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李登輝總統最近接受日本《文藝春秋》雜誌訪問,訪談內容翻成中文,刊載於國民黨黨報《中央日報》;相較於其他媒體刊出的翻譯版本,這份黨報「正本」的文字經過修飾,政治上的出軌用語已刪掉不少。儘管如此,李氏的談話仍然有諸多值得檢討之處。
首先,是李登輝發言的立場問題。日本媒體特別喜好訪問李氏,蓋因每次訪問,李登輝總會說出一些令日本人尤其是右派人士聞之大快之語,這次訪問亦不例外。《文藝春秋》主問者是一名歸化日籍的台灣人,他問李登輝謂「李氏曾當過日本兵,而中共始終要求日本為過去種種向中國人民謝罪」;李登輝答稱「日本雖曾發動大東亞戰爭,但已結束50年,如今仍要提及往事,可說於事無補,對於這個問題,日本有很多人士在報章雜誌上自我批判,但如果一直這麼做,將使日本失去自信……」。訪問者又說「中國大陸一直刺激日本人的贖罪感」,李氏則答稱「如果不這麼做就拿不到錢了……我希望日本各界勿因此而喪失自信,以前的日本人是不會如此的」。這樣的談話,恐怕已非「親日」可以形容,而是完全站在日本人的立場,更精確地說,是日本右派或「軍國主義者」的立場,替日本人擔心起「喪失自信」的問題了;也就是說,李登輝如此談話,即使以一名受過日本殖民統治,而有「台灣主體意識」的台灣人來看,都是大有可議的,何況是出自中華民國總統之口?
其次,李登輝在訪談中關於「精省」的談話,明顯與對國民黨內和全國人民所說的不同,這是李氏再度自暴其政治誠信的不足。李登輝不止一次公開表示,「精省」是為了「政府再造」,提高行政效率,提升國家競爭力,絕不是搞台獨。但是,他在這次訪談中卻說,「依據以往憲法之規定,台灣系立足於統治全中國之虛構中,所以中華民國與台灣省之管轄地域事實是重疊的……」。換言之,所謂政府再造不過是表面的理由,真正的目標,乃是打破「台灣系立足於統治全中國之虛構中」。「台灣立足於統治全中國的虛構中」,一向是台獨的標準說法,而李氏所說的「以往憲法的規定」,事實上乃是現行憲法和法律的規定,不僅是李氏就職時宣誓效忠的憲法,更是李氏主導修憲的憲法;憲法增修條文的前言,開宗明義即說「為因應國家統一前之需要……」,表明了中華民國的立場。在未經民主程序變更之前,李氏已公然宣稱憲法的規定為「以往憲法的規定」;一方面向國內公開表示精省是行政效率考量,如今卻又表明是為了打破「台灣立足於全中國的虛構」,如此言語反覆,將使李氏的政治誠信更為毀敗。
最為嚴重者,乃是李登輝在談話中暴露出對國際局勢和兩岸形勢的偏執主觀,幾可斷定其任期最後一年八個月內,對內對外政策仍有製造出風浪的危險,李氏表示「總之,台灣海峽一旦有事,美國則無法袖手旁觀。因此美國希望盡可能勿由台灣方面引發事端……根據美國之說明,所謂不支持(意指柯林頓在大陸發表的三不),絕非反對……」。李登輝對美國的政策如此解讀,表示其台獨走向的政策必將持續;在對外關係上繼續以「務實外交」和中共開打,政治風險當然隨之而來;對內李氏也會持續推動「國家體制重建」工作,則內部的政治爭議也難以避免。而台灣現在面對的是國際政治、經濟的艱難情勢,豈能採行如此引發動盪的政策?再說,李氏的「國家體制重建」工程,固然拆掉了中華民國原有的體制,但卻一步步強化「總統」個人的權力;例如,李氏取得民進黨合作「精省」,交換的是「立法院對行政院長同意權」,結果是總統的權力一再擴大。不但中央政策一手包攬,地方人事任命也由總統獨佔,總統幾乎成為「憲法皇帝」;這樣的「改革」,對台灣人民根本不會有任何好處。◆
社論
國際與外交
一個中國
辜振甫參訪大陸
「白色恐怖」秋祭
北市選情
台獨批判
歷史與書評
通訊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