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中國」原則面面觀研討會後記

兼有就教於邱義仁秘書長者

林守一
(夏潮基金會董事)


筆者於8月29日、30日兩天,參與了夏潮基金會主辦的「21世紀兩岸關係展望--『一個中國』原則之面面觀」學術研討會。於最後一場綜合研討會裡,各立場不同的學者和政治人物,同台演出,各自論述,加以台下各方與會學者熱烈發言,可謂唇槍舌劍,針鋒相對,然而又均能不失君子風度,遵守學術討論規則,對於「一個中國」原則,力陳己見,懇切又認真,令人動容。

對於這樣的場面,除了感佩,筆者認為,我們應當加以珍惜。因為,是非曲直姑且不論,民主素養的落實遠在彼此對錯的認定之前,首先,必須仔細的聆聽對方,並謹慎而坦誠的表達自己。在這個情況下,我們不得不對這些堅持不懈,為自己所信仰的理念所拚搏的人喝彩。

「一個中國」原則,確實值得海內外各黨各派共同來探討,或各自來表明看法以增進彼此的瞭解;尤其以學術討論的角度,暢抒己見,往往更能作為不同黨派信仰者進一步彼此溝通之參考。夏潮基金會廣邀各黨各派,各種立場的學者專家來發表論文,參與研討會,只為求同存異,提供一個論壇。但台灣當局竟然以一莫須有的「不宜討論」為由,封殺了13位大陸學者專家之入境許可,使得代表大陸一方的意見、看法,在研討會中完全被消音,誠可遺憾。此間當局暴露之心態,既自詡民主開放,竟有如此動作,則不僅令人費解,恐還令人憂心。這是筆者對這次研討會一個十分強烈的感受。

邱義仁兄與筆者相識已有十數年,今願不揣淺陋,有就教於義仁兄,也想同時釐清一些說法。

談到民主,秘書長特別強調,民進黨向來除了追求「台灣獨立」,同時更堅持的是民主的精神。大會的主題,所謂「一個中國」的原則,乃為中共當局未經台灣人民同意即逕行預設之立場,同時也等於規範了兩岸談判之未來結局,這樣完全違背民主程序,毫無尊重台灣民意的談判前提條件,是不民主的,民進黨永遠不會接受。乍聽之下,義仁兄似乎言之成理。

但筆者以為,「一個中國」原則本於1947年公佈實施的中華民國憲法,產生這部憲法的國民大會的民主或未臻於完善,但畢竟是民主的,並有台灣人民的代表參加,黨外前輩余登發即其中之一。此外,這部憲法的「一個中國」原則(領土條款)至今尚未修訂,並且義仁兄和民進黨的政治活動,也是根據這部憲法而來。如果說,「一個中國」原則不民主,那麼義仁兄和民進黨在「一個中國」的憲法下進行的政治活動豈不儘是不民主的政治活動嗎?民主是多數統治主義,在李登輝執政之前,兩次民調台獨都遠低於統一。即使至今,統、獨和維持現狀(即維持憲法「一個中國」原則之現狀),台獨仍然還是少數。所以,台獨至今仍只是民進黨的一項主張,而不是台灣人民多數認可的民主政策。反而,「一個中國」原則倒是長期來,大多數台灣人民自覺或不自覺接受的民主現實。即使今日,如果不考慮政治現實和台灣安全的話,義仁兄有把握「台獨公投」能過半嗎?

此外,義仁兄或許忘了,如同「自由」須以「法治」為前提,「民主」的前提必須是「國家認同」。唯有在同一個國家範疇之內,其人民才有所謂「民主」或「君主」,「共和」或「專制」這樣對立性的問題,或制度性的問題。換句話說,如果這是兩個國家之間的問題,那麼國與國之間只會存在些戰爭或和平,交往或斷絕等等問題,而絕無可能存在「民主」或「不民主」的問題,這道理十分明白,因其既不屬同一國家,則「人民」、「民主」之範圍,定義自然彼此不相干,今日要說中國大陸有什麼對台灣人民「不民主」,莫非秘書長鬚已承認兩岸人民確實屬於同一個國家之內?則「一個中國」的原則,又有什麼錯?再反過來說,秘書長認為「一個中國」原則完全不合乎「民主」,台灣人民因之不能同意,或說台灣唯有在沒預設任何條件或前提,包括「一個中國」這樣的原則之情況下,才能接受談判,這就須是擺明了要先以「國際關係」來界定大陸與台灣為主權各自獨立的兩個國家,使台灣先立足於「一個中國」之外,等於另外一個「國家」。那麼秘書長又何能苦苦要求彼岸那個「國家」應對此岸這個「國家」講究「民主」?

所以,必須先認同「一個國家」,而後兩岸彼此才能討論「民主」或「不民主」,這也就是大陸當局常說的,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什麼都可以談的意思,這樣看來,筆者以為,大陸當局的說法並沒有違背「民主」,義仁兄的說法是錯的,或許秘書長仍可能有許多其他的理由來反對「一個中國」的原則,且也不難理解,但唯獨「不民主」卻絕不能成為一個理由。恐怕,當民進黨反對「一個中國」原則之際,問題的本質,不僅不是「民主」或「不民主」,還將是「戰爭」或「和平」。筆者這樣想,但不知道義仁兄是否同意?

199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