲人民想要的未來嗎?

2022年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