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張學良將軍逝世

「西安事變」與蔣、張關係

毛鑄倫


張學良將軍於二○○一年十月十四日晚間,於美國檀香山逝世,享壽一百零一歲。二十世紀八○年代以來,由於台灣政治氣候漸趨改變,張氏與「西安事變」原屬禁忌的歷史問題,也開始被學術界、輿論界、出版界所討論與報導,但主要是因為張氏本人雅不願在蔣介石、周恩來兩位關係人均已故世後,再對「西安事變」「真相」發言;又因為台灣傳僠界不可救藥的庸俗傾向,把張氏與其妻趙四小姐的婚姻誇張成一種羅曼史,而掩蓋了這一歷史中更重要、更嚴肅的部分與意義。張學良,這個中國當代史上特立獨行仗義任俠的愛國英雄,該是從未被台灣主流社會真正認識和接納的。張氏在台灣的幽囚與獲釋,對他個人而言,沒有多大區別,這裡始終是異鄉,他只有心靈出世,寄情於基督教了。

從中國當代史的研究與理解來看,張學良的人生與影響力,在「西安事變」落幕,他親送蔣介石回南京,以至次年七七抗戰爆發,便告終結。對全體中國人而言,「西安事變」逼出「國共第二次合作」,將非打不可的對日抗戰提前落實。但中共豈有不知蔣氏與國民黨在抗日問題上的瞻前顧後,就是為了想先解決他們,而「西安事變」卻鬼使神差的讓國、共轉而合作分工一同抗戰了。對蔣介石而言,抗日戰爭勝利後的國、共內戰與國民黨的敗北退出大陸,何嘗不是他在「西安事變」前憂懼之事的實現。因此,張學良是以他個人性命質押給蔣,若因國、共合作抗日竟令中共壯大致壞了蔣家天下,張願受死賠罪。可以相信,張學良一心要雪國恨家仇,巴望中國人能團結在一個英雄之下,去與日本鬼子力拚血戰,他何嘗不知蔣內心世界,但張氏之敢於捋蔣虎鬚,正是反映了張學良內心對蔣氏的一種輕蔑,那就是我可以把東北交出完成中國統一,你為何非要內戰剿匪任令日本人橫行中國,在那個歷史階段,一切中國人都應義無反顧的為民族生存這一無上目標效忠,不能允許蔣介石在這一前提曖昧猶豫。但張氏亦深知,中國人抗日亟需一領導中心,蔣介石正是這個角色。一旦蔣決定抗戰,就是民族領袖抗日英雄,也就不能再講任何「逼蔣抗日」的話。

由上述可知,張學良在他三十七、八歲的年紀,做了這件扭轉中國歷史發展的大事,基本上還是出於對蔣介石的英雄與領袖的地位與角色的求全責備,內中全無自私與惡意動機。這也是張氏能坦然陪蔣返回南京的原因。而蔣介石從此幽禁張學良的原因,其中固然有蔣明白告訴他修心養性多讀書,不要再在這個混亂奸詐的政治濁世中打滾受騙;但也有蔣做為抗日領袖的高大形象,只有在與張對照時出現污點,蔣以他的權力強迫張委屈潛伏,來反證他自己完美的歷史地位。我們從張學良在「九一八事件」的不抵抗,以及在抗戰爆發後的安於幽囚,可以發現他對蔣的尊崇與維護。

中共從未忘記張學良發動「西安事變」對中共的影響與意義,特別是周恩來出面強調張氏的偉大貢獻,使他在大陸享有極崇高的聲望,但是諷刺與遺憾的是,在張氏獲得自由的時侯,正是中共跟美國關係全面正常化,進而對台灣提出「國、共第三次合作」,好「和平統一,振興中華」的時侯,張學良的看法與態度因此而具有指標與代表性意義,深受各界甚至國際注目。但從五○到八○年代,四十年的兩岸關係與各自的發展,加上國際背景等因素,張學良當然是冷眼旁觀者,他也因為年老而不再熱情衝動,甚至因為信基督教而對人世、人事抱持較虛無主義的觀點,他唯一信任依靠的人,在他這個年紀似乎也只有趙四小姐一個人了。趙氏夫人決定了張學良的赴檀香山定居和不再返回故鄉。張學良放棄他漫長一生中最後可做的一件有益於中國的事(統一),一對老夫妻為什麼選擇到檀香山度完餘年,大概是張學良逝世後,留給所有中國人深思的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