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磚與上合組織擴容的趨勢與影響
金磚與上合組織擴容的趨勢與影響
今(2023)年6月1日,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等金磚集團(BRICS)國家的外長在南非開普敦舉行會議,此次會議實為8月22-24日約翰尼斯堡峰會的前奏,目前已有69國受邀參與,包括所有的非洲國家。
本屆的金磚外長會議陣容顯見擴大,不但有來自沙烏地阿拉伯、阿聯、埃及和哈薩克等國的外長參加了會議,同時,南非駐亞洲和金磚五國無任所大使蘇克拉爾(Anil Sooklal)在約翰尼斯堡對媒體表示:「已有22國正式與金磚五國接洽,希望成為正式成員;另有更多的國家對加入表示興趣,非正式地詢問了加入事宜」。
巴西、俄羅斯、中國、印度與南非外長,於會後發布聯合聲明指出:單邊制裁措施對全球經濟存在負面影響,除反對單邊經濟脅迫,支持和平解決俄烏衝突,各方全面履行黑海糧食倡議外,任何制裁、抵制與封鎖,都將使經濟進一步複雜化,或將設立取代美元的共同貨幣以應對之。因此,擴大組織規模並建立統一貨幣結算體系,成為會議期間議程的重要議案。
無獨有偶,7月4日,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卡納尼聲稱:伊朗已經正式全面且完整的加入了上海合作組織(簡稱上合組織),這使該組織成員國增至九個。與此同時,白俄羅斯國民議會代表院通過白俄加入上合組織的法律草案,顯見白俄也積極力爭入群;此外,還批准同意了埃及、沙特、卡塔爾、巴林、馬爾地夫、阿聯酋、科威特、緬甸、阿根廷、委內瑞拉、墨西哥、阿爾及利亞和亞塞拜然等國為新的對話伙伴。從最初六個成員國,到如今涵蓋26個國家,上合組織迎來新一輪最大規模的擴員,明確彰顯出「上海精神」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吸引力。
會議期間,中方建議成員國之間應擴大本幣結算份額;俄羅斯總統普京更直言不諱地指出:上合組織應建立獨立的金融系統。
早在今年5月底主辦國印度就聲稱,要將7月舉行的上合峰會改由線上視頻方式舉行會議;6月21日,印度總理莫迪抵達紐約對美展開為期三天的國是訪問。在美國尋求對抗中國之際,外媒一致認定他此行的目的不但在於擴大、鞏固與美國的關係,也是美國和印度雙邊關係的重大轉捩點。而拜登更需要跟印度進一步深化合作,視其為對抗中國影響力、強化印太區域安全的重要伙伴。
美聯社引述金德爾全球大學外交學者米斯拉(Jitendra Nath Misra)的觀點稱,由於中國在各方面正逐漸追上美國,中國的經濟規模又比印度大許多,因此美印在面對中國時,相互需要而無法單打獨鬥。在這個背景下,上合組織各成員國雖然通過了由塔吉克提出,印度與各國審批同意的《上合組織2023經濟發展戰略》,但印度卻堅拒簽字,致使該戰略決議書形同流產;印度猶如一根攪屎棍,配合著美國人的邪惡離間心思、耍弄著小心眼,搞壞了一鍋粥。
雖說有麻煩但麻煩還真不大;那麼,上述兩個組織成員的擴大與獨立金融系統的建立,這種趨勢到底對未來世界的發展會產生哪些影響?
不算伊朗,上合組織八個成員國領土總面積就佔了歐亞大陸的五分之三以上,人口則占世界近一半,已經是當今世界幅員最廣、人口最多的綜合性區域組織。本次峰會前的2021年,上合組織成員國國內生產總值總和約為23.3萬億美元,占全球GDP的近四分之一;其影響正在從中國、俄羅斯、中亞走向南亞、中東、東南亞、非洲等廣大的亞歐大陸及非洲地區。 伊朗天然資源豐富,擁有世界10%的石油儲量和15%的天然氣儲備,是OPEC組織第二大出口國和世界第七大產油國,2022年的總人口約86,700多萬人。其次,伊朗除了幅員遼闊、具有地理環境獨特的優勢外,還是世界上少數具有完備工業生產體系的國家。
1979年革命後,伊朗遭到以英美為首的西方國家在經濟金融各方面的封鎖與制裁。為了生存脫困,伊朗不得不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歷經40餘年的努力,舉凡機械、化工、冶金、電器、軍工等各項輕重工業,都具備了獨立研發製造的能力。在西方因俄烏戰爭大力制裁俄羅斯的狀況下,伊朗為俄羅斯提供了急需的彈藥、無人機以及油氣管道所需的燃氣機輪,在在說明了伊朗之所以成為以色列最害怕,亟欲除之而後快對手的原因。
1997年,美國著名的國際關係學者、地緣政治學家、外交活動家,曾任總統國家安全顧問的布里辛斯基(1928-2017)在其《大棋盤》一書中特別指出:美國要始終保持強盛的首要任務,就是要防止在歐亞大陸上,出現一個敵對的超級大國以威脅美國的利益或福祉,其中尤其要避免中、俄與伊朗的結盟。
如今在伊朗加入上合組織後,無異坐實了中、俄、伊三國聯盟,這三國加上中亞以及中亞之外的其他國家相繼加入,使得上合組織由原先的一個區域性合作發展組織擴展成一個具有以地緣政治為基礎的陸權聯盟。三國逐漸形成的聯演、聯巡、聯防的合作與慣例,提供了有效的保障與機制,與以海權為中心的盎薩(WASP)霸權對抗。
在金磚與上合兩組織中,成員國所佔的亞、非、歐領土約有8,400萬平方公里、人口約有62億,雖然其中多屬發展中或未開發國家,但各種礦產和原物料資源豐富;而對比以盎薩為首的七大工業國,領土包含美洲的4,200平方公里,人口也僅約10億,生產與市場潛力明顯短版與傾斜。俄烏戰爭就是最好的說明,俄羅斯豐富的天然資源與能源,為持久戰與最後的勝利埋下伏筆。此外,不但沙特阿拉伯想加入金磚組織,OPEC組織中也有半數國家想加入;因此,一旦金磚+1團結在一起,未來亦極有可能取得或掌握石油的訂價權,進而衝擊石油美元的基礎。況且,像委內瑞拉或伊朗這樣的國家,一旦依託於金磚組織,美國也就無法徹底的對石油組織國家發號施令了。
無論是呼籲上合組織建立獨立的金融系統,還是金磚國家建立統一貨幣結算體系,在某個意義上都是一種「苦美元久矣」的另樣表述。
金磚國家想要建構一個統一的貨幣體系,就時機而言也臻成熟,可從以下幾方面來觀察。
1.全球貿易規則與秩序的維護 2018年3月,美國開始對中國發動貿易戰,除提出「美國優先」口號外,更是對華產品加徵關稅;8月,川普更進一步要求中國企業全面撤離美國。拜登上台變本加厲,積極推動境外外包、友岸外包以及印太經濟框架,欲將全球供應鏈與中國經濟脫鉤。然而,即使如此,美國對華的進口不減反增,金磚與亞非拉美國家與中國的經貿往來更是快速發展。另一方面,在美聯儲不斷縮表加息的操作下,美國的外債已然來到了32萬億美元的高峰。如何維護全球貿易的規則與秩序,如何不讓美國薅羊毛割韭菜,唯有削弱美元的流通地位,減低美元在全球流通貨幣的占比。
2.一個新貨幣兌換系統的搭建 自俄烏戰爭爆發後,中俄之間就在公平互惠的基礎上開啟了以人民幣、盧布為主的結算機制;這個本幣貿易結算系統的開啟,不但為兩國帶來了豐厚的利益,也使人民幣成為俄國第一大交易貨幣。這個經驗與互惠的過程,無形中為參與國該如何建構一個非美元體系,提供了一個試驗的契機。中俄本幣貿易結算系統的運作,說明了中國以人民幣構建跨境支付系統的經驗與技術逐漸完備。因此,中國也有足夠的能力幫助願意使用本幣貿易結算的國家,建立起自己國家的貨幣結算系統。無論是以本國貨幣結算,抑或意圖於金磚貨幣的鍛造,都表明許多國家已經不願意再為美國支付鑄幣稅了;其結果就是益發突顯人民幣的優勢,越來越多國家願意用人民幣進行雙邊或多邊交易,進而增加人民幣的儲蓄,最終導致去美元化進程的加速。
3.中俄背靠背的保障與支撐 中國是第一大工業生產國,由生產、裝配、研發到行銷的一條龍產業鏈十分完整,在經濟金融的產能與資金調配上,足以成為各組織國家的有利後盾。中俄兩國的軍事硬實力,尤其足夠保護建立一個獨立於西方的金融結算體系。即使美國想遂行美國優先,極力破壞多邊主義的多極世界,金磚與上合組織的擴容卻已然說明了歷史大勢所趨。
習近平主席在《攜手向亞歐大陸的美好未來進發--推動構建上海合作組織命運共同體》講話中指出:大道不孤,眾行致遠。中方作為創始成員國,始終將上合組織作為外交優先方向,願同其他成員國一起,積極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和全球文明倡議,推動構建更加緊密的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以攜手開創亞歐的美好未來。◆
社論
中國與世界
國際視窗
海峽兩岸
台灣事情
青年看兩岸
連載與書介
原鄉人的故事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