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討國民黨才能再造國民黨

論撤銷李登輝黨籍之後的國民黨


九月二十一日,國民黨終於做出了最「痛苦」的決定,撤銷了李登輝的國民黨黨籍。雖然國民黨有充分的理由根據黨紀可以撤銷李登輝的黨籍。但是,李登輝擔任過國民黨主席十二年,也擔任過國民黨執政的中華民國總統十二年,這十二年的李登輝歷史也是十二年的國民黨和中華民國的歷史,僅僅是為了李登輝替他黨助選站台,和攻訐國民黨,這樣的理由也未免太薄弱了一點。所以,我們認為李登輝所違反的不僅僅是今天國民黨黨紀的條文,而是國民黨創始人孫中山所說的「主義即黨紀」的黨紀。李登輝是背叛了國民黨的主義,是國民黨的叛徒,甚至是背叛了中華民族和台灣人民,老早就該被國民黨處分的。

李登輝背叛國民黨的主義,並不是替他黨站台才開始的;李登輝攻訐國民黨,也不是最近才有的,他老早就攻訐國民黨是「外來政權」。為什麼十二年來,國民黨都沒有處理李登輝,甚至還接受了李登輝的領導,全黨同志都變成了李登輝叛黨和攻訐國民黨的共犯,昔日之共犯來處分昔日之主犯,這豈不是狗咬狗的把戲?只有權力,沒有是非,又如何服天下人之心,杜天下人之口?

所以,處分李登輝只有黨紀沒有是非是不行的,「是非」的標準就是主義,就是「總理遺教」,國民黨處分李登輝之前沒有把是非講清楚,但至少在處分李登輝之後,必須要把是非說明白。否則,只落得李登輝以受害者的身份「打人喊救人」的說「欺負老人家」。

在現實上來說,處分李登輝是為了排除國民黨發展和復興的障礙,如果國民黨不能發展和復興,那正如李登輝說的「死也要和國民黨死在一起」,國民黨和李登輝一起去死,處分李登輝又有何意義?

去年國民黨大選失去政權,李登輝被黨員趕下台,國民黨就應該痛切反省,做出檢討。中共在粉碎「四人幫」後,都曾做出「歷史總結」,才能結束毛澤東路線,開創鄧小平路線,撥亂反正,開放改革,國勢日隆。國民黨在失去政權之後,難道可以不思檢討,不做歷史總結就能奪回政權嗎?

檢視一八九四年以來的國民黨黨史,有成功也有失敗。孫中山成立「興中會」後,以「四大寇」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聯合各革命團體又在東京成立「同盟會」,彙集了所有革命的力量,才能在九十年前辛亥革命,初步的推翻滿清,建立民國。蘇聯革命成功,「五四運動」之後,馬列主義到中國,中國共產黨成立,孫中山再次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順應世界潮流,而「聯俄容共」,甚至不惜抱病隻身北上共商國是,謀求中國之和平統一,才有蔣介石的北伐成功,統一全國。

北伐成功,全國統一,理當全國團結,一致對外,為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的總理遺教共同奮鬥。不意,蔣介石竟施行清黨,爆發國共內戰,屠殺共產黨人及進步學生和工人,堅持「攘外必先安內」,向日本侵略妥協而堅持「剿匪」到底,擴大了日本侵華的野心,終於從「九一八」到「七七」。

「七七」抗戰爆發,蔣介石又號召全國「人不分男女老幼,地不分東西南北」,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釋放政治犯,實施第二次國共合作共同抗戰,才有偉大的抗戰勝利、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光復台灣,並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抗戰勝利,一片殘破,正是國共合作,實現憲政,全國共同建設國家的時機。不意,蔣介石又挑起內戰,迷信「軍事解決」,引起全國人民「反內戰,反飢餓」的抗議,結果被「小米加步槍」的中共打敗,退居台灣。造成國民黨再次嚴重的挫敗。

抗戰勝利,台灣光復,但由於國民黨的窳政和內戰造成台灣經濟的更加衰退,而爆發「二二八事件」,蔣介石又因迷信「軍事解決」而造成台胞心靈不可彌合的傷痕,迫使台胞絕望於「白色祖國」,而轉期待於革命誕生中的「紅色祖國」。但蔣介石又於一九四九年實施戒嚴,實行「白色恐怖」,迷信美國軍事力量的保護,又聯絡日本右派「聯合勝共」,在島內與日據時期的皇民化階級合作治台。

不過,國民黨退居台灣,也痛定思痛,首先實施了在大陸未能實施的孫中山遺教──「耕者有其田」,穩定了台灣的農村,從事民生建設,開放外資從事經濟生產,從伊仲容、李國鼎、孫運璇,而創造了台灣的經濟奇跡,遠遠領先了陷入「文革」半內戰狀態的中國大陸。有了經濟建設的基礎,也才逐步有了政治民主的開放,直到一九八七年,蔣經國宣佈解除戒嚴和開放大陸探親。

一九七九年元旦,中共發表〈告台灣同胞書〉,確立「和平統一」的大政方針,後又「葉九條」和鄧小平「一國兩制」的提出,但蔣經國卻以「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三不政策」回應。他晚年雖有意和談,而派密使前往接觸,但為時已晚,八八年一月即猝死。

李登輝繼位後,逐漸暴露其日本軍國主義餘孽「昭和赤子」的本色,以「本土化」之名,行「皇民化」之實。台胞抗日犧牲六十五萬人,國民黨領導八年抗戰犧牲三千五百萬人;國民黨退守台灣盡心盡力的五十年經濟建設的台灣,竟一步一步的落入日本軍國主義餘孽次日本人李登輝之手。

李登輝何方神聖,可以在台灣光復五十年之後,又為日本軍國主義將台灣恢復為皇民化的台灣?其實李登輝只是利用了國民黨人迷戀權勢的人性弱點,逐步的掌握和操縱了國民黨的黨機器。首先,用「二桃殺三士」的簡單謀略,用李煥取代俞國華的行政院長,用宋楚瑜取代李煥的黨秘書長,再用郝柏村取代李煥的行政院長,用劉和謙取代郝柏村的國防部長,再用連戰取代郝柏村的行政院長。為了迷戀權勢,迷戀榮華富貴,這些國民黨要員全成了李登輝玩弄於股掌之間的「支那豬」!

在李登輝的淫威下,滿朝文武變成了「外來政權」,竟也無一人敢於面折廷爭,以致台灣光復五十年紀念變成了「終戰五十年」;抗戰勝利暨台灣光復紀念碑,竟懾於李登輝的皇民淫威,恐有爭議而「有碑無文」。甚至為掩飾日本屠殺抗日台胞的罪行,歌頌日本殖民統治而竄改國中「認識台灣」歷史教科書,毒害青年,禍及後世。

更有甚者,一九九九年,李登輝的「兩國論」竟在黨員大會中,被列入了國民黨的黨綱。當年孫中山為了「甲午戰爭」失敗而創立興中會,民國元年元旦文告提出「五大統一」,為中國之和平統一抱痛北上死於北京,臨終前對戴季陶的談話猶不忘台灣。孫中山創立國民黨是為了台灣光復之後再「兩國論」的嗎?甚至公然歌頌日本殖民統治是「最有良心的統治」,這不但是公然否定犧牲六十五萬人的台胞抗日史,並且,也是否定了國民黨領導抗戰光復台灣的歷史,是可忍孰不可忍?

在李登輝「皇民化」政策下,國民黨不斷分裂,新黨出走,林郝出走,陳履安出走,最後連與李登輝「情同父子」的宋楚瑜,也只好變成「龜兒子」,也出走了。一心要當「皇太子」,在李登輝面前,夾著尾巴做人的連戰,終於被「棄連保扁」,而在去年大選失敗,斷送了國民黨的政權。

李登輝的這些作為,都是以整個國民黨為共犯結構的作為,國民黨能脫得了干係嗎?「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國民黨也會犯錯誤的,但「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國民黨不做痛切的檢討,不做歷史的總結,又如何證明國民黨有改過的誠意,又如何能讓廣大的黨員同志和民眾重新信任國民黨和支持國民黨呢?

所以,我們認為處分李登輝之後的國民黨必須再造。再造國民黨的第一步,就是要能澈底檢討,做出歷史總結,豎立起黨的是非道德標準,以團結現有的黨員。其次,有了明確的黨的是非道德標準,就應號召十二年來受李登輝迫害而出走的黨員同志,例如,胡秋原、林洋港、郝柏村、許歷農、王建煊、宋楚瑜,請他們歸隊。尤其是黨的領導人必須要有「三顧茅廬」的誠意。中共在總結歷史,結束十年「文革」後,也對一切被政治迫害的同志和民眾進行「摘帽」。

其三,在處分李登輝之後,尤其在年底選舉之後,國民黨如何重新團結泛藍軍面對下屆的總統選舉,則是當急之務。年底選舉,我們可預見的,由於去除了李登輝,國民黨的選票將會大量回籠,國、親、新三黨均將回到基本面。泛藍軍似乎有三種整合的方式。

一、回歸國民黨。親、新二黨黨員集體重新加入國民黨,召集新的國民黨黨員代表大會,實施黨內民主制,選舉黨代表、主席、中央委員、中央常務委員。

二、對等重組新黨。國、親、新三黨共議新的黨名,以現有三黨黨綱、黨章為基礎協商新的黨綱、黨章,實施黨內民主,以黨員選舉產生黨的領導班子。國民黨在歷史上黨名的沿革就有興中會、同盟會、國民黨、中華革命黨、中國國民黨,為了擴大團結,再造國民黨,當然可以有新的黨名。

三、「一黨三制」。三黨共議新黨名,黨內保留現有三黨的建制,虛位中央黨部作為協調三黨之用,主要是首長選舉和政策的協調。至於民意代表的部分,或協調,或協調不成各自參選。但對外一致,三黨為一黨,爭取不分區名額和政黨補助費,對內按三黨得票數分配。

其四,在整合泛藍軍,恢復黨的歷史和主義的自信心後,國民黨得要為黨員同志和台灣人民提供新的願景和理想。從兩岸和平共存,到和平統一;從促進大陸經濟發展和政治民主,到國民黨未來重回大陸,與中共和平競爭執政權,實現三民主義。這才是孫中山國民革命的完成,也是中華民族的復興,更是台灣人民和歷史偉大的前途,也才是國民黨唯一的出路。

國民黨是在近代中國歷史上誕生的,也在歷史中發展的,有成功,也有失敗。這次國民黨跌倒後,是否能夠重新站起來,這就要看國民黨領導階層的再造和改革決心了。

一個不能自我檢討的人是沒有成功的可能,在處分李登輝之後,正是國民黨自我檢討的時機。如果國民黨不能自我檢討而敗亡,撤銷李登輝的黨籍又有什麼意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