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跨代接班」的政治部署

評蕭萬長的內閣改組

郭承啟
(香港《明報》記者)


李登輝想繼續掌握政權

農曆春節過後,行政院與國民黨中央進行一波人事改組,觀諸新的黨政高層名單,有一點特別值得觀察的是,竟然看不到國民黨中生代相互較勁的痕跡,反而是代表李登輝的總統府方面以蕭萬長與章孝嚴這兩位「後生晚輩」作擋箭牌,全面主導這次黨政高層人事案。這是否意味著,政壇傳聞李登輝屬意的接班人是連戰,與事實有段距離,李登輝要的是「跨代接班」,好方便他在失去總統與黨主席的職位後,仍能保持權威,繼續掌控政權。

在農曆春假期間,國民黨高層即為新一波的人事改組,展開內部諮詢作業,按理,像這種涉及黨內各派系勢力分配的事情,山頭領導人如副總統連戰、省長宋楚瑜、資政吳伯雄等國民黨中生代,都會如往例一樣參與相關工作,推薦自己人先行卡位。可是,等到名單揭曉後,瞭解國民黨內生態的人,卻可清楚發現到,連戰等人的蹤影,在這一段人事改組,突然不見了。

省長宋楚瑜因廢省一事,與李登輝公開決裂,因而對新的人事案,無權置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連連戰、吳伯雄兩人都靠邊站,尤其是向來被視為李登輝接班人的連戰,也見不到他的身影,那麼,事情便一定有蹊蹺,箇中原因非常值得人們進一步探究。

雖說在政治博弈中,往往是長江前浪推後浪,不過要成為一股浪,也必須有實力作後盾,而在現實的政治中,所謂的實力除了憑仗著權位外,民意的支持,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以國民黨內的政治人物來分析,連戰、宋楚瑜、吳伯雄三人無疑是目前最具政治實力者,視他們為即將被推倒的「前浪」實在言之過早。

連、宋、吳各有多少政治實力

連戰的民意支持度向來不高,或許是事實,但連戰有豐富的黨政經歷,綿密的人際網絡是他進行黨內鬥爭的本錢。此外,富豪家庭出身,社會可能因此評價不高,不過與他同樣背景出身的財團負責人,幾乎都是他兒時的玩伴,這些企業主是連戰不為人知的龐大支持力量,在關鍵時刻,他們自然會發揮關鍵的作用。

宋楚瑜在當上省主席之後,勤跑基層的結果,不僅替自己結交了不少基層的「換帖」兄弟,也贏得民間極高的支持度。在宋楚瑜與李登輝為了廢省一事相互交惡之際,國民黨主流與民進黨曾抨擊宋楚瑜說,宋楚瑜若不是依靠著李登輝的光芒,焉有可能選上台灣省長,也無法得到許多本省籍民眾的支持。宋楚瑜當初能打贏省長選戰,是靠李登輝,抑或靠國民黨,其實尚有許多可以討論的空間,不過這已不是重點。重要的是,宋、李兩人交惡後,李登輝因諸多因素而民意支持度大幅滑落;宋楚瑜則是不降反升,未受任何影響,說明宋楚瑜的政治實力,絕對不容小覷。

吳伯雄既是出身富豪家庭,也歷經數次基層選舉,黨政經歷又相當豐富,奠定了他在國民黨內的政治地位。另一方面,身為客家籍的吳伯雄,與民進黨主席許信良一樣,在某種程度上,是台灣三百萬客家人認同的對象,吳伯雄是否會因為只擁有一個空頭的資政,就失去他既有的政治實力,其實只要看他接手擔任佛光會總會長,就不能小看他的政治影響力。

不僅是裁判更是球員

總統大選完後,連戰內閣重新改組,黨政高層也同時進行大搬風,當時的人事案,主要是由李登輝、連戰、宋楚瑜三人(嚴格說起來應該是四個人,因為總統機要室主任蘇志誠的意見,頗為李登輝所接受)作最後敲定,是以,那個時候的內閣充滿了妥協的色彩。而由於連戰被視為李登輝的接班人,除了國防、外交、陸委會三個部會,為李登輝人馬外,宋楚瑜推薦了教育部長吳京,其餘部會首長甚至是國民黨中央的人事,基本上還是尊重連戰的意見。

蕭萬長組閣時,宋楚瑜因為和李登輝交惡,已不再成為諮商的對象,是必然的,但是連戰的人馬卻也逐一下台,即透露出不尋常的訊息。按照中華民國的憲法,副總統根本是一個閒差事,無權也沒錢,如果總統無心栽培,副總統的政治行情比五院院長、中央黨部秘書長都還不如,看看中華民國歷任副總統,除非總統任內去世,否則通常是幹完後告老還鄉。要是李登輝真的有心讓連戰接班,理應幫連戰排除接班的障礙,選擇連戰人馬進駐行政院,給連戰繼續保有行政資源,卻又可避開立法院的炮火。

李登輝的「司馬昭之心」已非常明顯,他叫蕭萬長出面組閣,絕對不是要蕭玩假的,當連戰的「分身」。李登輝又令章孝嚴接掌國民黨秘書長,利用這次內閣改組,來個黨政大搬風,李登輝人馬全面進駐黨政高層,連戰等國民黨中生代的勢力,完全被摒除在外,至此李登輝完成所謂的「跨代接班」人事佈局。也就是說,李登輝根本無意將政權交給中生代,而是跳過中生代交到蕭萬長、章孝嚴等人手裡,但本身保有絕對主導力量。

李登輝常對外說,在國民黨內的權力競逐中,他是裁判不是球員,從這次的黨政高層名單來看,李登輝不僅是裁判,更是球員。李登輝將涉及統獨意識形態之爭的部會,攬進自己的勢力範圍,安插總統府系統人馬進駐。如為了徹底落實廢省,將台獨意識強烈的立法院集思會成員黃主文,放到內政部。又如將具中國意識的教育部長吳京,強行拔除,改派屬總統府秘書長人馬的林清江負責教育部,以方便未來繼續落實「去中國」的教育文化工作。再如將中央黨部秘書處主任許惠佑,替代焦仁和海基會秘書長的位置。過去在兩岸進行協商時,許惠佑是個不折不扣的阻礙,常將談判細節上綱為政策,李登輝派這樣的人出任海基會秘書長,當然是不想恢復談判。

至於中央社副總編輯張榮恭接掌陸工會,更是李登輝欽點的,則為等而下之的人事安排,充其量在凸顯李登輝對中共依舊抱持強烈敵意罷了。從上述李登輝人事安排的邏輯看,李登輝除了想完全主導兩岸關係的走向外,與中共對抗的意圖清楚且明白,主張不與中共對抗的連戰不能夠參與這次的內閣改組,其道理就不難理解。

機關算盡的李登輝

嚴格說來,李登輝、連戰、宋楚瑜、吳伯雄,甚至是馬英九,均屬蔣經國時代的政治人物,論年紀或有差異,但論及政治輩分其實沒有像今天這麼大的差別,只是各人的際遇不同罷了。李登輝因為卡到好的位置,以及後來權謀運用,將本是集體領導的一盤棋,下成「唯我獨尊」,如果李登輝一旦離開「總統」與「黨主席」這兩個職位,局面頓時改觀,不見得壓得住連、宋等人。

職是之故,未來若李登輝真的將權柄交給連戰,首要問的是,連戰是否會繼續走「李登輝路線」,其實指的就是反中國的台獨政策。不幸的是,連戰自從「去職」副總統後,有關兩岸政策的談話,不僅充滿了中國心、中國情,對於李登輝與中共對抗政策,也多所質疑。此點看在台灣人民的眼裡,是充滿許多好奇與聯想,但在李登輝心裡作何感想,就不難理解了。

農曆年期間,蕭萬長、章孝嚴與李登輝相約在嘉義打高爾夫球,商討黨政高層人事佈局,引發外界不少的揣測,連戰去那裡了?政壇好事之士即傳出,先前因招致外界強烈抨擊,連戰向社會表示不再打小白球,李登輝就將計就計,選個打高爾夫的地方討論人事問題,讓連戰「無緣」與會。這種說法,充其量僅能當作茶餘飯後「嗑牙」的話題,不過,這次人事案,連戰未參與或只是事後被告之,卻也是實情。

吳伯雄因不願捲入流派之爭,不被李登輝所信任;宋楚瑜則因廢省一事,和李登輝反目,兩人都被排除在人事更迭的諮詢作業中,一點都不會令人感到意外。但是,連戰成了「缺席者」,說個中沒有蹊蹺,實在很難令人相信。最合乎邏輯的推理是,李登輝叫蕭萬長組閣、章孝嚴領政,目的是用他們一來阻擋中生代接班,二來可成為「總統」與「黨主席」真正的幕僚長,好方便李登輝縱使未來離開總統與黨主席的職位後,仍然可以繼續掌握政局,推動其一貫不變的台獨政策。

而由於連戰多次公開對媒體表態,反對台灣獨立,以及對於李登輝一些談話表示不以為然。不曉得是連戰早有預感,抑或他也感受到李登輝對他並不是那麼信任,在接受《聯合報》與《亞洲週刊》等媒體專訪時,也透露出一些不尋常的訊息。連戰若有所指的暗示,他不見得就是李登輝想要的接班人,這話代表什麼含義,可能只有連戰與李登輝心裡最清楚了。對照這次人事改組,連戰人馬全部靠邊站,人們更可以肯定連戰的「懷疑」不是沒有道理,李登輝要連戰接班的說法,是禁不起事實的檢證。

在「後李登輝時代」到來的今天,政壇把所有的焦點放在連戰、宋楚瑜等人身上時,認定他們之中一人,必然是李登輝的接班人。然而,當這些中生代一個個不為李登輝所信任時,李登輝出現跌破眾人眼鏡的接班安排,是否可能,值得密切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