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突顯依賴進口能源的風險,如德國天然氣受制俄國,其廢核政策現在看來是做法自斃。反觀法國,悠哉多了,因其佔75%的核能是「準自產能源」。
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最近的第六次報告,顯示急需減碳。今年初,蔡政府規劃淨零排放,開始探詢核融合議題。
核融合發電還早,何不務實使用當前已成熟的核分裂?目前比利時核電廠延役,美國九成的核電廠延役20年,甚至不少核電廠延役40年。至於台灣的核四,已獲國際安全認可,更值得啟用。
核能發電產生的廢料,常遭反核人士蓄意炒作。有人提議東沙島放蘭嶼核廢料,或許是「好的開始」,因要使用核能就需打通「處理核廢」任督二脈。其實,離島放置核廢早有構想,如2010年,金門烏坵成候選場址。
核廢到底多危險?其實,蘭嶼放的只是低階核廢,即輕沾輻射的濾網等,經焚化壓縮固化後裝桶,輻射劑量很低,只要稍微隔離就沒事。儲區外更安全,因劑量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實測環境背景值每小時0.2微西弗以下,蘭嶼則每小時0.03微西弗。反核源自不解輻射本質(你我均具輻射)、健康效應(1毫西弗劑量的影響約等同40杯咖啡)。
在環保上,比較鈾與煤,前者產生的能量為後者的百萬倍,但廢棄物是後者的百萬分之一。至今無人因美式核電輻射而亡。但媒廢棄物多年來空污與暖化危害甚鉅,其他如重金屬汙染水稻,台灣地方首長與環團一聽核廢就暴跳如雷;何其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
反核團體與組織將蘭嶼核廢汙名化成「大量輻射、如同癌症與愛滋病般危險」,難怪民眾被嚇得半死,因此,任何地區民眾均拒絕核廢。無論核廢放哪裡,這些團體與組織即號召群眾前往抗爭。
核廢處理好後無害,錯誤認知已造成地球暖化,台灣的缺電與高電費。台灣倒可學學韓國慶州:2005年,具有石窟庵與佛國寺等觀光名勝的該古都,將核廢回饋金用於促進觀光與古蹟維護,智慧地達到「雙贏」。◆
社論
拜登圍遏中國
俄烏戰爭
國際視窗
海峽兩岸
連載
海峽短評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