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福建省的重任
在今(2023)年第十五屆海峽論壇大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宣佈,中共中央、國務院制定了《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以來,各方都期待北京在新時代的解決台灣問題上有新構想、新作為。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在例行記者會上說「《意見》將充分發揮福建對台獨特優勢和先行示範作用,著力完善增進台灣同胞福祉和享受同等待遇的制度和政策,堅持問題導向,突出先行先試,推動閩台人員往來更加便捷,貿易投資更加順暢,交流合作向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拓展,把福建打造成為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而且預告《意見》將於近期公佈,請大家關注。
毫無疑問,這應該是北京在「新時代」思考「國家統一」大方針下,持續推動對台政策的重要環節,特別是在中共「十九届六中全會」首次提出,中共「廿大」又再次強調的「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以下簡稱「總體方略」),這一新思想指導下對台工作的作為,而此一工作重任又落在福建省。由於北京並未公佈「總體方略」此一重要的文獻,因此,此次中央、國務院制定《意見》必然是管窺「總體方略」的重要依據。
在兩岸交流方面,福建省十分努力。福建省年度的政府工作報告,應該是全大陸地方政權的年度政府工作中,唯一使用相當篇幅去描述對台工作的文本,以2023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為例,除多處提及「對台工作」之外,「報告」另有三段文字專門結論年度對台工作,以及展望今年的對台工作。
在年度工作回顧中,提出堅持以通促融,新設台資企業戶數,實際利用台資金額均居全國首位;成立全國首個台胞職業資格一體化服務中心;堅持以惠促融,首創面向台港澳同胞的省級定制醫療保險「八閩保」,台胞醫保服務中心在全省推廣,創新開展台胞數字人民幣繳稅業務;堅持以情促融,開展特色交流活動200多場,……三明獲批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試驗區三方面的工作績效。
在今年對台工作重點方面,首先就是加快建設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包括「打造往來便捷、合作緊密的第一家園。」「支持福州、平潭等地建設對台跨境電商集散樞紐,支持平潭探索建設兩岸共同市場先行區域。深入推進與金馬地區通水通電通氣通橋,加快建設廈金共同生活圈、福馬共同家園。」「完善台灣青年來閩就業創業政策支持和服務體系,鼓勵支持台灣教師來閩全職從教,支持台灣青年參與生態環保、鄉村振興、社區營造、志願服務等基層融合實踐,不斷擴大閩台青年共同『朋友圈』和『事業圈』。」
打造心靈契合、情感融洽的第一家園。「持續深化閩台教育融合,支持兩岸合編教材、共寫史書、聯創作品。持續推動閩台基層和青少年交流。」
福建省對台工作的績效是有目共睹的,但每一事都應該透過比較分析,以便看得更清楚,同時有可能因此可以找到更創新的方向。由於福建省的「地緣區位」與廣東相鄰,與上海相近,這兩個地區的對台工作也有一定淵源,我們可以將之作一粗略比較,當然與滬、粵兩地從「地緣區位」來看,其實是先天不利的區位,特別是近現代中國以來,先是香港被殖民,其次是上海開埠,均較早接觸現代化的發展,以至較早形成商埠的規模,從而聚集人口、人才、資金、資訊等各方面的歷史優勢;改革開放之後,廣東發揮了敢為天下先的政治勇氣,經過歷任地方領導的經營,成就了珠三角的經濟規模。上海在1992年鄧小平南巡之後,憑藉其地理與歷史的優勢,迅速帶動了長三角經濟帶;這兩個經濟帶自然加惠了周邊的省市一起繁榮。此時福建自身的「地緣區位」的劣勢,就完全暴露,因為福建正巧是兩個「經濟帶」幅射不到的「邊緣地」。是以滬、粵兩地在區位優勢、歷史優勢、發展優勢的加持,在兩岸交流中,發揮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現在滬、粵兩地的台商、台幹、台生、台胞均多過福建,當然滬、粵兩地出台的優惠政策也不少,如上海即在2018年發佈「55條惠台措施」,在當時官方媒體介紹如下:
「上海是兩岸經貿、文化往來的重點地區之一,也是台灣同胞投資、生活的重要聚集地。截止目前,上海累計批准台商投資企業12,488家,約占整個外資專案數的13.57%;吸引合同台資395億美元。上海在幫助台胞台企發展上始終走在前列。大陸首部體現惠及台灣同胞投資權益的地方性法規《上海市台灣同胞投資權益保護規定》於2015年11月1日正式實施。……本次《實施辦法》共55條,其中28條涉及努力為台資企業在上海投資及經濟合作領域給予與本市企業同等待遇,另外有27條措施涉及逐步為台灣同胞在上海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待遇。
在廣東省則在2018年7月發佈《關於促進粵台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粵台48條」),又在2022年9月23日依據該省有關政策法規,結合粵省對台工作實際情況,又共同編制了《2022年廣東省惠台政策措施辦事指南》(簡稱《辦事指南》),此一《辦事指南》被形容有四大特點:一是覆蓋面廣,共發佈了105項惠台政策措施辦事指南,基本涵蓋了涉及台胞個人和台企在粵發展的各個方面;二是針對性強。為做好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雙統籌,回應台胞台企在應對疫情影響、實現更好發展等方面的訴求;三是突出重點,重點收錄了台胞台企農林用地、參與行業標準制定、與廣東農墾企業合作等政策辦理指南;四是便於操作,台胞台企可以通過粵台視窗網站、印象粵台微信公眾號等媒體查詢。省會廣州市則修訂2018年《關於進一步深化穗台經濟社會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廣州60條惠及台胞措施」),形成《關於進一步深化穗台經濟社會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2023年修訂版)。「修訂版著重從惠及台胞政策紅利、拓寬台企發展管道、幫助台企轉型升級、支持輔導台企上市、鼓勵融入南沙發展、提供精準涉台服務、保護台商合法權益」等七個方面進行了進一步的規範,條款總數仍為60條。
媒體也報導:廣州作為台商投資大陸的首選地和投資聚集程度較高的地區之一,穗台經濟社會文化交流合作交流起步早、發展快,廣州已成為廣大台企台胞創業發展、居住生活的首選地之一,截至目前,廣州全市歷年累計批准台資項目4,111宗,投資總額277億美元,合同台資149億美元,實際到位台資90億美元,常駐在穗的台商及眷屬超兩萬人,台資企業員工近20萬人。
以上的資料說明台商在滬、粵的投資更多,人數更多,但是在滬、粵年度政府工作報告,基本只有在「堅持人民城市理念」及回顧「防疫工作」兩段報告中提及「港澳台、外事僑務工作不斷加強。」及「台灣同胞……,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誠摯的感謝!」至於粵省的政府工作報告,除以感謝各界中以「港澳台同胞」帶過之外,則完全沒有提及對台工作。這並非說滬、粵不重視對台工作,而是說福建省在對台工作上,雖然用力甚勤,對台胞的吸引力並不具有明顯的優勢,為什麼會是如此?
二、福建省對台融合發展工作的困難
深入思考可以發現福建省對台工作的比較重大的困境有三:
第一是福建省對台工作的一般「優勢」均受制於兩岸關係政治制約,空有優勢,難以發揮。福建與台灣「一衣帶水,隔海相望」,又是「同一史脈,閩南故鄉」,故而福建融合台灣,理所當然;於是沒有人會去思考福建省的對台灣工作上是否有困難。其實如果我們比較閩、滬、粵的台商、台胞、台生就清楚,福建省在對台工作必需創新思路,批判地繼承福建省對台工作的既有「優勢」。
一、地理優勢的思考。福建省的對台工作首先的優勢,就是地理優勢,但是地理優勢是服務而服從於政治需要才是優勢;因此,福建省與台灣省相向而行,則是優勢,反之,可能是最大的劣勢,換言之,兩岸關係的好壞決定福建省的對台工作地理優勢的功能是否發揮。在國家統一的情況下,地理優勢決定了兩地必然的合作關係。在國家分裂的情況下,地理優勢決定了兩地成為接戰區或戰爭的準備區。
前者有利於雙方合作,共同發展;後者則合作則不可能,發展也讓位於安全。所以地理的優勢,是由政治情勢、政治需要決定。
二、人文優勢的思考。談論台灣問題,在福建有「五緣」一說,實即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文緣相承、商緣相連、法緣(宗教)相循。因此,作台灣工作福建省必然是首選。然而人文優勢更受制於政治需要,如一個人有海外或台灣關係,在文化大革命時代他必需隱瞞;到改革開放時代則是個人發展的資產;所以閩台的「五緣」,也只能在兩岸關係和緩時期有用,而在當下的台灣,有不少人希望撇清這一層關係,甚至不惜利用「偽學說」證明自己的非漢人血統,非華人身分,在此社會氛圍下,福建省愈宣傳兩岸的「緣分」,台灣客躲的愈遠,否則,台灣客就等於是自我否定。
其實在閩台灣研究學者在公開討論敏感的兩岸議題時,何嘗沒有相似的壓力,所以人文優勢也同樣必需由政治情勢、需要決定。
三、自然資源相似優勢的思考。福建省與台灣省在地理位置上十分相似,兩個省的氣候相仿,內部的地形也相似,外部則共同擁有一個海洋;換言之,生活依賴農業和漁業的發展也必然十分相似;兩岸分治後,台灣先一步工業化,而由於國民黨工業政策的成功,台灣農業升級,邁向精緻農業也比較早。反之,福建是解放台灣的前線,建設的投入較少,發展的情況在大陸沿海的省分中比較滯後。工業化是改革開放的首要方法,結果各省改革開放的方式相互模仿,沒按地方特色去摸索自己的路徑,走自己的發展之路,錯失了早期樹立有福建特色的發展時機,如今已經見到可喜的調整,不過離自己的特色仍有努力的空間。至於海洋的開發、利用和維護,則因台海一直是兩岸潛在戰區,加上美帝的霸道干預,至今一直未能實現對台海的共同享用、共同保護。
從福建自身來看,不論是「海西經濟區」或是「平潭綜合實驗區」,必然都是福建發展的選擇,而且可以西連贛湘,東接台灣,一旦形成「環台海經濟帶」就可與「長三角經濟帶」、「珠三角經濟帶」分庭抗禮,避免被邊緣化。
此一構想要落實,兩岸政治關係改變是必要條件。如果兩岸是統一的中國,或兩岸當局相向而行,堅持自主而不對立,則福建省的規劃可得到實驗的機會而有實踐的可能。
但是在兩岸關係對立的情況下,福建的「海西經濟區」或是「平潭綜合實驗區」,必然受到政治干擾,不僅是事倍而功半,甚至是徒勞而無功。馬英九執政時期也要以各種藉口拒絕「平潭綜合實驗區」的合作,就可覺察到政治干擾是福建首推動兩岸協作發展的最大變數。
從福建省發展的角度理解其與台灣省之間的各項地理、歷史、文化、語言、信仰、習俗與血緣的種種優勢,只要放在兩岸關係「對立」的情境下,有可能所謂的「優勢」反而是制約福建發展的障礙;因此,福建省在對台工作上,應該先想到在兩岸關係敵對情況下,推動兩岸融合方案。
閩台間的「五緣」關係在《福建探索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中仍具有極重要作用,透過「五緣」研究最主要的功能在於可以更深度地理解台灣社會。「五緣」的身分有利福建籍的台灣研究學者,相對容易換位思考,從而更能理解台灣的社會變遷。也能更加合理地區分台灣人的不同群體的文化特徵,利用閩客之分,漳、泉之分,南北之分,城鄉之分,從而提出更有針對性的政策建議,更精準的政策宣傳,更有說服力的政策論述。如同樣的閩台融合發展,對不同的台灣人應有不同的側重點,不同身分、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等,都應有不同的示範。
最重要的方面,是對「融合發展」本身的研究與理解,如今我們讀到的大陸各省市推動的「融合發展」政策內容,大概就會有千篇一律,似曾相識的感覺,給人的印象是「施惠」,甚至是唯一的「融合」之道;福建省必須反思,如果「融合發展」政策就是在以往和平發展惠台的基礎上再擴大,再施惠,再協調,直到在閩的條條塊塊全力配合,以閩試點,完全同「國民待遇」,甚至「超國民待遇」的優惠,是否就能吸引沒有登陸過的廣大台灣同胞?如果是,則「融合發展政策」只是掀起另一波各省市「內卷式」惠台競賽。
在當前兩岸關係下,對大部分的台胞而言,「施惠」是「融合」必要的起手式,沒有「施惠」談不上「融合」,但是從兩岸融合發展的過程來看,「施惠」在提供必要的適應期,提供必要的方便性,但不能僅僅止步施惠;而必須回顧兩岸開放交流以來,在每一波「施惠」政策之後有那些台胞融合了,為什麼?有哪些是不願融合,又為什麼?有哪些是因為新的「施惠」政策而來的,從而可以訂定出更有針對性,更有傾向性,更有效果性,特別是更有福建特色的融合政策,以期福建省也可以出現融合發展的典範企業、人物。
三、閩台融合發展的再探索
兩岸融合發展一如兩岸關係的發展,其主導權和主動權都在大陸,主導權是指方向的設定,主動權是機會的提供,融合發展的主導權是指向心靈契合的和平統一,而主動權就是融合發展的政策出台,然而,掌握主導權和主動權的背後是以自身的發展、壯大為憑藉,是以福建省探索閩台融合發展的首要任務是「念好新時代『山海經』」。
福建省自改革開放之初,就規劃了有效的發展之路,即大念「山海經」。當然在改革開放初期,項南書記的「山海經」主要的重點在「海」的利用,主要包括了「海外」(與外國公司合作)、「海港」(湄洲港)、「海島」(廈門島)等大膽的、創新的嚐試與設想,後來有人指出項南的「大念『山海經』改變了福建經濟的整體佈局,為福建經濟的騰飛打下堅實的基礎。」
福建省在2021年「十四五」開局之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再提出,「念好新時代『山海經』,穩步實施閩東北、閩西南兩個協同發展區發展規劃,推動重大項目共建、公共資源共享、產業配套協作、生態保護協同、社會治理聯動。」又說「要以閩東北、閩西南兩大協同發展區建設為抓手,推進宜居宜業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加快構建各具特色、優勢互補、山海聯動、城鄉融合的區域發展新格局。」新的政府工作報告亦強調「全面實施新時代山海協作,高水平打造福州都市圈、廈漳泉都市圈,帶動閩東北、閩西南協同發展區建設。」
顯然,在當代中國的基建能力以及新時代的科技加持,福建省在新時代的平衡發展戰略,必定帶給福建省不一樣的發展新面貌,新面貌才是建立「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新保證。 「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只要做起來了,則在經濟、產業融合方面,自有台灣商人、業者會找到融合渠道。
福建省既然已被中央選定為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則必須集合產、官及兩岸學者、專家對「融合發展」的意義,作一深入的研究,以期得出大家都比較認可,比較清晰的定義,如此才能精確把握「融合發展」的精神,主動、大膽而創新地制訂出符合自己特色的「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更進一步將「融合發展」視為福建省進一步高質量發展的方法。推動福建省在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道路中,走出福建省的未來發展的特色;才能真正協助擺脫福建「邊緣化情結」。
四、結 語
我們正處於一個AI、生物科技、量子科技的驚人發展的巨變時代,巨變時代推動社會的巨變,身處這樣前所未見巨變的情境中,也提供了地區再發展許多新的可能,新的機會,福建省接受中央「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重任,自然需要守正創新,大膽設想,縝密規劃,紮實推行,使閩台的民間關係、社會關係、文化關係、教育關係,真正出現有感的變化,如能讓台灣人的認同從台灣認同擴大為閩南認同,就可以彰顯出「示範區」的真正效果。
社論
中國與世界
國際視窗
海峽兩岸
台灣事情
青年看兩岸
連載與書介
原鄉人的故事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