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間擺盪 南韓家難當

透視拜登與尹錫悅的高峰會

李明
(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系兼任教授)


一、前 言

南韓新任總統尹錫悅5月20日在首爾龍山區國防大樓總統府新址迎接到訪的美國總統拜登,拜登預計在首爾停留至22日後轉飛日本訪問。這是拜登自2021年1月接掌白宮後首次出訪亞洲盟國,也是南韓總統尹錫悅就任後接待的第一位重量級友邦元首。

通常美國新任總統不會先出訪亞洲盟國,通常為先訪歐洲再亞洲。習慣上,是亞洲盟國如日、韓等國元首先到美國訪問,美國總統再進行回訪。美國總統出訪亞洲順序,則是先去日本再訪南韓,甚至有時訪問日本後,南韓雖近在咫尺,但過門而不入,首爾只能望空興嘆。

這次拜登出訪,讓外界矚目的是尹錫悅在5月10日剛剛上任,10天後就迎來了拜登總統,這顯然是美國給這位新任亞洲盟國元首最堅定支持的親善表態,對尹錫悅接任新職,無疑是一大利多。另外拜登這次到訪的是日、韓兩國,先訪南韓而後日本,更令南韓驚喜。如此安排,頗耐人尋味。

拜登曾4月12-13日在華府當美國與東協10國特別峰會的東道主,他對東協國家展現極大的友善態度,強調美國與當地各國的傳統關係,以及美國在21世紀仍舊在當地扮演重要又關鍵的角色。拜登在峰會的舉手投足,雖不曾明言,明眼人卻看得出來,美國是在為圍堵中共拉攏東協國家。當然,東協國家也並非天真地全盤接納美國的說法,東協10國領袖的心裡各有一把尺。

碰巧的是,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也在4月29日到5月6日走訪印尼、越南、泰國、印度和英國,日本官房長官松野博一對外宣稱岸田首相是為烏克蘭、東海和南海議題與這五國領袖會談,美、日兩國元首前後與東協重要國家緊密接觸,不能排除在協商後,美、日以相加的行動,意圖達到相乘的效果。

二、拜登出訪南韓的目的

尹錫悅在競選總統時,曾強烈批判前總統文在寅的「親中親北韓」外交路線為「屈辱外交」,他指責文在寅和北韓首腦金正恩會晤多次,甚至還登上白頭山(長白山)把酒言歡,仍舊無法消弭北韓的窮兵黷武政策,其間疏遠了與親密盟友美國的關係。尹錫悅強調今後的南韓外交要恢復和美國的固有關係,甚至要提升至最高的互信互賴層次;此外,南韓也必須改善和日本的關係,否則不符合南韓的全方位國家利益。

在這樣的背景下,又值美國最需要盟友的時刻,拜登政府適時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政治盟友尹錫悅。美國現時的外交政策,除了在歐洲聯合北約盟國圍堵俄羅斯,壓制俄羅斯對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大力支持烏克蘭藉以削弱俄國政治經濟地位,就是在亞洲同時推動對中共的圍堵行動,美國進行的印太戰略是美國的核心政策。美國在亞洲正在建構一個圍堵中共的包圍網,美國與澳洲、印度和日本建立的「四方安全對話」,實際上早在2007年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的倡議下即已啟動,有段時間以不同原因停滯,2017年再度恢復,成為常設機制,用以對抗中國。

此外,便是美國與日本、南韓分別建立的安全保障體制,日、韓兩國都在美國核子散保護下,兩國則承諾幫助美國增進防禦、提供海空基地、允許美國駐軍、擔負部分美國駐軍人事、設備費用。美國更希望日、韓兩國可以排除二次大戰前後的恩怨,形成更緊密的合作關係,便於由美國領導、建構堅強的美、日、韓三國聯合防衛體系,不過,基於各種原因,如日本強徵朝鮮慰安婦拒不道歉賠償、歷史教科書對佔領和殖民朝鮮不誠實對待、獨島主權爭議,以及二戰期間日本在韓商社強徵當地民工的賠償問題至今懸而未決,美國協調雙方的努力事倍功半,三角聯盟體系出現缺口,是尹錫悅所指過去至今韓、日不和的現實。

再者便是「五眼聯盟」,這個由五個英語系國家組成的情報共享聯盟,成員國包括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也是由美國主導。另外,在2021年9月15日由美國、澳洲、英國宣布的澳美英聯盟(AUKUS)是一個軍事安全合作夥伴關係,聯盟的首要目標是由英、美兩國協助澳洲建造一支核子動力潛艦部隊,成為美國新印太戰略聯盟合作的一部分。

在這些美國主導的印太同盟相關努力當中,南韓僅僅維繫著單一的美、韓安保同盟關係,卻在印太戰略當中缺席,美國對此並不滿意,華府原寄望過去幾任南韓政府改弦更張,積極支持美國的圍堵中共政策、投入更大力量在與華府合作上,均不得要領。前任文在寅政府志不在此,更讓美國非常失望。新上任的尹錫悅政府改採「親美和日」政策,美國希望引導尹錫悅未來的外交走向,最好能與美國印太戰略同一步調。

美國自然盼望由於南韓的加入,四方安全對話(QUAD)成為「五方安全對話」;或者,倘無法立即加入五眼聯盟或AUKUS,至少可作為密切合作夥伴國,以為美國印太戰略加大實力。拜登此番先訪問南韓,緊接著在23-24日赴東京與岸田首相舉行美、日峰會和四方安全對話,關鍵在看他與尹錫悅會談的結果,拜登希望把他和尹錫悅對話的結論帶到東京,也希望日、韓雙邊關係能在他的協調之下提升。

拜登也將在東京重申印太經濟框架(IPEF)倡議,這是拜登在2021年10月首次提出的,目的在全球供應鏈、基礎設施、數字經濟、新再生能源等領域減少對中共的依賴。拜登標榜亞太地區各國合作,建立抗衡中共的經濟聯盟。拜登希望南韓能參加IPEF,並且以南韓的科技和經濟實力增強IPEF的實力和分量。

三、尹錫悅的政策選擇

尹錫悅在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戰爭後當選,美國和西方盟國在援助烏克蘭的同時加緊制裁俄羅斯。另由於中共對俄保留制裁行動,形同對普京的精神支持,可說與美國立場相敵對。在美國和西方世界媒體報導下,中共與俄羅斯已成為美國聯合盟國撻伐的對象,南韓與中共的關係在過去有段時間惡化,據南韓當地一項民意調查,只有26%的受訪者對中國「懷有熱情」,而對美國懷有熱情的受訪者則有57%。受訪者指出,南韓的空氣污染問題,懷疑是中國監管不當的碳排放,南韓人也認為北京在新冠疫情大流行初期反應遲緩,另外還有中國船隻在韓國水域非法捕魚的問題。北京冬奧運動會,中國選手將韓服指稱為朝鮮族衣飾,引起韓國網民不滿。南韓對於中國的好感降低,保守力量順勢支持尹錫悅當選,新政府將改善與美國的關係擺在了提升與中共關係的前面。

世人只知南韓是全球第10大經濟體,較少為人知的是南韓同時也是全球第10大軍事支出國。2021年南韓在國防的支出為502億美元,與日本、法國、德國相當。韓國也是全球知名的武器輸出國,出售K-9榴彈砲和FA-50輕型戰機給印太地區如澳洲、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度等。南韓事實上是一個不容忽視的中型國家,這也是拜登如此重視南韓的原因,若南韓可加大和美國合作,對華府的印太戰略將有更大裨益。

或許尹錫悅政府來自美國的壓力頗大,有無法拒絕的理由,但南韓地理上距離中共過近,必須仰賴北京的善意或支持方可促成北韓完成無核化,基於這些地緣政治考量,短期內南韓可望不立即參加四方安全對話,但在其他相關議題如全球暖化、氣候變遷、新冠疫情防治等,可以和四方安全對話成為夥伴國,如此則可避免過度刺激北京與平壤。

關於IPEF,韓國《東亞日報》透露,除倡議的美國外、日本、澳洲、紐西蘭、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已相繼表示願意加入。尹錫悅在國會發表就任後首次施政演說時即表示,將與拜登商討加入IPEF的細節問題,同時思考共同加強全球供應鏈方案,看來韓國已在成為其中一員的路上。

中共外長王毅在和南韓新任外長朴振通話時表示,中方反對搞「脫鉤」和「斷鏈」的消極意向,北京反對南韓加入IPEF。南韓去年與中國的貿易總額高達3,623.5億美元(比同期增長26.9%),約當年韓國與日本、美國、歐盟貿易額的總和。南韓與中共經貿關係的比重對其經濟發展至為重要,尹錫悅政府正在走鋼索,但在南韓有駐軍的美國來的壓力,南韓顯然不敢忽視。

四、結 語

尹錫悅在競選期間做出許多這樣和那樣的承諾,包括改善和美、日關係。尹錫悅也承諾將增加薩德反飛彈系統的建置,不過這點在初次的施政演說不再重提。美國所關切最優先事項,為積極邀請南韓融入印太戰略體系。尹錫悅也提到將考慮加入美國所領導的IPEF,倘若尹錫悅參加東京倡議峰會,便可立即成為事實。

南韓自然希望和各國一樣,加快在經貿上擺脫依賴中共的步伐,積極尋求進口的多元化。不過,鑑於南韓努力同時成為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成員國,將來若加入IPEF,南韓的算盤是,同時維持對中共和美國的經濟依賴。但以中共必然難以接受。尹錫悅政府加強美國戰略合作的同時,無法不考慮北京的意向,至少不會天真地又想參加IPEF又拿到加入CPTPP的門票。

拜登提出希望盟國與中共脫鉤,盟國中當然包括南韓,然而美國式脫鉤不適用那些在經貿上高度依賴中共的國家,倘若勉強施行,無疑將傷害他們本身的經貿利益。2021年台灣出口對大陸的依存度高達42%,南韓為31%,日本26%,而美國僅有8.6%。美國對中國出口依存度相對較低,倒是南韓甚高,處於脆弱地位。

迄今為止,中國是南韓最大的貿易夥伴,南韓如聽從美國而與中國脫鉤,未來的風險必須自負。南韓即使已經尋求降低對中國經貿的依賴,尹錫悅仍指出,維持並發展中、韓經濟合作至為重要。可以發現,對一個依賴出口的中型經濟體如南韓,在世界兩大經濟體博弈日趨激烈之際,必須謹慎以對。

拜登固然興致勃勃,刻意展現對南韓的善意,但想要讓南韓立刻加入印太戰略,特別是作為圍堵中共的前沿之一,在現實的國際政治中未必能如願。以南韓在2016年朴槿惠時期部署薩德飛彈為例,北京和首爾之間歷經對抗,引發中共對南韓商品和文化事業的嚴厲制裁,想必南韓朝野記憶猶新。

北韓則是另一個尹錫悅必須操心的優先議題。北韓抨擊尹錫悅執政偏離文在寅過去與北韓的和解政策,平壤對尹錫悅政府敵意迄無趨緩跡象。北韓又不時發射中長程彈道飛彈,射程可遠及美國東岸,成為美、韓必須立即因應的難題,不但朝鮮半島無核化毫無頭緒,雙方更是和解無期。拜登曾言北韓峻拒美國的對話提議,尹錫悅政府實應主動降低對北韓敵意。眼下北韓新冠疫情正大幅擴散,百萬以上北韓人確診,南韓何妨率先遞出橄欖枝,提供疫苗、技術和藥品,幫助北韓同胞度過疫情,或可降低他任內的兩韓緊張關係,進而帶來兩韓的和解。 2022年5月21日脫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