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的亞洲與世界

李光耀


歐美支配世界三百年

一、21世紀的亞洲將恢復她在世界上的地位,過去30年的發展使東亞人民,包括中國人民在內,有理由對未來感到樂觀,只要不發生重大而不可預見的災難使中國再次陷入混亂、分裂和軍閥割據的局面,中國人民重新組織、教育和訓練自己去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就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了。利用工業國家和新興工業化國家的投入,中國將加快發展的步伐,迎頭趕上,先實現全面工業化,繼而成為一個高技術社會。這個目標倘若不是在30年也將在一百年內實現。

二、如果東亞在今後10至20年裡繼續集中發展經濟與合作,亞洲將會全面改觀。但也存在氣氛改變以及因東、西方之間以及東亞國家內部的分歧而導致注意力分散的危險。這種情況將驅散樂觀情緒,擾亂目前合作與發展的努力,我們必須注意防止這種局面的出現。

三、根據目前的增長率推算,到25年後的2020年,東亞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將佔全世界國內生產總值的40%,而北美是18%,歐盟15國是14%(附表,略),經濟地位的變化還將帶來觀點上的相應改變。

四、三百年來,歐洲人以及後來的美國人支配著世界。他們在科學發現方面取得成就。他們享有最高的生活水平。他們的藝術、生活方式、食品、服飾及娛樂方式在全世界都居主導地位。可舉一個簡單的例子。西服、領帶現已成為日本人、中國人、朝鮮人、東南亞人和非洲人廣為接受的通用服裝。除了在宗教和正式場合,我們全都放棄了傳統的長袍。

美國的快餐、漢堡包、比薩餅、可口可樂、七喜風行全球。亞洲過去對歐洲和美國的敬意源於歐美在技術和經濟方面的絕對優勢。西方大眾傳媒借助於這一優勢才得以發揮影響。西方的這些東西充塞亞洲的電視、廣播和報刊等各種傳媒,美國的卡通片、紀實片以及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將外部世界帶進了我們的客廳,美國的喉舌按美國的框框向亞洲人解釋事件的涵義。所有這些都是內在力量的外在表現,這種內在力量為全世界所認可。

五、日本人是首先趕上美國人和歐洲人的非白種人。在某些領域,如鋼鐵、化肥、機械、船舶和汽車業等方面,日本人已經領先了,他們還控制了世界手錶、照相機、半導體以及消費電器(電視和錄相機)市場。日本人的管理方式,如JIT 制(准點制)受到認真研究以降低成本。他們還生產出了橫掃世界的新產品,如隨身聽、日式小酒吧和餐館遍佈東亞、歐洲和美國。他們的皮帶、木屐在東亞非常流行。日本的成功使南朝鮮、台灣、香港和新加坡大受鼓舞,而這些國家的成功又反過來推動了東盟以及後來的中國和越南的發展。東亞人現在知道,只要有時間,只要有進行貿易、投資及技術轉讓的機會,他們也照樣能實現工業化並趕上西方。這種自信源於他們對使西方居於領先地位的因素的瞭解。有了這種自信,我們也能成功。

六、隨著東亞的發展,東亞人民將掌握大眾傳播媒介和亞洲的紀實文獻,評論員將從亞洲人的角度向我們解釋國際大事。但這需要幾十年的時間才能實現。而最不可能實現的是取代英語在全世界的統治地位。英國人在二百多年的時間裡把英語推到這個世界帝國的各個角落,美國人繼承了這種語言。此外,對於外國人來說,要掌握漢語這亞洲的聲調語言實在太難,何況中國人自己也正在學習英語。

七、30年後中國將在經濟和軍事等硬功夫方面強大起來,但要在文化即軟功夫方面取得影響則要更長的時間。在一個處於核威懾之下的世界上,武力的作用是有限的。軟功夫,即文化影響力,特別是通過電視、電影以及技術更加先進的文明的無形力量所產生的文化影響力,在國際事務中正變得與硬功夫同等重要。軟功夫只有在其他國家羨慕並想趕超那個國家文明的某些方面時才能獲得。而在其他國家這樣做之前,該國的文明必須首先被視為優越的,它還必須是開放的,樂於接納而慷慨大方,使人們容易接觸其中的知識與文化。美國的援助和投資幫助了許多發展中國家。這正是美國軟功夫和前蘇聯的軟功夫的差別之所在。學會俄語並不意味著打通了通向任何知識寶庫的道路,俄國人並未打算與全世界共同分享他們的知識。而掌握了英語,人們就可以獲取廣泛的科技、技能、經濟和文化資料,正是這一點每年吸引了數十萬外國留學生前往美國。

各國要學會相互調整、適應

八、然而,隨著東亞的發展,亞洲的文化、傳統和價值觀將重新得到認可。亞洲從西方學到了東西,他們再也不會總是追隨西方,無論是在快餐食品還是時裝、服飾、鞋及化妝品方面都再也不會了。這種自信的回歸將在具有多元文化的整個亞洲大陸出現,世界將因此而變得更複雜,更有意思。剛開始時,在美國人和歐洲人適應並接受必須面對一個更自信的東亞這一事實之前,將出現一些摩擦和不快。

九、東亞要保持快速增長,必須維護和平與穩定。繁榮的不斷發展要求東亞國家,特別是中國的所作所為,不要使美國和西歐認為,東亞實現工業化和變得強大後,就要一報還一報地向西方復仇,以雪二百多年來亞洲人遭受的冤屈和恥辱。這種觀點將是短視的。像中國這樣成熟的文明不致心胸如此狹隘。過去的錯誤已經結束。未來世界將由東西方共同負責──由於技術的進步,這個未來世界正變得越來越小。各國必須學會相互調整、相互適應,即使雙方意見不同。

十、美國的人權和民主組織希望中國按照他們的模式辦事。這個模式就是:一個繁榮、自由的市場經濟,伴之以多黨民主制,再加上言論和新聞的全面自由,等等。這是美國人自己的意識形態,現在他們將它發展成為一種教義。然而現實是,每個國家都受其歷史和傳統的約束。中國將按照自己的歷史和傳統,用自己的方式求得發展。

十一、中國要達到日本、美國和西歐這樣的技術水平,必須首先使全國人口最大程度地獲得教育。經過兩代人,大約50年的時間之後,約有三分之一的中國年輕人是大學畢業生或技術院校畢業生。他們必須熟知世界,並同世界各地的同行經常保持聯繫。中國將會看到,不付出無法接受的代價,要想切斷與全球信息網路的聯繫是非常困難的。今天的互聯網路只是未來網路的先行者。這樣的一個中國需要以不同的方式來管理。在信息時代,任何國家要想成功,都需要很好的管理手段。當中國的經濟發生如此深刻的根本性變化,而所涉及的範圍如此之廣時,中國絕不會保持原樣不變。但是,中國的政治制度只能由中國人自己而不是由外部集團來決定,不管其出自何種良好願望。

十二、美國擔心的是,當中國能與他們的突出地位抗爭時,他們將面臨一個怎樣的世界。為此擔心的不僅僅有美國,還有亞洲許多中小國家。一想到中國可能恢復幾個世紀前的帝國地位,這些亞洲國家就惴惴不安。他們擔心被當作附庸國而不得不像過去數個世紀一樣向中國納貢。

十三、中國可以在幾個問題上採取建設性和合作性態度,而不致破壞其主權或國家統一。美國,事實上許多國家都擔心核擴散問題。當中國同意不向沒有安全保證的核計畫提供援助時,所有國家都受到了鼓舞。中國的鄰國願意中國在地區和全球安全計畫中進行合作,我們希望中國被接納為世界貿易組織成員,這樣,中國便可受到我們都已接受的多邊規章的制約。對販毒、全球變暖和國際恐怖主義等世界性問題,中國的合作是必要而具保證性作用的。

十四、西方有一些人對中國並不懷好意,而東亞也有一些人對一個強大的中國從心底裡懷有恐懼,中國若意識到這些,就會三思而後行。當這些人看到中國動搖,乃至失敗,進而延誤它成為一個強國的步伐,而不打亂目前的國際秩序時,他們不會感到悲哀。那麼,哪些問題能讓他們打破缺口,使中國犯錯誤、動搖,乃至失敗呢?一個是與違反西方人權和民主定義有關的中國國內問題。他們往往以此為大棒來打擊中國,使之處於守勢和道義上的劣勢,以降低其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影響。但在人權和民主問題上,他們至今未能將世界動員起來採取集體行動來反對中國。他們需要抓住一些中國觸犯外部世界的行為來大做文章,從而使歐洲人站在他們一邊。

十五、另一個可能是香港問題,再一個則是台灣問題。在這兩個問題上,他們有機會使之「國際化」。世界之所以對香港和台灣感到興趣,是因為他們在世界經濟中,特別是一九七八年中國實行開放政策以來,扮演了關鍵的角色。香港一直是外部資金、技術和管理方面進入中國的最佳渠道。

中國可以耐心等待

十六、這些不友好的一些人怎樣才能利用香港和台灣問題呢?任何拙劣、高壓或明顯的蠻橫行為都會在香港或台灣引起憤怒或恐懼。事情將因此而變糟,成為他們借助傳媒來加以利用的突破口,在這兩塊土地上居住的都是中國人,其中,香港人口六百萬,台灣二千一百萬。但是,由於多年的分離和西方特別是美國的影響,他們有著不同的生活和思維方式。如果中國不能處理好香港或台灣問題,其政治和經濟代價將是高昂的。如果中國的所作所為在香港和台灣的中國人中引起憤怒和恐懼,它們就會被別人利用。因此,在香港和台灣問題上,採取耐心、平心靜氣和漸進的政策是最佳選擇。

十七、香港回歸中國將是明年新聞媒介的一件大事。六百萬香港中國人要適應主權從英國人回到中國人手中的現實,要完全意識到自己是同中國共命運的現實,是需要一些時間的。他們在理智上承認,從1997年7月1日起一切必須如此,但他們仍需要好幾個月的時間來適應新的現實:曾是大權在握的英國官員們如今卻與香港毫無干係了。他們還需要時間來弄明白,當美國媒體挑起美國公眾和國會的興趣時,他們並不能改變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這一事實,決定香港命運的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行政長官和北京的領導人。中國一直不得不在世界範圍內理順這件事情,它能夠給每個人包括抗議者和持不同政見者以適應的時間。等狂熱和興奮沉寂下來之後,香港人就會明白過來,決定他們未來的將是中國的經濟政策。抗議者和持不同政見者如果打翻了其他人的飯碗,就不可能興旺並得到支持。律師需要委託人,醫生需要病人,電視和報紙需要商人做廣告,人們要在香港繼續做生意而不是進行無休止的抗議,否則,就沒法做生意了。中國可以等待,讓地理上的接近和經濟實力去重新統一思想和態度。

十八、世界傳媒的興趣將轉向其他重要問題。除了在1997年7月1日前後的數天或數周內,香港將不再是世界注意的中心。

十九、在台灣問題上,中國同樣可以耐心等待,因為中國一直致力於在全世界將事情理順。台灣不可能贏得獨立,即使美國人希望它獨立也是辦不到的。台灣想違背一個統一和經濟上強大的中國的願望去搞獨立,是不可能的。和平與滿意解決的關鍵是一個統一和經濟上強大的中國。我相信那些有影響的美國人說的話,他們告訴我,克林頓政府已向台灣領導人明確指出,美國不會支持台灣獨立,而是支持台灣維持現狀。台灣不是獨立的,而是終將和平地,不使用武力地實現統一。

二十、與此同時,通過對大陸投資來擴大貿易從而使台灣繁榮起來是有益於中國的。使台灣的高雄成為中國集裝箱轉運中心將對統一不無益處。中國的港口尚不具備集散中心的作用。經濟實力將再次決定未來,武力通常只在威懾外來干涉和入侵時方可使用。

二十一、許多國家擔心在今後10至20年裡中國軍事能力的增長。經濟上的成功使中國足以將人民解放軍建設成為一支現代化和專業化的戰鬥隊。台灣領導人清楚,從長遠看,他們無法與中國的能力抗衡:當中國的經濟以每年百分之八至九的速度增長時,只有二千一百萬人口的經濟資源是無法與十二億人相提並論的。

二十二、海峽兩岸進行軍備競賽純粹是浪費和不必要的,但如果中國的軍事集結被錯誤解釋,這種情況就可能發生。中國不應該讓美國或歐洲找到向台灣提供更多先進武器的藉口。中國可以指出,美歐向台灣提供的精密武器越多,中國就越要提高其武器的水準。中國應該鼓勵其鄰國去勸說美國和歐洲不要在海峽兩岸的武器集結問題上加大賭注。

二十三、這種鼓勵手段就是中國提高其國防態勢的透明度,透明度可以減輕鄰國的恐懼,消除中國對世界是一種威脅的影射。1995年11月,中國公佈了防務白皮書,保證中國將維持本地區和世界的和平環境,美國和日本歡迎中國這一走向更大透明度的舉措,但批評家們抱怨說,該白皮書並未清楚地說明中國的軍事開支。我相信中國能夠更透明一些,就像日本或美國一樣。中國應該公開說明它擁有何種武器,以及在今後五至十年內,為提高防禦能力中國還希望獲得什麼武器,不要留下憑證讓別人指責中國是一種威脅。而這是完全可能做到的,只要中國同時公開說明它將在地區和全球安全中起什麼樣的作用即可。

二十四、在獲取現代化武器的意圖上做到完全公開,中國不會失去什麼,而得到的卻很多。聯合國大多數國家,包括美國在內,已接受了一個中國的原則,即中國和台灣是一個國家,共同享有國家主權。在這個問題上,不友好的外國勢力所能利用的並非中國的內部問題,而是那些損害香港、台灣或鄰國利益的問題。處理不好這個問題,無論是在南韓,還是東盟、日本、印度、緬甸或斯普拉特利群島(即南沙群島,Spratly Islands,是過去殖民主義者用的稱呼,編者),都可能要付出沉重的代價。斯普拉特利群島是非常難辦而敏感的地區。問題涉及幾個東盟國家的要求,應該根據聯合國的海洋法,通過和平協商和談判來解決。在最近召開的雅加達部長級會議上,東盟國家對中國宣佈的領海基線表現出來的關注,應該被認為屬於這類問題。許多國家認為,通過斯普拉特利群島的海上和空中走廊不應關閉。如果這些問題不能以一種極其小心謹慎的方式解決,東盟與中國目前的友好關係將重新回到過去幾十年的棘手狀態,中國當時支持東盟許多國家的游擊隊起義。如果我們繼續擴大地區內的貿易、投資和合作,我們都會從中受益匪淺。

穩定的中國有利於世界

二十五、許多西方分析家認為,中國的崛起將使當今世界秩序變得不穩定,中國有能力顯示,到2020年,這個擁有13億人口、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不到美國四分之一的繁榮國家,只會比一個擁有13億人口,貧窮和不穩定的國家對世界更加有利,中國和東亞其他地區的增長將為西方提供機會,經濟上和戰略上都會取得更好的全球平衡,西方在諸如聯合國維和行動、反恐怖主義和國際毒品走私、援助受災國等全球性責任中承擔的份額比現在將有所縮小。中國將要為「全球共有」的東西,如海洋、外層空間、大氣以及南極等承擔自己的一份責任。如果中國不成為一個維護現狀的大國,不把自己的利益與全球貿易體系、核不擴散以及所有有利於實現一個穩定而更加美好的世界結合在一起,它就不可能繁榮起來。

二十六、中國和東亞的復興將給全世界注入活力。西方和亞洲的文明將以其不同的力量在許多領域產生協同作用。隨著羅馬帝國的垮台,權力從地中海轉移到北歐的時候,歐洲世界並未走向終結。經過兩次世界大戰後的歐洲遭到嚴重破壞,美國的慷慨和技術將歐洲與非共產主義世界帶到了新的高度,東亞和中國的興起,不會帶來黑暗的中世紀。美國有社會問題,但沒有衰落的危險。它擁有大量的人才、知識庫以及掌握最前沿知識的科學家。中國需要吸取美國、歐洲和日本的精華,以便提高科技能力,與這些國家發展相互關係將給中國的文明注入活力,而反過來,中國也會向西方注入新的能量與活力。

二十七、當我看到21世紀的亞洲和世界時,我對是否能實現平衡感到樂觀。

原載香港《大公報》1996年9月5日,小標為本刊編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