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時代的政治極化現象
拜登時代的政治極化現象
大致而言,對於近期的美國政治走向,筆者有三點判斷:1.拜登和川普仍基本呈現平手態勢,就如同俄烏之間目前仍基本呈現平手和膠著態勢;2.拜登在烏克蘭問題上對華施壓的態勢很可能會慢慢趨於放鬆,但其他方面的針對中國行為(尤其是產業脫鈎)恐怕不會降低;3.除非烏克蘭出現大潰敗,或者美國國內經濟出現大問題,否則不能輕易假設川普一定能勝過拜登。
目前存在一種猜測,即川普和拜登都有可能會中途出局,有的分析人士認為美國前總統肯尼迪的侄子小羅伯特.尼甘迺迪(Robert Francis Kennedy Jr.)等人可能也會有機會出現在決賽圈。川普打法的基本思路仍是炒作中國議題,且仍有「聯俄制華」的思路在。
川普雖目前司法官司纏身,但也並沒有太多地喪失戰鬥力。今(2023)年6月一份對共和黨支持者的民調顯示,那些較有可能參加共和黨黨內初選投票的人普遍傾向於認為,川普仍是共和黨陣營裡最有希望能打敗拜登的人。就連CNN也承認,川普所面臨的官司不一定會拖垮他的再次進擊總統之路。
中長期而言,美國真正的問題是其內部政治極化現象未見好轉,拜登曾一度自我期許要做小羅斯福總統那樣的調和色彩的人,但事實是他做不到。今年1月時,作為美國主流媒體的《今日美國》(USA Today)即已坦承:拜登未能兌現其有關團結美國人的承諾。一些支持民主黨的媒體盛讚拜登取得了不少立法進展,而這些進展又往往依託於兩黨共識,這也許並非全無道理,但,我們也要清醒看到,這種立法程序上偶見的兩黨共識並未真正轉化為民間廣泛的極化消解和共識建立。
基本上,從其第一年執政(即2021年初到2022年初)結束至今近一年半的時間,拜登的基本民意滿意度和川普同期的水平幾乎完全持平,而且看起來很有可能會持續下去。甚至有的對比分析認為,綜合而觀,拜登目前的表現和取得的民調滿意度甚至還比不上川普同期的戰果。
僅僅只在第一年的執政期裡,拜登似乎對緩解美國政治極化現象算是多多少少做了一點實際貢獻,第一年過後,拜登的支持者和川普(或者更廣義地說,共和黨)的支持者勢力基本各自結固化,且彼此旗鼓相當,各不相讓,大約40%的受訪者支持川普,同樣,大約40%的受訪者支持拜登。
美國政治分析界一般認為,拜登軟肋在年紀大,口誤多;川普軟肋在司法纏訟,醜聞多。實際上,兩人各有優勢,也各有顯著劣勢,彼此對於對方都較難一擊而確勝。美國今年6月的一份民調顯示,普遍而言,約58%的受訪者認為,鑑於川普目前面臨的司法官司和相關訴訟,川普應退出2024年選戰(潛台詞也就是還有42%的受訪者並不這樣認為),但在共和黨與傾向支持共和黨的選民那裡,川普所獲支持率仍在上升,問10個這樣的選民,會有超過8個人支持川普繼續留在賽道之內。PBS也報導了這樣的情況:當川普面臨司法逆境時,他在共和黨內的支持率反而顯現出上升態勢。
目前的各民調也呈現高度膠著和拉鋸。今年6月中旬,昆尼皮亞克(Quinnipiac)大學民調中心做的民調顯示,若問題背景設定是兩人對戰模式,拜登將超過川普四個百分點。《今日美國》與薩福克(Suffolk)大學民調中心做的民意調查顯示,拜登超過川普兩個百分點,哈佛大學與哈里斯(Harvard CAPS-Harris)民調中心的民調結果則顯示,川普超過拜登達六個百分點。可以很明確看到,雙方呈劇烈相爭,互不相讓,高下難辨,信息錯綜複雜,多軌交疊的基本格局。
那麼有人也許要說,若雙方各有40%左右支持,是否剩下的20%左右人群可以旋乾轉坤?依照美國政治近年運行的基本軌跡看,似乎並非如此,大概率2024年川普和拜登之間(假設他們都沒有中途出局)又是一場難分勝負的血戰。而若再考慮到AIGC(即利用人工智能技術來生成內容)帶來的不確定因素(如偽造視頻等),2024年大選看起來的確危機重重(美國域外的因素似乎也在活動,尤其是俄羅斯,似乎比較希望川普能代替拜登上台執政)。著名學者福山曾有過類似預測,如今看來,似乎所言不虛。究竟會演化到何種地步,我們唯有拭目以觀。
另外,我們需要注意到,美國的內部極化毫無疑問是有外溢效應的。2023年5月《外交政策》雜誌即已發文表示:美國國內的分裂情勢事實上已拖累到美國印太政策的實施效果。◆
社論
中國與世界
國際視窗
海峽兩岸
台灣事情
青年看兩岸
連載與書介
原鄉人的故事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