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韓總統首次受邀參與北約峰會說起
從南韓總統首次受邀參與北約峰會說起
一、前 言
今年3月,代表南韓人民力量黨的前檢察官尹錫悅,以不到0.8%微幅差距擊敗原執政的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 當選南韓第20任總統。類似尹錫悅的政治素人擊敗長年擔任城南市和京畿道知事的李在明,刷新了南韓政黨輪替紀錄;正因為尹錫悅不同於一般傳統南韓政治人物,說話直來直往,毫不遮掩,敢於打擊特權,敢和當權的文在寅總統對抗,不惜辭官,這些大動作為尹錫悅贏來許多掌聲,也吸納了其他反對文在寅諸多勢力而獲得大位。
競選期間,尹錫悅集中火力攻擊文在寅的北韓政策是「軟弱投降的對外路線」,稱文在寅重視和北京關係,與美國保持一定距離的作為是「親中外交」。他標榜當選後,將恢復和美國互信,加強親美外交,思索拉近與日本的合作,特別是在安保政策上,願意在美國領導的架構下、積極改善和日本關係。這是近20年來,南韓外交最為顯著的鐘擺現象,如果文在寅的執政是中間偏左,那麼尹錫悅走的是中間偏右,甚至是某些觀察家擔心的極右路線。
尹錫悅5月10日就職後,積極參與拜登領導的外交活動,包括兩次重要峰會,一是拜登為籌建印太經濟框架(IPEF)倡議,5月23日在日本召開的國際峰會,尹錫悅以視訊方式表達熱烈支持。另一是拜登領銜,6月29日在西班牙馬德里召開的北約峰會,峰會首次邀請尹錫悅為座上賓,其他受邀的亞洲國家包括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澳洲總理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及紐西蘭總理阿爾登(Jacinda Ardern)。
尹錫悅在外交上動作頻頻,卻掩飾不了他在內政上出現的諸多失策,用人明顯粗糙,官員私德出現重大瑕疵,招來許多批評,致使新政府支持率快速下滑,已經到了危險地步。南韓國會現有議員共300席,仍由前任執政的共同民主黨佔領過半席次 (172席),執政的國民力量僅有110席,下次國會議員選舉在2024年4月,至少在此之前,尹錫悅在國會面對朝小野大局面,今後施政可謂步履維艱。
二、尹錫悅支持度出現死亡交叉
尹錫悅競選之初,誓言將總統府從青瓦台撤出,遷至首爾龍山區國防部大樓,為兌現承諾,不管總統府是否遠離青瓦台附近的部會機關,也不管總統召集會議或者記者採訪是否不便,致國內外記者抱怨連連。另外,總統府搬遷費用高達495億韓元(折合新台幣14億元),被反對黨批為只為履行選舉承諾,作秀,揮霍民脂民膏;南韓前任官員憂心總統府遷移至國防部,「對北韓的針對性過強」,此後雙方將劍拔弩張,「無法和平相處」。總統府遷移一事,尹錫悅乾綱獨斷,必須貫徹,否則出師不利。但也有坊間傳言,謂尹錫悅深信占卜之術,與多位風水師交好,深受風水師影響。鑑於1991年青瓦台本館完工後,在該處辦公過的六位前總統,不是面臨牢獄之災,就是輕生自殺,為尹錫悅自己和「韓國國運」計,遷移總統府之議無可轉圜。
尹錫悅新政府接連爆發醜聞。今年5月,尹錫悅提名的第一位保健福祉部長鄭鎬永放棄被提名,原因是鄭被指為幫助子女進入一所醫學院就讀,不過他嚴予否認。教育部長朴順愛就職時,被迫就一項20年前的酒駕再次道歉;尹錫悅提名的另一位「反壟斷」機構負責人,承認在2014年擔任法學教授時,酒後對學生發表性騷擾言論。執政的國民力量黨魁李俊錫,被爆在2013年接受「性賄賂」,還買通人手、銷毀性賄賂的一些證據。觀察家指出,尹錫悅出身法界,喜歡任用檢察官、律師或其他法界人士。另據韓國政界人士觀察,尹錫悅也偏好國立首爾大學畢業生,認為他們的素質整齊,優於他校校友,形成明顯的裙帶關係,任用私人現象。
5月10日就職後,尹錫悅的支持度便「穩定」下滑。根據韓國蓋樂普的統計,尹氏在第一週時,支持度為53%,略高於他的得票率,算是新任總統就職「蜜月週」行情,不過尹氏的不滿度也有34%。第二週,尹氏的支持度和不滿度維持平盤;至第三週,支持度下降至49%,不滿度升至38%;第四週則各為47%和38%;第五週,尹氏支持度僅為43%,不滿度升至42%。短短兩個月不到,尹錫悅支持度下降10%,接近死亡交叉點了。執政的人民力量黨支持度則從45%下降至40%。
經濟也是造成尹錫悅支持度下滑的原因。新政府面臨的挑戰多又嚴峻。烏克蘭戰爭造成高能源價格,美中對立衍生通貨膨脹,國內減產,都是不可承受之重。消費者物價指數(CPI)5月達5.4%,6月已飆到6%,創下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以來的最高紀錄。7月初,南韓新增新冠病例逼近兩萬例,當局預測「第六波」大流行就要來臨。國民個人可支配所得減少,高房價、韓幣貶值等已開始讓南韓民眾對尹政府失望。另一民調公司6月27日公布的民調結果,尹錫悅的不滿度47.4%,已高過他的支持度46.8%。尹錫悅政府施政,早已出現諸多警訊。
三、2022年北約更新戰略概念
6月29日在西班牙馬德里舉行的北約年度峰會,俄羅斯2月24日對烏克蘭發動的特別軍事行動,成為峰會焦點議題。30個北約成員國共同簽署一份新的戰略概念,把俄羅斯視為頭號威脅,這是2010年里斯本峰會後再度更新戰略概念。戰略概念的用意,在為北約面臨形勢做出定調,並以新的戰略概念作為同盟國安全防禦和對外政策的共同目標。
這次北約戰略概念為有史以來首提及中國,直指北京的「脅迫政策、惡意混和戰」損害盟國安全,與俄國「合謀」,企圖「顛覆國際秩序」,北約也將強化合作以應對「中國挑戰」。在「戰略環境」部分說,「中國惡意的混合戰與網路行動,以及攻擊性的言論與假消息,都鎖定北約盟友並損害聯盟的安全。」更進一步說「中國企圖控制關鍵技術與工業產業,重要基礎建設,戰略物資和供應鏈,透過經濟籌碼製造戰略性依賴以增加影響力。」「中國極力顛覆奠基於法規的國際秩序」,並認為中國與俄羅斯深化戰略夥伴關係以及兩國削弱國際秩序的企圖日增,「與北約的價值與利益相違背。」
「戰略概念」強調,北約將合作,以「應對中國對歐洲、大西洋安全造成的體制性挑戰」,並「加強共同意識、韌性與準備,以對付中國脅迫手段與分裂聯盟的企圖」;也重申北約盟國將捍衛國際秩序,「包括航行自由」。北約峰會基於這樣的氛圍,決定邀請南韓、日本、澳洲、紐西蘭赴會,表明要將盟國守備範圍擴大至印太地區。在美國的主導和推動下,北約加緊和印太地區聯繫,盼望東西兩半球連成一氣,加大對中俄兩國的圍堵和遏制。在這一理念下,鋪設了日、韓、澳、紐四國參與峰會的紅地毯。
美國與北約盟國關係在冷戰結束前便不是鐵板一塊。美國有其國家利益,與美國結盟的國家,看似可獲得美國經濟或軍事實力加持,但並非天長地久,更非白吃的午餐。冷戰結束前,法國、德國即與美國存有歧見,德國固然因為統一的需要而隱忍美國頤指氣使,但法國早已表示不受美國指揮而分道揚鑣。時至今日,美國與盟國雖有防衛規約,但美國反成北約的指揮家、仲裁者,北約內部也出現不同聲音。今年俄烏戰爭,美國鼓勵烏克蘭勇敢抗俄,終至舉國廢墟一片。美國也藉此重新拉緊發條,加緊控制北約。
美國對外戰爭頻繁,國力損傷重大,外債和貿易赤字快速攀升,經濟科技實力下滑至無法恢復;相反的,中國經過多年努力之後,經濟實力與美國拉近,軍事實力也逐漸敢與美國叫板。美國先前數年,還曾對中國所提「中國製造2025」相當警覺,中共近年與美國交手後,韜光養晦,埋頭苦幹,迎頭趕上。
烏克蘭不是北約盟國,北約無法公然干預,結果是烏克蘭獨力作戰,境外國家(包括美國等)援助杯水車薪。北約對中國的批評,諸如:「(中國)企圖控制關鍵技術與工業產業、重要基礎建設、戰略物資和供應鏈、透過經濟籌碼製造戰略性依賴以增加影響力」。今天中國勢力崛起了,美國發現中共和俄國的合流後更加難以對付。
對於北約提交的新型「戰略概念」,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回應說,北約「新戰略概念」罔顧事實,顛倒黑白,鼓動對抗對立,充滿冷戰思維和意識型態偏見,趙立堅強調北京對此「嚴重關切、堅決反對」,「中國人民不會忘記23年前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轟炸中國使館罪行」。對於北約給予中共「系統性挑戰」的定位,中共外交部歐洲司長王魯彤在受訪時強調,北約無論怎麼包裝,本質上都是在搞陣營對抗那一套,這是和國際潮流背道而馳的,更說,「中國離北約十萬八千里,我們怎麼就影響到北約安全?」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里雅布科夫(Sergei Ryabkov)則強調北約在馬德里峰會的決定,「不會影響俄國政策」。
四、尹錫悅參加北約峰會的得失
北約邀尹錫悅參與2022年馬德里峰會,用意非常明顯,即拉著南韓共同對抗中俄。北約與美國並不諱言、尹錫悅其實也心知肚明,既是美國提出邀請,尹錫悅自然抓住時機,積極回應。馬德里北約峰會是尹錫悅擔任總統後第一次出訪。滯歐期間,尹氏安排16場外交活動,其中10場雙邊峰會、3場多邊峰會。不過由於歷史因素,日韓峰會並未落實,倒是由於美國的中介,維繫了美日韓三邊峰會,特別是在各方都認知中國力量崛起和難解的北韓飛彈試射,尹錫悅在北約首度發聲,呼籲對朝鮮半島情勢的重視。為平息外界指稱尹錫悅參加北約峰會是想和西方國家一道圍堵中共,總統府辦公室還做出聲明,「尹氏的出席與北京無關」。
中共官方對尹氏參與北約峰會相當關注。北京對尹氏出訪馬德里報以懷疑和否定態度,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說,北京不會忽視南韓試圖損害中方利益的任何動作。另一發言人汪文斌表示北京反對四個亞洲國家(日、韓、澳、紐)受邀參加北約峰會,原因是亞太地區並非北約戰略涵蓋範圍,北約邀請亞洲國家與會,試圖造成亞洲國家的對立和對抗。
來自韓方的報導,在完會返國專機上,尹錫悅仍強調南韓沒有排斥特定國家的意思,只是在「守護普世價值和規範」,用這種精神處理國際關係。 尹錫悅參加北約峰會,曾帶去一億美元的人道援助給烏克蘭救助傷患和戰地重建,並提議在今年下半年之內,在北約所在地布魯塞爾成立南韓駐北約辦事處,以建構和北約的「新型戰略合作關係」,雙方得以在經濟安全、軍事安全等方面的資訊分享。
南韓與中俄關係必然發生本質變化,更別提南北韓關係將進入長期不可預測的黑暗期。地緣經濟來看,中國仍將是南韓最大貿易夥伴,倘南韓搞壞和北京的互動,南韓未受其利會先蒙其害。俄國也是南韓的重要鄰國,俄國攻擊烏克蘭期間,南韓曾經自我克制,並未加入美國猛烈抨擊俄國,但隨著與美國的更加接近,南韓將進一步疏遠莫斯科。朝鮮半島北邊兩大強鄰,一向是約束北韓不致進行冒險的潤滑劑,相對有利於朝鮮半島的和平穩定。失去潤滑劑,北韓外交行為將更難以預測。
五、結 語
尹錫悅新政府似乎處在摸著石頭過河階段。政府用人、政治人物操守均多有瑕疵,飽受民眾和反對黨批評。這對尹錫悅本人和新政府都是極大考驗。此外,新冠疫情影響民眾經濟生活是不爭的事實,至今負責防疫的保健福祉部長依然懸缺,由代理部長曹圭鴻主其事,備受各界質疑。韓幣一路貶值至1:1,300韓元,韓元貶值意味民眾荷包縮水,亟待進口的原油和天然氣價格更貴,更大規模的通貨膨脹蠢蠢欲動,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孰先孰重,尹政府陷於兩難。提高利率固然可讓熱錢回流,但房價飆高會加重民眾負擔。尹政府未來仍將採取扶植大企業政策,靠進一步鬆綁、減稅和減少政府支出以因應經濟難題。
面臨如此艱難多事的內部紛擾,尹錫悅在外交上迎來機會。拜登政府出於鞏固亞洲同盟,接連北約和印太戰略的需要、力邀尹錫悅參加今年的北約峰會,僅僅就職兩個月,尹錫悅和日本、澳洲、紐西蘭領導人以北約準同盟國的身分,意氣風發地參加了北約峰會,在國際媒體版面出現,相當程度補足了尹氏在南韓欠缺的底氣,這在國際關係上,是經常出現的「轉移式外交」,即俗話說的「出口轉內銷」。這樣的操作,或提高了尹錫悅個人的聲望,卻無法根本解決問題。
馬德里北約峰會通過的「戰略概念」是個新的起點,即同時以中俄為敵,將俄羅斯標定為「重大且直接的威脅」;同時頭一次把中國當成「系統性的挑戰」。北約將加大外交和軍事力度圍堵俄中。北約外交和南韓尹錫悅新政府出現交集,今後尹政府不可避免地將南韓的命運,朝鮮半島的未來與北約掛鉤,釋放出進一步「親美遠中」的外交政策。南韓外交當局最近每以「價值外交」和「韓國樞紐」為口號,以與文在寅政府做出區隔;前者意指作為民主國家,在美式「民主人權價值」下,南韓將與美國為首的國家與組織相濡以沫。南韓增進和北約互動已是既成事實,但接近美國,遠離中俄是否合乎南韓的國家利益,不是尹錫悅政府說了算。
處在強鄰當中,南韓國力相對弱小,即使南韓現在已是全球10大貿易國,G20群組耀眼的明星,以科技大國自傲,但相對美與中俄,南韓必須謹小慎微,維持外交的靈活性和平衡度,太過偏向任何一方,將引致不可測的傷害。尤其北韓並未放棄武力統一南韓的終極目標,隨時可再度試爆核子裝置,發射飛彈。天真浪漫無法換來和平--尹錫悅應記得李明博當政時,信任美國,逆來順受,摧毀了過去與北韓建立的互信,雙方接連爆發海戰陸戰的那段慘痛歷史。殷鑑其實不遠!
社論
世界歷史新時代的前夜
國際視窗
兩岸三地
連載
海峽短評
新聞剪輯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