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擴軍沒意義

高雄柏
(軍事評論家)


美國川普總統時代的國防部長艾斯培(Mark Esper)前些天帶團訪問台灣,提出一些關於防衛方面的建議,其中包括:台灣防衛預算應從目前佔內部生產毛額(GDP)2.36%,提高至3.2%;其次就是台灣應該不分男女,全民皆兵,役期延長到一年以上。

美國現在沒有足夠的科技、經濟優勢讓它不需付出慘重代價就能夠遏制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於是拜登忙著全世界拉幫結夥,企圖讓替死鬼衝在前面,消耗中國實力,以求增加美國成功維持霸權的概率。

美國的The Drive網站2022年7月6日刊出一篇文章,引用美國空軍負責採購武器的霍爾特(Cameron G. Holt)少將在一段視頻的發言,宣稱與中國相比,美國武器採購流程耗時是中國的5倍,費用是中國的20倍。

霍爾特可能誇大了中美武器價格的差距。就公開資料可查的某些武器系統而言,美國的價格大約是解放軍同類武器的2-4倍。為了便於估計,此處取平均數3倍。台灣、南韓、日本、澳洲、紐西蘭等地的武器價格若不是和美國差不多,就是更高,因為整件武器或者名義上自製的武器之關鍵部分幾乎都是美國貨。日本完全自製的武器單價通常比美國還高。

美國GDP大約是中國的1.35倍,加上台灣、南韓、日本、澳洲、紐西蘭等地的GDP,仍然還差一大截才到中國的3倍。所以,除非美國、韓、日、澳、紐的防務支出占彼等GDP比率遠超中國,否則即使台灣GDP的3.2%投到防務上,不可能補上美國團夥的武器產量劣勢。然而,烏克蘭軍事衝突表明,在沒有軍事技術代差條件下,武器數量是決定因素。烏克蘭幾年來積累的實戰經驗比俄軍豐富的部隊,硬是被俄軍武器數量優勢消耗掉了。

野心非常大的印度並不願意為美國賣命,只想利用美國來成就其南亞霸權、控制印度洋,進而像馬漢說的那樣控制世界海運航線。如果要指望北約投放頗大的力量到印太,必須先看北約能不能在冬季受凍挨餓之前解決俄羅斯。

美國輕敵引戰,如今面對越來越多不利事態:北約多國因通膨疲憊、沙烏地阿拉伯拒絕增產壓低油價、俄國和伊朗加緊合作等。

台灣有些人拋出一些軍事夢囈,如對付解放軍航母的「戰法」。其中一個是,台方鎖定主攻解放軍的油彈補給艦;其二是,台方出動「光華六號」飛彈快艇進行襲擾,迫使解放軍航母編隊改變隊形或航向,以消耗其航海燃料;其三是,台方派出F-16接近解放軍航母防空區域外圍,若解放軍艦載機起飛,F-16即返航,以消耗解放軍航母搭載的航空燃料。

以民進黨現在窳劣的施政,光是經濟問題就會把台灣拖垮,武力攻台不見得會發生。就算發生,解放軍航母也不是用來對付台獨的。

解放軍的單航母編隊大概率類似美軍的單航母戰鬥群:901型快速補給艦跟隨在航母側後方;航母和快速補給艦周圍被水面護航軍艦的菱形陣或者環形陣包圍,大概至少2艘055驅逐艦、2艘或更多的052D驅逐艦、2艘054A巡防艦;水下還有至少2艘攻擊型核動力潛艦。如果攻方能夠突破護航圈,那就能攻擊航母本身,沒必要浪費機會在補給艦身上。

航母防空圈主要是阻止敵方攜帶反艦飛彈的戰機接近航母到機載反艦飛彈射程以內。在可能存在威脅的海區,這個防空圈是隨時有戰機巡邏的,例如美軍在低威脅海區是二個雙機編組在最可能出現威脅的方向。如果發現大量敵機飛來,航母會緊急起飛更多戰機前往支援在空中巡邏的戰機。解放軍海軍擔任航母防空圈空中巡邏的戰機目前和短期未來應該是殲-15艦載機。該機型可能掛載6枚或更多枚射程大約200公里的霹靂-15遠距空對空飛彈,還有2枚近距格鬥彈。F-16要玩接近後返航的遊戲還是有風險的。

解放軍航母如果要出第一島鏈,那麼其前提必然包括解除或者持續高效壓制這個島鏈上存在的對於解放軍航母的威脅。到那個時候,台灣還有沒有能飛的F-16或者能用的機場、緊急跑道等都是大大的問號。解放軍擁有飛機投放、水面艦投放、潛艦投放水雷,以及飛彈佈雷能力,屆時台灣的光華六號或者任何其他艦艇能不能出海,能不能躲過執行封鎖的解放軍常規動力潛艦等武器系統都是可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