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柯配」才是最佳選擇?!

試論非綠聯盟可能發展方向

耿榮水
(資深政治評論家)


中國國民黨於7月23日舉行全代會,正式推舉新北市長侯友宜為2024年總統候選人,現場旗幟飄揚,出席人士神情高昂,眾所矚目的前高雄市長韓國瑜也如約出席,「韓侯會」以熱情擁抱、耳邊細語、十指緊扣登場,「漢子、禿子、燕子」也再度合體,出現全黨上下團結一致的可喜景象,給沉悶已久的藍軍陣營帶來不少鼓舞與興奮的氛圍。然而真相是否如此?藍營是否從此形勢大好、一路緊密團結直至勝選?似仍言之過早,仍必須予以密切觀察。

賴清德或將漁翁得利

從時程言,台灣2024年大選只剩不到半年時間,本應是形勢漸趨明朗,甚至要進入短兵相接時期,卻由於在野陣營的各擁其主與互不相讓,呈現一片擾攘不安混亂景象,以致多次民調均顯示賴清德獨佔鰲頭,一枝獨秀,照此形勢發展下去,不論是賴、侯、柯的「三腳督」或賴、侯、柯、郭的「四腳督」,都將以賴清德漁翁得利,最終坐收勝選的結局,這應非綠陣營所樂見,更不符台灣多數人民的福祉。如何提出最佳人選,團結在「下架民進黨」的共識之下,應是未來在野人士所須直面的最重要課題。

最近一陣子以來,關乎2024年大選勝負的幾個形勢發展值得注意:

一是侯友宜自5月17日獲國民黨中常會徵召以來,黨內紛爭不斷,民調也一直拉不上來,多數處於老三地位,藍營上下普遍彌漫焦慮感與失敗主義氛圍,甚至出現不小的「換侯」呼聲,自亂陣腳,未戰先敗,莫此為甚。

二是柯文哲民調一直居高不下,多數穩定躍居老二,甚且有時還領先群倫, 排名第一,這就更加強化鼓勵柯的參選意志,老美更是重新評估選情,邀請他二度訪美。

三是未獲國民黨青睞的郭台銘,並未履行他支持侯友宜參選的承諾,仍然積極活動,不斷提出國政議題政見,也在全台各地串聯山頭勢力,參選意圖強烈。

四是看似穩定領先,勝券在握的賴清德,並未獲得美方的絕對支持,反而傳出因賴的「走入白宮」言論遭到美方要求澄清說明的事件,顯示美方的「疑賴」傳聞並非空穴來風。

關於侯友宜民調低迷不振的問題,各方多所評論,因素很多,不一而足,咸認非只侯個人條件缺陷,黨中央的提名作為也備受詬病,但事已至此,檢討抱怨過去無益,只能直面現實,切中弊病,提出針貶之策才是當務之急。

金小刀是「請鬼拿藥單」

金溥聰在6月底應侯之邀再度出山輔選,提出重大國政議題主張,曾使藍營一度士氣高漲,多所期待,但一個多月來侯之民調仍無多大起色,頂多止血而已,尤其以金之鋒銳個性與過去秘書長任內在黨內留下的遺風,是否真能促進內部團結,猶有爭議,蔡正元甚至有「請鬼拿藥單」之譏,以金之長於選戰策略謀劃,短於經營基層與欠缺人和,欲求內部和諧,凝聚共識,似力有未逮,實不宜寄望過高。

鄭麗文在7月初提出「換侯」之議,掀起黨內一陣風暴,現雖已因全代會的勝利召開與侯韓合體而成為過去,但距離團結勝選目標仍十分遙遠。反而因「換侯」之議的提出,激盪更多的勝選策略爭論,包括邱毅的非綠陣營再度舉辦民調,以及陳長文的政黨輪替在野大聯盟等倡議,都引起政壇廣大注意與議論,但若就客觀政治現實而言,仍屬個人理想層面居多,可行性還是不高。

以非綠陣營再辦民調而言,國民黨必然反對。實則朱立倫「下架民進黨」的第三階段就是要組成非綠大聯盟,除了爭取泛藍陣營的郭台銘支持外,還要爭取第三勢力的民眾黨柯文哲支持,但朱的真正意圖是要以國民黨提名的侯友宜為核心,再爭取郭、柯的配合,亦即以其百年政黨的金字招牌,強要其他在野力量放棄自主意志,團結在國民黨旗幟之下,這就並非是真心實意的在野大聯盟構想,而是接近「收編」郭台銘與柯文哲,老大心態十足,當然無法為兩人及其支持者所接受了。

即從技術操作而言,目前侯、柯、郭陣營都各有盤算,在野人士有誰夠格擔任公正的第四方,出面主持在野勢力的最後民調?即使以「公道伯」自居的王金平都未必能勝任,估計他也不樂意擔任這個角色。

陳長文提出的「政黨輪替大聯盟」其實並非首倡,在此之前侯友宜民調淪為老三時,羅智強就曾率先提出此議,卻被黨內指為信心不足,意圖為柯文哲造勢而胎死腹中,現在即使換由政黨色彩較弱的陳長文提出,估計仍難獲國民黨中央或侯之競選團隊認同,一樣會遭到強大阻力。

筆者從政治現實觀察所得,目前在野陣營似乎只剩一條具體可行,是真能促成在野勢力不得不團結的勝選之道,此即「郭柯配」,亦為非綠聯盟最可能的發展方向。

「郭柯配」的勝選利基

此議基本論述有四個重點內容,亦為形成「郭柯配」的最大客觀形勢與利基所在:

其一、在侯、柯、郭三者中,依目前民調,每人均有15-20%左右的支持度,只要其中兩人真誠合作,搭配參選,就可輕易提升到35%的支持度,讓第三人邊緣化,進而形成傳統藍綠或朝野對決之勢,即使有「三腳督」局面出現,最終也會如同2000年的扁、宋、連三足鼎立形勢那般,由最強者勝出。

二是郭台銘已無法回到國民黨,侯友宜也不可能獲得郭粉真心的支持,甚至韓粉都很難全部歸隊,是以不論是「郭侯配」或「侯郭配」皆無可能,侯、郭會越走越遠,實則在國民黨中央透露與郭年初會商時所提B計劃內幕時,即已打算與郭分道揚鑣,不再寄望郭能回歸國民黨。

三是藍白合根本無望,不論是「侯柯配」或「柯侯配」皆無可能,此不僅是雙方面子之爭,還在於藍、白支持群眾政治理念存在極大差異,屬性不同,無法真正結合,正如柯文哲所謂「藍白DNA不同,無法融合」,即是此意,日籍學者小笠原欣幸最近也有類似觀點。

四是郭台銘與柯文哲從未惡言相向過,亦從無針鋒相對過,柯似乎保留與郭合作的最後一線生機,他所謂「參選機率99.99%」的說法,其中所剩0.01%應是刻意留給與郭台銘合作的,他所稱「情勢尚有變化,不一定參選到底」的說法,似也是預留餘地,保留與郭台銘合作的空間。

此中尤以第四點最有想像空間,亦即「郭柯配」的可能性很大,此項搭配對柯文哲最大的利基是有當選的可能,原先柯參選的最主要目標只是為保民眾黨的政黨票,以母雞來帶動提升政黨支持率,增加不分區立委名額分配而已,柯應從未存有當選總統的念頭,外界也從來不看好他會當選,沈富雄甚至公開以房子作賭注。但柯在與郭合作搭配後,兩人就有當選的可能,對柯形成莫大吸引力。

其次是對民眾黨的政黨票而言,原先柯評估應自四年前的160萬票,最大極限增加到250萬票,但若與郭合作搭配,即使不會當選,政黨票也會只增不減,極有可能激增到300萬票以上,對民眾黨而言,應只是有百利而無一害,柯沒有排斥的道理。

再者若能順利形成「郭柯配」,即可解決大部分的競選經費問題,且只有以郭為正,他才會願意拿錢出來,此乃人性與政治之常理,不必過多分析揣測。依郭台銘的手筆,他在兩年前即願意拿出50億名為捐增購買疫苗,實則意在收攬人心的預為參選部署,若在有機會當選形勢下,再拿出個50億投資參選,應是極其自然合理之事,亦不必多所批評質疑。

基於以上三點利基,則「郭柯配」的確存有很大成為事實的可能,以柯之精於政治算計,實在沒有拒絕的理由。

另依據各類民調,目前柯文哲民調之所以提升如此迅猛,主要是因郭未正式宣佈參選,郭粉在不願支持侯友宜的前提下,退而求其次,轉為支持柯文哲,一旦郭正式參選,必然迅速回歸郭陣營,形成柯支持度大幅下滑8-10%現象,此亦為柯民調虛胖之關鍵所在,柯文哲本人也必定心理有數,他與郭彼此有政治互為消長的連通管原理,郭退則柯長,郭進則柯消,兩人只有真心合作無間,才能互利雙贏。

「雖千萬人吾往矣」

就目前所知,郭之參選已如箭在弦上,他在國民黨全代會後在臉書發文宣稱「民意高於黨意」、「雖千萬人吾往矣」,態度至為堅定,參選已不言可喻。至於何時啟動百萬聯署,正式宣佈參選,應只是時間早晚而已,以筆者推測,最可能選在一個月後的8月9月之間,屆時如侯友宜民調未見起色,仍淪為老三地位,那將更增加郭參選之合理性與正當性。

郭正亮評論說在國民黨全代會正式提名侯友宜後,郭已99%不會參選,因其已無參選正當性,此話說得太早了。政治人物的任何作為,都充滿無限的合理化說法,端視客觀環境變化與主觀意志如何而定,何況對一位權謀善變的政商梟雄而言,所謂的「誠信」只是一時的權宜之計或託詞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