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而不商」的「融冰之旅」

評辜振甫的大陸參訪

楊志誠
(逢甲大學副教授)


針對這次辜振甫先生的大陸參訪,筆者曾在上一期的《海峽評論》中,大膽預測它將是一次「協而不商,談而不判」的會談;甚至也根據談判理論加以分析,認定雙方可能達到的最大共同利益將是在「關係利益」方面。其原因是:雙方都把原則性的利益衝突擺在各自偏好結構(Preference Structure)的第一優先。中共方面力圖藉此確立「一個中國」的談判架構;而台灣方面也極盡所能想擺脫「一個中國」的談判框框。然而,雙方在國際期望及國內政治需求的壓力下,卻都對「關係利益」存有高度的期盼。至於從此再衍生的其他利益,包括程序利益、實質利益等,皆必須依存於雙方的「關係」基礎上。因此,辜振甫宣稱帶著「善意」到大陸,而企望能換取「友誼」回台灣,成了可達到的最大利益,應該是可以預期和理解的結果。

事實上,談判對於原則性議題或道德性議題本來就有不易處理的困窘。一方面是一旦淪為原則性或道德性議題的談判,往往會變質,而成為實質性的辯論,爭的是是非、對錯及尊嚴,而反而遠離利益的折衝,除非有一方受到生存威脅(可能是軍事、政治或經濟的意涵),否則不太可能讓步;另一方面,原則性的讓步將迫使讓步的一方直接陷入全面投降或全盤皆輸的窘境。這樣的談判情境,除非有能力施以足夠的壓力,即兵臨城下,否則不可能達成協議。所以當雙方都把原則性利益擺在第一優先時,「協而不商、談而不判」就成了必然的結果。

從過去半個世紀兩岸關係的發展來看,歸納起來,無異是由統與獨的互動關係型塑而成的。而這種特定現象的形神轉移亦不超出宇宙萬物運轉的道理。以中國傳統的宇宙哲學來說,就是陰陽互動的道理;以馬克思的辯證理論而言,則是正反相合的穩定程序。

所謂:獨陰不生,獨陽不長,陰陽互動方能有萬物。故萬物之形體乃陰陽互動的平衡程序及其達成的穩定狀態。根據辯論哲學,萬物或人類社會形成之源,乃是在正反相斥相合的互動作用下,逐漸促其平衡,進而達成的穩定狀態。譬如核分裂或核融合的物理狀態,都是物態的平衡遭到破壞,而處於極度不平衡及不穩定的狀態。如此一來,不僅本身之形體必然瓦解,並產生重塑,甚至亦會破壞其他萬物體系的平衡及穩定的狀態。

兩岸關係的統獨問題亦然,必須在統與獨的相斥相合的互動過程中取得平衡,才能求得兩岸關係的穩定。一旦這種平衡及穩定狀態遭到破壞,不管是因內在的因素而分裂或融合,或是因外在力量的撞擊而導致分裂或融合,不僅會導致兩岸體系的形體破滅及重塑,更會破壞整個國際體系的平衡及穩定。

根據以上的邏輯來論證,兩岸關係的穩定與發展將有賴於統獨的相斥相合的互動折衝,只有達致「獨立於統一架構下;統一於獨立基礎上」,才能避免如核分裂或核融合一樣狀況的人類悲劇。此次辜振甫的大陸參訪,正是啟動了兩岸之間統獨互動折衝的程序,雖曰相斥必然,亦隱含著相合的意義。

其次再從談判的目標和結果來論,談判對相關各方而言,無異就是試圖改善既存利益結構的程序或工具。一個成功的談判就必須要促成雙方都有利益所得。依此看來,整體而言,這次的辜汪會談應該算是一次成功的談判。

儘管雙方在原則性的議題上歧見猶深,但比較談判前的既有結構來看,雙方透過會談,在原則性利益上亦都稍有所得。本來雙方都高舉顯明對立的旗幟:「中華人民共和國即是中國,台灣為中國的一省」對上「兩岸是分裂分立的兩個政治實體,互不隸屬」。透過這次的參訪及會談,雙方立場已顯現了從兩端向中間靠攏的趨勢;大陸方面認知到一個中國的未來性,善意闡釋一個中國的務實內涵;台灣方面則重新提出「一個分立的中國」作為回應。一個分立的中國,顯然並未偏離一個中國的主軸原則,而分立則表示著內戰依然延伸的事實。總結來說,雖然分立,還是一個中國嘛!這樣的結果,亦即此次會談之後的原則性利益結構,較之於會談前的利益結構,對雙方而言,顯然已有適度的改進;同時,從整體的兩岸關係結構來看,會談之後的統獨互動狀態及趨勢,也較趨穩定。故稱之為一次成功的會談,應該算是「依理有據」的。

接下來,雙方經過這次會談,獲利最大的方面應該是在「關係利益」上。這一部份,筆者也已於上一期中做了說明及預測。這次會談的「四大共識」也不過是圍繞在這一個利益範圍之內而已。其實,要想維持兩岸關係的穩定發展,不外是依《中庸》上的「誠」字原則。所謂:誠者動也,乃物之終始,不誠無物。從精神層面來說,兩岸關係的互動及穩定,端賴雙方建立互信的程序。即精誠所致,金石為開,雙方立場不管有多大的差距,雙方不僅應該誠心的表達其立場及維持該立場的必要性,同時更應誠心傾聽並去瞭解對方的立場及其必須堅守該立場的苦衷。如此才能進一步共同面對問題,以求得雙方立場的彼此調整,達致正面的折衝態勢,則協議可期。中共與美國之間能夠順利建立「建設性戰略夥伴關係」,並進一步將之落實於各項實質的議題上,其得利即在於此。然而在兩岸關係的發展上,卻一直未能建立此理性,故而對立衝突頻生,此次會談終於開啟先例,誰曰不值得慶幸?

再從形體的行為層面來論,穩定的兩岸關係將有賴於彼此不斷隨時應勢的關係互動。《呂氏春秋》云:「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形之亦然,形不動則精不流,精不流則氣鬱。」不管是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層面,雙方都應做多層次的交流與溝通,並做適度的因應和調整。這種形體的行為互動,或可逐漸轉移精神層面上彼此不信賴的狀態。否則形不動則精不流,最後,必致氣鬱,導致理性不存,衝突將起。所以雙方應維持動態,不宜停滯而致水腐、樞蠹也。此次會談達成的「四項共識」或將有助於此,冀望從此兩岸的關係將往正面的發展。

此次的辜汪會談整體而言應該是值得肯定的:兩岸、美、日及國際社會概都持高度肯定的態度。惟其中仍有美中不足者,辜振甫一再強調我方並不逃避政治性談判,但堅持不必專對政治性議題做談判,而可以在事務性談判時,針對相關的政治障礙之排除,雙方再來談判解決。如此一來,豈不等於鼓勵大陸方面在每一次的事務性談判時,極盡所能找出政治性的障礙,迫使台灣方面正視,然後要求對此政治障礙談判,不僅將浪費精力和資源,阻礙談判,模糊議題,最後回到原點,甚至還有可能爆發出新的衝突。顯然並非明智之舉。

其實,辜振甫的這一項提議,基本上是延伸台灣方面「政經分離」的邏輯而來。兩岸關係的談判在本質上已經是政治的屬性了,任何技術上或戰術上的運用,或可有助於延長談判的戰略縱深和增加戰術的靈活性,具體的說,就是增加談判籌碼,但是根本不可能改變政治的本質,除非中共方面遭遇經濟的困境或危機,或兩岸產生互賴關係的嚴重傾斜,而且這個傾斜顯現極度不利於大陸,否則試圖想用「政經分離」的策略來改變兩岸談判的本質,終究會徒勞無功。

最後是攸關兩岸領導人會面的推動。該議題曾在會談前受到各方的高度關注,希望此次會談對此能有所突破。其實,該議題的影響因素恐怕不只是兩岸之間的問題而已,可能也牽扯到台灣內部政治生態轉移的角力問題。從李登輝先生的角度來看,大陸的和平之旅,絕對符合他個人的特質及政治利益。李登輝是一位勇於創造歷史的人,在未來不到二年的任期內,還有什麼其他機會可以真正創造歷史呢?如果真能實現大陸的和平之旅,說不定還可能與江澤民共同獲得下一屆的諾貝爾和平獎哩!更重要的是,也有可能因此再獲得台灣的全民擁戴,上願請求再連任。顯然變成:1996年的飛彈演習成就了李登輝高票當選總統;而1999年的大陸和平之旅再度造就他「順天應人」的天命,繼續領導台灣,開創21世紀的兩岸新局面。以台灣目前的政治生態及各方的政治角力來說,恐怕不是任何一方所樂見其成的。

而這整個議題當中最大的關鍵恐怕是,目前還沒有找到適當的台階可以順勢而下,讓李登輝先生堂而皇之地到大陸去做和平之旅。如果想以中華民國總統的身份參訪大陸,顯然是絕無可能,因此,最有可能的台階就是,雙方領導人先在國際場合中寒暄一下,然後再順此台階規劃大陸的和平之旅,豈不歡喜結局。只是不知道,大陸方面是否也願意造就這樣的結局呢?這一問題,又豈是辜汪會談所能啟齒的呢?只好有負各界的期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