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年保釣運動的觀察

社論


從7月14日,「日本青年社」又登上釣魚台建立燈塔,到9月26日,陳毓祥殉難;到10月6日,港台人士共同登陸釣魚台,分別插上兩岸旗幟。日本政府也正式宣佈,橋本龍太郎首相取消參拜靖國神社,及不批准「日本青年社」的燈塔申請案。釣魚台的主權爭執,在各方不願擴大事端的心理下,這一波的主權爭議或可望逐漸平復下來。

這一波的保釣運動,我們有以下的觀察和意見。

以史為鑒,近代中日兩民族的衝突都與美國的遠東戰略有關。1871年,中日條約在天津談判,其中包括一條准軍事同盟的條款,內容洩露。當時美國駐東京公使迪龍,即致函國務卿費雪謂,中日同盟對美國是一大「災難」,並言「日本與中國有所不同。我們應歡迎日本成為一個盟友,當與中國有衝突時,文明諸國應視日本為一夥伴」。費雪則在迪龍的公文上批示:「你當把握所有可能的機會,設法誘導日本盡可能的遠離中國,而與其他強權勢力們在商業上與社會上結合。」

因此,美國慷中國之慨促使將琉球、台灣割讓日本,挑撥中日互鬥,以擴張美國在西太平洋的霸權。有了這段歷史,中日「釣魚台事件」的爭議並不是無跡可尋的。

這次爭議發生之後,台灣當局迫不及待的置身事外,並努力向美日表態「決不與中共合作」,只希望在北京與東京之間「站高山看馬相踢」,秘密的企圖「以主權換取漁權」。北京當局則投鼠忌器,深怕把日本打到美國「新圍堵」的陣營裡去。

在兩岸當局「冷處理」,和台獨漢奸「賣台」的叫囂聲中,全球華人發動了空前的示威運動,舊金山一地即達二萬人之眾,香港、台北的保釣遊行也都達萬人以上。北大、復旦學生均有大字報貼出,不是中共當局「疏導」得宜,估計北京、上海,百萬人上街都有可能。

讓我們再回顧一下近代中國的歷史。1894年「甲午戰爭」,從開戰到北洋艦隊覆滅,不過一月另15天;但1895年,日軍自登陸基隆始,即遭遇武裝抵抗,直至1902年,林少貓被殲滅,台灣人民的武裝抗日達七年之久。雖然,台胞犧牲慘重,但日本損失也不輕,征台軍統帥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傷斃,山根信成參謀長也傷斃;甚至日本國內出現「棄台論」。可見,中國有可以被侮辱的政府,卻沒有可以被侮辱的人民。

在沒有政府和軍隊保護的情形下,保釣人士一波又一波的前往釣魚台,冒險犯難,犧牲不退,再接再厲,終於插上中國的旗幟,這還不能證明中國沒有可以被侮辱的人民嗎?

另外,我們還觀察到,雖然台灣當局再三宣示不與中共合作保釣,但在美國、香港,甚至釣魚台島上,從來「王不見王」的兩面旗幟,青天白日旗和五星紅旗,竟然兩旗並舉,表達了廣大中國人民要求兩岸當局「兄弟鬩牆,外御其侮」的強烈意志。

因此,我們有三點意見要正告日本當局。

一、上個世紀日本充當美國「西方霸道的鷹犬」,不斷侵略中國,事實證明,最後日本只落得戰敗被美軍佔領的下場。受害的是中日兩國人民,只替美國建立了二十世紀的「太平洋帝國」而已。歷史正在重演,日本國民不能不審慎抉擇。

二、中國政府或一時軟弱可欺,或投鼠忌器,但並不表示中國人民的可以被侮辱。日本侵華,在強大民意的要求下,而有國共合作抗日。民族主義現又空前高漲,中國人民亦必要求兩岸共同保釣,實現「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決心。

三、今天的中國已不再是只能「大刀向鬼子們頭上砍去」的中國了。日本的軍事武力再強,但日本沒有戰略縱深,一旦再有新的「盧溝橋事變」,美日安保條約是保障不了日本不被毀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