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拜登兩岸行應有的認知

張麟徵
(台大政治系教授)


由於共和黨參議員傑佛茲的退黨,使民主黨一躍而成為參議院的多數黨,拜登也取代了一向親台的共和黨參議員赫姆斯,成為參院國際關係委員會的主席。他顯然將扮演赫姆斯在民主黨政府時由於共和黨參議員傑佛茲的退黨,使民主黨一躍而成為參議院的多數黨,拜登也取代了一向親台的共和黨參議員赫姆斯,成為參院國際關係委員會的主席。他顯然將扮演赫姆斯在民主黨政府時代所扮演的角色,對當前共和黨的外交政策進行嚴格監督。

一 拜登在對華政策上的態度

拜登在外交上的立場,雖然一樣是從維護美國國家利益出發,其解讀與主張卻與小布希政府相當不同。譬如他對飛彈防衛體系、反彈道飛彈條約、京都氣候議定書、乃至於中國政策,都與小布希持不同的立場。就拜登的中國政策而言,他的立場倒是與中美建交後的歷任美國總統無異:他主張一個中國政策,台海問題必須依照兩岸人民(不僅僅只是依照台灣人民)的意願和平解決。

他反對「兩國論」,因為它牴觸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他也強力批判小小布希「盡其所能協助台灣自衛」的說法,認為已經超出《台灣關係法》的規範,並陷美國於危險之中。

台灣許多人士認為拜登為紅派,立場親中共,其實拜登是自由色彩相當濃厚的民主黨人士,基於對自由與民主的信念,對台灣相當友善,曾參與《台灣關係法》的制訂,也支持對台軍售。對大陸的民主、自由、人權等現況也有頗多批判,但正如許多民主黨人士一樣,他還是主張應該與中共維持交往政策,方能促使其更民主,更開放。

這一次拜登走訪海峽兩岸,既在親自瞭解海峽兩岸的實際情況,也在向兩岸相關人士傳達美國在野的民主黨人士對台海問題的看法。

二 信息傳達與瞭解兩岸立場

台灣對拜登一行國會議員來訪十分重視,不僅拜登是第一位到訪的參議院外委會主席,而且是一位立場偏紅的重量級人士,應把握機會爭取。在台灣訪問時,拜登清楚的告訴台灣各界的重點有三。其一是強調,美國雖然換了政府,但對依據《台灣關係法》處理台灣問題的立場並無變更。按拜登之所以反對小小布希「盡其所能協助台灣自衛」的說法,認為此一說法有違《台灣關係法》的內涵與精神,就是因為害怕此一說法傳達了錯誤的訊息,誤導台灣,使台灣貿然採取獨立的行動。據說拜登在拜會陳水扁時,曾拿出《台灣關係法》逐字宣讀,指出此法是被動性質,不是無條件協防台灣。

其二,他在台北的記者會上也強調,美國政府在中國政策上的主軸不變。雖然小小布希上台之後,對台灣表達了許多善意,但正如每一個新上任的總統,開始時總得花點時間瞭解如何使用精確的用語。特別是在亞洲議題上,用字遣詞更是重要,不能造成誤解。他也鄭重向台灣人民保證,他曾與小布希及鮑爾晤談,確認美國對台政策並無改變。

其三,拜登認為台海問題的解決只能透過和平談判。而他說以他擔任二十八年參議員的資歷,對政治的閱歷之深,江澤民所提出的江八點有其深意,台灣應該從正面解讀。

而對陳水扁對當前兩岸關係所持的樂觀評估,拜登也表示驚訝。他並未解釋為何驚訝,雖然有人推測,他可能認為陳水扁所掌握的大陸訊息和美方的判斷有所出入,但筆者更認為與拜登對兩岸關係的認識有關。

知情的人都知道,由於陳水扁始終不願接受九二共識、一中原則,而此又為大陸所堅持的復談要件,在這樣的僵持下,兩岸間近期復談當然不容樂觀。其實一中原則不僅關係台灣政治前途,更關係台灣經濟困境的解套,台灣人民只有在年底的選舉中多給陳水扁一些壓力,他也許才能比較快點轉彎。

從拜登在訪問台灣時的談話重點,我們不難瞭解,他的台灣行其一,在提醒台灣,對小布希上台之後對台灣在軍售、過境、台海安全等問題上的友善態度,台灣不要過度解讀。其二,認為中共領導人在談判解決台海問題上有其誠意,如何重啟兩岸對話,台灣應有智慧。第三,拜登雖然說他贊成美國對台軍售,其實在軍售項目上不無保留,他對出售給台灣像潛艇這一類攻擊性的武器,就不以為然,所以他在台灣公開表示,對美國售台潛艇出現困難,他是「既不失望,也不意外」。其四,他雖然也認為中共在對岸部署飛彈,對台灣構成威脅,但並不認為中共的軍備發展對美國構成威脅。拜登認為數字會說話,美國有三千四百億美元的軍事預算,卻說只有二百億美元軍事預算的中共會對其構成威脅,其誰能信?他認為北京如何對待世界,要看北京認為世界如何對待中國而定。

拜登大陸行主要關切的問題,是飛彈出口管制問題。由於美國認定中共仍然提供巴基斯坦飛彈零組件及技術,所以最近一直為此向北京施壓,在拜登訪問大陸的同時,小布希政府宣稱,如果中共在此一問題上不知所節制,美國將對中共實施經濟制裁。因此,拜登一到上海就提出此一問題,在北戴河與中共領導人的談話也鎖定在此一問題上。但除了管制武器擴散問題,拜登也不可避免的與中方討論到飛彈防禦體系與台灣問題。

拜登在與江澤民晤談中發現,他每次談到武器擴散問題,中方就把它和美國對台軍售問題掛鉤,中共此一策略使美國也難以招架。顯然的,美國和中共都沒有信守他們相互所做的承諾。

以中共的立場來看,目前美國對台軍售與一八九二年雙方所簽《八一七公報》顯不相容。就美國來看,中共持續對巴基斯坦與伊朗輸出飛彈零組件與技術,也與中共去年十一月向美國所做的保證,絕不協助外國發展飛彈有所牴觸。美國既然在對台軍售上一直睜眼說瞎話,中共當然也就對飛彈技術與零組件輸出一概否認。雙方所為都直接命中對方敏感利益,除非雙方相互妥協,信守已有的協議,否則,在兩件事掛鉤的情況下,這台戲還會繼續唱下去。

中共在對台軍售上反制的籌碼不多,美國在武器擴散上會否對中共進行經濟制裁,那要看美國能否承受制裁的後座力而定。

在美國發展飛彈防禦體系方面,中共反對的立場毋庸置疑,但拜登發現江澤民似乎更重視美國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與對台軍售。這是當然。反對美國發展飛彈防禦體系的國家很多,美國國內也有反對聲音,中共犯不著作急先鋒。但是台灣問題是中共最核心的國家利益,美國在其中牽涉至深,小布希上台後在台灣問題上的作為,更加深了其與中共間的摩擦,有機會,當然要美國表態。

與江澤民的談話中,拜登也領會到與陳水扁截然不同的兩岸關係解讀。江澤民告訴他,他不預期台灣政府會做出有利兩岸關係的舉動。因此,拜登得出兩岸近期復談機會不大的結論。其實拜登很擔心僵持中的台海關係,更擔心小布希政府玩火過頭,惹火燒身。推動兩岸關係緩解,為美國兩岸政策消毒把脈,是拜登此行的重要動機。

三 對華政策上拜登可能扮演的角色

現階段美國與中共的關係錯綜複雜,既有戰略競爭,也有經濟互利,要理清頭緒並不容易。如果沒有台灣問題在其中作梗,如果美國能尊重中共在制度上的當家作主,在區域中應有的地位,其實中共對單一超強的美國必然更能推誠合作。

但是對美國保守的右翼人士而言,因為文化制度的不同,始終想「和平演變中共」;再加上中共日益崛起的事實,這些人認為威脅到美國在此一區域的地位與利益,更是千方百計的想將其圈制。

小布希政府政策朝向此一方向發展的趨勢十分明顯,台灣問題不過是美國操做此一政策的引信。以鮑爾與阿米塔吉訪問澳洲之後,相繼呼籲澳洲、日本、南韓應加強合作,並強調在台海發生武裝衝突時,應一致對抗中共,協防台灣的談話來看;以最近美國兩艘航空母艦戰鬥群,文森號與星座號在南海舉行會師演習,以反制中共在東山島的演習來看,更可以印證美國這種與中共對抗的政策趨勢。

小布希政府當然不會笨到宣稱放棄一個中國政策,也絕不會公開支持台灣獨立,但一國的政策真貌如何,不能只聽他說了些什麼,還得看他做了些什麼。以小布希政府這幾個月來對台灣的所作所為來看,難怪中共要擔心他會向台灣發出錯誤的訊息。以他對中共不假詞色的言談與行動來看,與中共的關係要回復到柯林頓時代的水平,看來也沒有那麼容易。

在這樣一個態勢下,拜登參議員的角色極為重要。如果在柯林頓政府的兩岸政策天平傾向大陸時,赫姆斯參議員能夠全力施壓運作,而將天平逐漸調往水平,那麼,在小布希政府這樣躁進莽撞,弄到台灣問題隨時可能攤牌時,拜登也應該扮演煞車角色,穩住兩岸關係。拜登這一次兩岸行目的在此,但是只是向兩岸傳達信息是不夠的,他必須結合其他民主黨人士,以及共和黨內的溫和派,努力在參議院中牽制小布希團隊,使其不至於引爆衝突。

小布希本人對國際局勢與外交完全無知,其團隊又是由一群飛揚跋扈,好鬥而昧於時勢的人所組成,它不僅刻意操弄台灣問題,塑造與中共的衝突,甚至也不在乎在攸關全球發展與和平的重大問題上,與全世界國家唱反調。

在錢尼、倫斯斐、萊斯、阿米塔吉等人的身上,我們似乎可以看見一次大戰前德國的好戰派,如提爾皮茲、小毛奇等人的影子。鮑爾是否有貝斯曼霍爾維格的認知,還不得而知。當然,美國雖然視中共為潛在敵人,只要中共對美諸事配合,美國並不想與中共發生戰爭,但各國有不同利益,未必處處有交集。政策的走向如果錯誤,預言自我實現的可能性無法排出。

歷史上這樣的例子太多,譬如威廉二世政府發展海軍並不是要挑戰英國海權,經營土耳其與海峽也不是要與俄國為敵,但最後卻造成德國與英俄交惡,兵戎相見。

站在海峽兩岸的立場,我們所能做的是,至少不要讓小布希政府在台海問題上上下其手,引爆軍事衝突,給美國提供藉口與機會。畢竟台海如果爆發軍事衝突,流血犧牲的還是兩岸的中國人。因此,兩岸適度回應溫和派美國政治人物,如拜登的意見,展現理性,爭取美國溫和派的支持有其必要。再說,政黨輪替在西方國家是常態,小布希政府未見得就能長長久久,兩岸都要廣結善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