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瞰北約2023峰會

湯紹成
(亞太綜合研究院院長)


今(2023)年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北約)的年度峰會,已於7月中旬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召開,共有包括新成員芬蘭等31國領導人參加,與會者除瑞典外,還有日本、韓國、紐西蘭和澳洲四個亞太地區夥伴國家的領導人。另外有歐洲聯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執行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與會,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出席,可謂「盛況」空前。

繼去年北約峰會首度將中國定位為「體制性挑戰」後,今年中國議題仍是重點,另有北約與亞太四國的關係,以及瑞典入盟問題。會後發表了公報。

中 國

此次峰會公報多處提及中國在全球的政經擴張,其中包括快速擴充核武,政策又不透明,加上網路與太空,還有其他不對稱威脅,以及惡意使用新興和破壞性科技的威脅,再加上對抗性的用語和不實資訊,中國致力於推翻以規則(美國制定?)為基礎的國際秩序,還有深化與俄國關係,均損害北約盟國的安全,但完全不提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中國的圍堵與制裁。

公報同時表明,北約保持與中國政府的建設性往來態度,包括建立互惠的資訊透明度,以著眼於保障盟國的安全利益,同時並促進對中國的共同監管,以免北約盟國被分化。

俄烏戰爭

由於俄烏戰爭仍在進行,烏克蘭再度成為此次峰會的主要議題。在會上,拜登會見了澤連斯基,大有鼓勵烏克蘭繼續在戰場上耗下去的意味。不過對烏克蘭加入北約一事,拜登仍指烏國需要進行改革才能加入。在此之前,烏克蘭應得到明確的安全保障,所以北約會繼續承諾援助烏克蘭。暫時不讓烏克蘭加入北約,是因為烏國境內現在還有俄軍駐守,再說北約內部也意見不一,現在要求各國表決恐難成事。

在這次北約峰會上,拜登可能會因首次向烏克蘭提供集束彈藥的決定而面臨盟友的批評。此舉旨在增強烏克蘭的進攻能力,但公開了盟國的分歧。拜登稱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但表示這是必要的,因為烏克蘭彈藥不足。

對此,俄羅斯國防部長蕭依古表示,如果美國向烏克蘭提供集束彈,俄方將對烏軍做出類似的回應。俄羅斯是擁有集束彈藥的國家,不過迄今沒有在軍事行動中使用。由於集束彈是將多個小炸彈集合成一枚空用彈,與地雷一樣,集束彈的未爆彈往往在衝突結束數十年後仍對平民構成致命威脅,因此在全球絕大多數國家禁用。唯在標榜人權的美國政府眼裡,反正不會用在美國本土,死的不會是美國人,更不會是統治美國的那一小撮人。

集束彈最早用於二戰,而美國在2003年以來的伊拉克戰場上使用過。2008年,全球123個國家加入《集束彈藥公約》,禁止使用、生產及轉移集束彈藥。禁令於2010年生效,但美國、中國、烏克蘭和俄羅斯均未簽署該條約。拜登政府在俄烏戰中持續拱火澆油,大有不將俄羅斯拖垮誓不罷休的「氣概」。

瑞典入盟

去年瑞典提出加入北約的申請以來就受到土耳其與匈牙利的杯葛。

在此次峰會前夕,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聲稱,由於美方將解除對土國軍事禁運,瑞典也將同意他引渡叛亂分子,土耳其將放棄杯葛瑞典的入盟事宜,並將與瑞典在反恐協調方面密切合作,同時還要促進雙邊貿易關係。匈牙利則表示,若土耳其放棄杯葛,匈國也有意追隨,似乎會員國的壓力起了作用。

亞太國家

此次參加北約峰會的日、韓、紐、澳被稱為北約的「亞洲四夥伴國」,今年是第二次與會,分別與北約簽署「個別化夥伴計畫」,也就是各自量身定制與北約的合作關係,使北約進一步東進亞太地區。

根據「個別化夥伴計畫」,日本與北約將在16個領域合作,包括提高北約部隊和日本自衛隊的協同工作能力,以及軍備標準化等,海洋安保、防制假訊息對策,與太空領域等方面合作。韓國也簽訂涵蓋11個領域的「個別化夥伴計畫」,雙方將召開不同層級的例行軍事會議,加深理解彼此面對的安全挑戰,韓國還將參與北約的新興技術、網路防禦、混合動力等議程,探討在加強反恐力量的協商機制與反恐演習等,提升雙方合作的高度,尤其在互操作上,即協同工作能力與軍備標準化方面,加強美歐國家和印太地區之間協調。

日後,亞太國家的防衛裝備採用北約標準,彼此造船廠、機堡的維修、保養工作可以互通互用。不過,因北約成員國之間就面臨互通性問題,如各成員國部隊的技術、準則和資源落差,與亞太國家這方面的合作還會有相當的磨合期。況且,法國總統馬克宏堅決反對北約在日本設立聯絡辦事處,以避免開罪中國。

俄國反應

北約東擴,已逼出俄烏戰爭。早在2008年,北約峰會有意邀請喬治亞與烏克蘭入會,導致俄羅斯揮軍喬治亞。因該國地理位置居於黑海東部,西方國家要援助極為困難,因而都止於口頭抗議。如今,克里姆林宮聲稱,一旦瑞典加入北約,因其可能性要比烏克蘭入會要高,俄羅斯的安全勢必受到威脅,克宮會有相應對策。

小 結

此次北約峰會,在美國督促下,看起來相當團結。但是,基於自2008年以來俄羅斯的三次動武,主要都是因為北約東擴。如今,北約有意邀烏邀克蘭入夥,美國還要提供烏國集束炸彈。如此一來,是否會導致俄方使用核武而使戰事升高,可能性不得排除。

此外,由於亞太四國的參與,針對中國,相互加強合作,勢必將北約勢力延伸至亞太地區,儼然形成海權國家圍堵中俄兩大陸權國家的態勢,導致美中博弈的白熱化。

近來美方積極顯現有意改善與中國關係的態度,比如布林肯與葉倫的訪問,因而這種海上的包圍圈會產生多大的效果,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