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界的呼籲與台灣前途的路線整合
學術界的呼籲與台灣前途的路線整合
公元二○○四年,全體台灣同胞站在國家命運的轉折點上,個人前途與國家命運,都到了嚴肅面對抉擇的關鍵時刻。
每當歷史走向轉折點時,知識分子懷抱憂患意識,居安思危,總要向國人同胞指出清楚的路標或願景在哪裡?這是無可推諉的天責。我們是一群在大學教書的學人,面對台灣前途的分水嶺,益發深感「匹夫有責」,不敢懈怠。
台灣的前途在哪裡?祇能從歷史經驗中尋找答案。宋朝葉水心在〈法度總論〉中,評宋代立國格局有言:「夫以二百餘年所立之國,專務以矯失為得,而真所以得之之道,獨棄置而未講。」
民進黨在黨外時期,專務以矯國民黨之失而終於上台,卻對治國之道,獨棄置而未講。所謂「四不一沒有」,那兩岸關係的正面論述是什麼呢?陳水扁說:「一個中國原本不是問題」,那就是說,一個中國是過去式與未來式,而隱含現在是有問題的。但是,邏輯上與現實上,國家主權的認定自有國際法與國際政治的現實制約,不是一般國家的領袖可以任意主觀上認定的。
民進黨要搞防衛性公民投票,違反政治學的專業常識。公投祇有在統治權管轄所及的範圍內,才有實踐的可能性,在統治範圍之外,訴求中共撤飛彈,不僅愚不可及,而且早已預設了台灣是在中共統治權管轄的範圍內,掉進了邏輯的陷阱而不自知。不僅如此,此舉反而引起美國、日本、歐盟等國的反對,國家聲望在陳水扁的民粹操作下,已一落千丈。
民進黨執政將近四年,台灣人民給他機會治理國家,從「新手上路」到「治國失敗」,人民已忍辱受苦,終於明白一個道理:會罵人、會扒糞,專務以矯失為得者,未必有理想性,也拿不出正面的願景陳述,祇好在維持現狀下,日漸向下沉淪。
將近四年來,民進黨幾乎沒有什麼可觀的政績。國防、外交乏善可陳,經濟低迷,失業率居高不下,教改錯亂,民心虛無主義充斥,政客們猶在「口號騙選票」,民眾看不到未來,早已「不知為誰而戰,為何而戰」,台灣何去何從?已非激情的、空洞的訴求可以安慰人心而已。
這是一個現實的問題,嚴肅的抉擇關鍵。同胞們!大凡搞民粹政治的政客或政黨,都沒有好下場,毛澤東的文化大革命是為前車之鑒。
民粹政治必然形成三個後果:
※法治規範破毀:民粹領袖人治色彩濃厚,憲法與法律尊嚴遭到嚴重踐踏。
※專業精神下降:「政治正確」凌駕「專業能力」的考量,干預司法,干預媒體,侮辱教授的學術自由。
※社會資本流失:挑撥族群衝突,擴大兩岸人民的誤解,使社會難以建立互信感,更破壞了美國對我們的信任。
這次總統大選確實是奠定民主深化與鞏固的重要時刻。過去將近四年,我們看到民進黨執政團隊面對權力所展現的驕傲、腐敗與墮落,實在讓人槌胸泣血;從歷史上我們看到華盛頓將軍面對權力所展現的謙卑與自制,成為當今民主憲政國家的典範。因此,當作為學界的一份子挺身而出的時候,是鑒於自己的理性與良知,為民主憲政的深化與鞏固做最深沉的呼喚,我們希望為政黨二次輪替、為民主深化與鞏固的千秋志業,作最堅實的努力與奮鬥。
同胞們!我們認為國親兩黨雖非十分完美的政黨,連宋亦非完人,但根據長期的歷史經驗來觀察,他們兩人對法治規範的重視,對專業精神的執著,對社會資本的累積,足以矯民進黨之失,並能以豐富的治國經驗,提出一條可大可久的政治願景。
連宋的表現穩健、前瞻等值得大家信賴與敬佩;基於拯救全民於水深火熱的情操,基於中華民國不能毀於一旦的使命感,基於台灣兩千三百萬同胞同舟共濟的安危,基於背負全民福祇的承擔,基於未來國家發展的憲政民主之深化,基於人類追求和平的聖潔祈望等等,連宋終將成為當前全民快樂、信心與希望的燈塔。
我們確信,祇有讓連宋上台,才能避免台灣向下沉淪。也只有連宋上台才能提振向上的精神,再創台灣民主的奇跡、經濟的高峰、文化的優質。
二○○四年是一分水嶺,這是一個嚴肅的抉擇,但願全體愛國的同胞,都能覺醒起來,看到前途方向的指標。選戰日趨緊迫,學界基於知識份子的道德良知挺身而出發揮中道的力量之外,我們堅決相信:只有那些能激發選民的信心、希望、快樂、願景的候選人,最後才能贏得選民的青睞;只有那些能再造民主憲政奇跡、再創經濟高峰、淬煉優質文化的候選人,最後才能獲得選民的肯定而獲當選。◆
社論
國際瞭望
大選與公投
選舉文化的反思
兩岸關係與統一
台灣史
短評
編 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