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七七抗戰紀念85週年前夕,台灣三軍統帥蔡英文在乙未戰爭127週年紀念致詞時,要大家效法客家先民「保台」精神,卻不提當時客家先民為何有「保台」一事,是誰令台灣不保?她與民進黨人不會不知「保台」的另一面是台民對抗日軍的入侵。這位「統帥」居然還積極聯合當年台民奮起抵抗的日軍後裔「抗中保台」,對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過世表示不捨,讓人搞不清今天的台灣是在中華民國治下,還是仍在日本殖民帝國轄下,皇民化在李登輝時代還魂後,似乎到今天陰魂不散。
乙未戰爭是台灣以中國一隅對抗日軍入侵,不屈不撓,視死如歸,甚至有學者認為台民武裝抗日是中華民族抗日的第一役。
1895年乙未陽曆5月15日台灣巡撫唐景崧發表《台民布告》。希望「各國仗義公斷,能以台灣歸還中國,台民亦願以台灣所有利益報之。」隨後,和原清朝留守的文武官吏劉永福等組織抗日政府,表明「義不帝倭」。
劉永福在台南成立南台灣民主國後,在台南府城的白龍庵草擬《抗倭盟約書》,發出聯合抗日的號召:「為大清之臣,守大清之地,分內事也, 萬死不辭。一時千載,縱使片土之剩,一洩之延,亦應保全,不令倭得。」
劉永福以客家民兵(包括婦女)為抗日主力,並不斷派遣手下的官軍北上支援。除了發行官銀、郵票等籌措軍資,並維持海關的運作,將台灣三寶之─的糖輸出內地以上市發兌,暫時穩住財源。更在戰爭後期,為了表達孤軍奮戰決心,在當時發行的軍事公債(股份票)上表示:「當日軍被趕入大海,恢復和平之時,償還面值的三到四倍。」
日本不宣而戰的偷襲戰術,從甲午戰爭開始。黃海清軍運兵船的擊沉,彰化八卦山砲台不到三小時的淪陷,到發動七七事變,偷襲珍珠港等惡行,一路走來,始終如一;而包括南侵雲嘉地區時發動的暴行,雲林大屠殺到侵略祖國內地、南京大屠殺等,也是這個信奉窮兵黷武之軍國主義的日帝所為。作為日本首次大規模海外出兵的受害者,當時,台民可說是經歷了一段犧牲慘烈的反抗日本殖民史。
乙未戰爭是台灣先民抗日的歷史,歷史不能忘記。台灣不論任何黨派與政治人物,不認清台灣乙未抗日及中國大陸八年抗戰勝利,收復台灣這樣不可分割的史實,就不可能在台灣立足,台灣人民在他們統治之下也不可能真正當家作主。◆
社論
世界歷史新時代的前夜
國際視窗
兩岸三地
連載
海峽短評
新聞剪輯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