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復興中華文化看兩岸交流
從復興中華文化看兩岸交流
在世界歷史上,中國,或者說中華文明,一直以來都是東亞唯一的大國,在大多數的時間裡,中國都是東亞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與科技發展中心,就像一顆發光的恆星,照亮周邊地區。歷史上東亞地區的人才、資源也長時間被中國巨大的體量吸引而向中國靠攏、學習。
筆者近年時常參加兩岸交流活動,同時從事傳統文化的推廣工作,對兩岸社會對待傳統文化態度的此消彼漲,感受格外深刻。
一、為何要學習傳統文化?
中國有悠久的歷史文化,擁有非常豐富的歷史文獻與典籍,粗略可分、史、子、集、史、子、集四大類。這些典籍少說幾百年,多則上千年,而最受重視的經、子典籍,都是兩千多年前的古人寫成,因此有人可能會問:這麼久以前的書,除了歷史研究的學術目的外,在21世紀的今天還有任何閱讀的價值嗎?
近代著名的國學大師毓鋆先生,人稱「毓老師」,為清朝宗室遺族,因緣際會來到台灣,在台講學逾一甲子。1970年代在台北溫州街的巷子裡,毓老師開班授徒,講授國學經典,此即「奉元書院」前身。當時台下聽課的學生多台大、政大、師大等名校的高材生。毓老師前後教過四萬多位學生,影響台灣一整代社會菁英的思想,帶動了台灣中華文化復興的風氣。當年,有位學生在課堂上問毓老師:「請問老師,您講的經典都是兩千多年前古人寫的東西,我們今天讀這些古書到底有什麼用呢?」毓老師回答:「書有古今,但是智慧不分古今。古人遇到的難題,今人同樣也會遇到。讀古書的目的就是要以古人的智慧來啟發今人的智慧。」又說:「讀書學習,會用都是新的。不會用都是舊的!」
二、中華文化傳承的途徑
自古以來中華傳統經典的傳授,大致可歸納為三大途徑,或可稱為三個「院」:學院、書院以及寺院。
其一「學院」:正規的、官辦的或是符合官方規定的教育系統或學校,古時有官學、太學、庠序等,現在有義務教育、大專院校,主要進行正規的學術訓練、知識傳播、理論研究以及邏輯思辨,比較偏向純粹理論、知識的學習,以取得學歷為目的。
其二「書院」:書院教育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民辦教育,大致分「內聖」和「外王」兩種。內聖,即提升內在修養、修身養性,如《大學》的「定靜安慮得」、「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等;外王,則是施展對現實社會的抱負,強調「學以致用」、「通經致用」,謀求長治久安的治國之策。明朝大儒顧憲成在東林書院手書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足以說明書院教育的根本精神在服務社會。
其三「寺院」:包含佛教、道教與民間信仰。其中漢傳佛教歷來都有「儒佛並弘」的傳統,修行應先從儒家的道理開始,先學做人,後學做佛。在《六祖壇經》中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佛法的基礎,就是世間法,如果連「人」都做不好,如何成「佛」?《中庸》曰:「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這與佛教的觀念很接近,認為修行就要在每天的生活中實踐。
三、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韓詩外傳》記載了一段齊景公與孔子學生子貢的對話。齊景公問子貢:「請問先生的老師是誰呢?」子貢回答:「魯國的孔子,字仲尼。」景公好奇道:「仲尼先生賢能否?」子貢回答:「我的老師是才德兼備的聖人啊,豈止賢人而已!」景公聽著就笑了,有些不信地問:「那尊師如何可以稱『聖』?」子貢說:「我不知道。」景公一聽有些不悅地說:「你剛才說他是『聖人』,現在又說不知道,你不是在戲弄我嗎?」子貢答:「並非戲言。我每天頭上頂著天,卻不知道天有多高!我每天腳下踩著地,卻不知道地有多厚!我跟家師求學,就好像我口渴了就拿起一個勺子去江海旁舀水喝,喝飽就滿意了,又怎麼能知道江海有多深呢?」景公聽了,仍有些懷疑地問:「先生這樣讚美尊師,難道不會太過誇張嗎?」子貢說:「一點也不會!我讚美家師,就好像我捧著一把土,放到泰山上面,泰山並沒有因此而變高;我批評家師,就好像我從泰山上面挖了一把土下來,泰山也沒有因此而變矮。所以說,我對家師的讚美一點都不誇張。」
我們都知道,孔子是兩千多年前春秋時代中華文化的集大成者,既有傳承,更有創新。由此可見,中華文化有非常豐富的寶藏可以挖掘。我們每天都生活在這個寶庫之中,卻不自知!舉個簡單例子,比如「學」這個字,上面中間是「爻」,代表古人占卜時龜甲或獸骨上出現的「紋理」,也就是指天人之間的道理,而「爻」兩旁是兩隻「手」,下面的「冖」即「蒙」,代表「蒙昧無知」,「子」就是小孩,所以「學」這個字的涵義大致為:父母老師手把手教導小孩,去除蒙昧無知,讓他懂得天人之間的道理。這就是為什麼傳統教育小孩叫做「破蒙」、「開蒙」、「啟蒙」,而對小孩的教育叫做「蒙學」。我們每天都在使用的一個簡單的中國字,就這麼不簡單,蘊含著十分深刻的思考與哲理,這是中國字獨有的特點,乘載了中國悠久的歷史與深厚的文化。
四、為何要復興中華文化?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先生提出「中國夢」時曾說:「實現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夢想」,其內涵是:「中國夢就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而實施的手段是: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五位一體的建設。所謂「人民幸福」,除了物質生活的提高,更重要的就是精神生活的提升,在五位一體建設中,文化建設就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在這個層面,中華文化就能發揮極為重要的作用。
在中國歷史上,凡是統一、富強、安定的朝代,比如秦漢、隋唐、宋元明清等,中國文化都充滿了活力。混亂、分裂、動亂的時代,中國人就開始崇洋媚外,輕視甚至鄙夷國故。
當下的兩岸社會,正好就是明顯的對照。在大陸,社會風氣普遍在恢復、提倡優良傳統文化,不分官方與民間,習國學蔚然成風,在網路上各種與國學、文化、經典、歷史、藝術、詩詞相關的頻道搜不勝搜,這代表大陸正在走入一個安定、富強的時代,反觀台灣,在執政當局長期推行「去中國化」政策下,藉由各種歪理邪說破壞傳統的家庭觀、倫理觀與道德觀,社會已經進入一個價值混亂、是非顛倒的狀態,結果就是暴力衝突、社會動盪。為什麼要復興中華文化?因為復興文化不但是團結一個民族最重要的基礎,更是社會和諧穩定的關鍵因素。
文化是民族的靈魂,中華文化的復興,對兩岸社會的和諧穩定與發展,都有非常深遠的正面影響。文化復興不單是民族復興的基礎,更是最終謀求國家統一與長治久安不可缺少的關鍵因素。◆
社論
中國與世界
國際視窗
海峽兩岸
台灣事情
青年看兩岸
連載與書介
原鄉人的故事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