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港、澳三地之保釣積極人士,在政府「既不支持,也不阻止」的政策下,於10月7日凌晨成功地突破日本防線,把兩面國旗插上了釣魚台。在陳毓祥為保釣而壯烈成仁的陰影,仍然還清晰地縈迴在我們腦際之時,日本軍國主義者60幾艘艦艇,在釣魚台四周嚴陣以待的猙獰面目,不禁令人見之觸目驚心。因此當我們看到那兩面鮮艷的旗幟在晨曦中飄揚在釣魚台上,也就分外地顯得動人心弦。雖然壯士們的英勇不足以驚天地而泣鬼神,但他們的行為充份地反映中華民族不畏強暴,不屈不撓的精神,我們能不為之動容?
日本軍國主義者的殘暴性與侵略性有歷史可證:遠自甲午戰爭旅順陷落的屠城記(當時全城被燒殺之後,只留下六人從事掩埋工作)。近則有南京大屠殺,30幾萬無辜在一周內死於日軍的刀光劍影之下。當受害人的記憶尚未模糊,日本政府在今夏宣佈了「海之日」的再生,回顧這段歷史,怎能不令人不寒而慄?
7月20日的「海之日」原是日本為紀念明治天皇出海巡幸的日子:明治天皇為激勵大日本海軍向海洋進軍,作環球勢力之擴張,使日本成為世界超級強國,特別在1876年宣佈以這一天為「感謝海洋給日本人帶來恩賜」的日子,因此「海之日」的軍國主義色彩特別濃厚,也是日本人讚揚天皇制度的象徵。亦即因此當二次大戰結束,自然地被明令禁止。不幸半世紀來,由於美俄兩大集團的對峙,使日本的國粹主義日漸抬頭,軍國主義再度死灰復燃。日本政府藉日有二百多個民間團體,一千多萬人簽名請願,要讓「海之日」來促進國民對海洋的瞭解,宣佈從今年起多增加了這一新的公共假日,並可因此「予終年辛勞的國民多一增加生活情趣,鬆懈身心」的假日,官方的說詞冠冕堂皇。
但也在今年7月20日,日本恢復紀念這個向海洋進軍日之同時,日本政府正式宣佈依據聯合國海洋法,實施二百海里「專屬經濟水域」的法令。使日本的海洋面積轉瞬間增大了451萬平方公里,一躍而成世界的第六海洋大國。此一舉措非但破壞了12海里的領海傳統,擴大了十幾倍的領海,同時也便利地將許多主權具高度爭議性的島嶼(如屬於我國的釣魚台列島,屬於韓國的獨島),名正言順地強行納入日本版圖,不損一兵一將而氣吞山河,這是「能說『不』的日本」,藐視國際法規及倫理的昇華表現。因此沉寂已超過四分之一世紀的釣魚台之爭,在宣佈「海之日」以後便成了第一個警訊!
日本政府必須瞭解因「海之日」的蠢動所產生的後果不僅波及台灣的漁民,更牽涉到綜合國力日益強大的中共。此次在釣魚台上的主權宣示,顯示了海峽兩岸的政府雖然在國際社會裡彼此是競爭的對手,但過去卻有過「台灣發動,中國大陸支持,海外華人行動」的保釣運動。中國及台灣在國際事務上雖毫不相讓,但在牽涉到領土主權的問題,沒有一方敢作歷史上的「民族罪人」。即以此次「保釣」運動為例,青天白日滿地紅與五星旗是並肩在釣魚台上飄揚的(遺憾的是台灣之一大報,刻意地把照片上的五星旗部份剪略)。政治上的對立沒有淹沒衛土的同心。如今雖劍拔弩張之後,不及五公尺高的「燈桿」仍屹立如故,主權爭執只是暫時的擱置。「海之日」所帶來的將是蘊藏在遠東國際事務裡的一股暗流。◆
社論
國際政治與外交
保釣運動
民族主義與說不
兩岸關係互動
香港與南沙
海峽隨筆
通訊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