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二)月20日起,布希總統將在比利時、德國、斯洛伐克進行為期5天的訪問。冷戰結束後,美國推行單極主義,與歐洲的關係每況愈下。兩年前則為了伊拉克問題,甚至惡言相向,關係幾近破裂。如今布希連任後前往歐洲大陸造訪,歐洲媒體多以「和解之旅」刻畫此行性質。
如仔細觀察,此次「和解之旅」的行程安排似乎還沒完全排除對立情緒。比利時,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與歐洲聯盟總部所在地,挑選該國首都為會見歐盟25成員國首腦的場所,自然是合情合理。德國為歐洲最大經濟強國,兩年前為了拒絕支持美國的軍事行動,一度使布希政府大為光火。但考慮到當時正值德國進行大選,其政策餘地多少受到選民反戰意向左右,情況尚屬特殊。如今為了緩和兩國關係而特地前往造訪,亦屬意料之中。斯洛伐克,選為布希與俄羅斯總統普京碰面的地點,凸顯美國對新加入北約組織與歐盟的小國家的重視,也算是個妥善安排。然而最引起注目的是,一向扮演美國戰略思維最大挑戰者的法國,竟有意無意地受到冷落。據聞,法國希拉克總統正是為了維護其歐洲大國地位,堅決要求與布希單獨會談,由是輾轉地在布魯塞爾安排了一小時的兩國首腦晚宴節目。
兩年前,當美國國務卿賴斯仍擔任安全事務要員時,曾提出一劑針對歐洲的藥方,即「對法國進行懲罰,對德國不予理會,對俄羅斯給予獎勵」。如今,布希此行,多少反映了點賴斯的心眼。
顯然,布希的「和解之旅」成功與否,關鍵在於是否能夠與德國捐棄前嫌。數天前,德國前總理斯密特接受《時代報》採訪時,預言「布希此行儘管會施出渾身解數改善美、歐之間的關係,但卻甚難說服歐洲國家,美國不是在追求霸權主義……美國贏得了戰爭,但贏不了和平」。換言之,如果歐洲大陸國家普遍認為美國的「反恐」、「限制核武擴散」、「限制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民主外銷」的背後動機不過是推行霸權主義,今後對美國提出的任何「求助」要求,均會有所保留。此外,就德國當局的最新動向而言,也不見任何讓步的跡象。以施羅德一星期內發表的兩次演講為例,先是在慕尼克的安全會議上指出「北約組織已不再是個成員國商討、協調戰略考慮的主要場合」,因此建議「成立一個專家會議,為大西洋國家間的今後關係提出構想」;數天後,又在西班牙再次強調要建立一個「穩定、強大的歐洲」。不言而喻,前後兩次發言均脫離不了「加強歐洲力量、削弱美國影響」的主軸。
除了歐洲聯盟所急於建立的「共同外交、安全政策」之外,布希此行還將至少面對如下議題:伊拉克問題,伊朗問題,《京都議定書》,以及歐盟取消對中國武器禁售問題。前者,德國、法國至多同意在伊拉克境外代為培訓一些警政人員;對於伊朗,他們也不會阻止該國對核能進行和平利用;至於《京都議定書》,歐洲國家自然希望美國無論在對外用兵、國際刑事法庭或大氣污染問題上,均能放棄單極主義,早日回到國際合作與國際法的框架。取消歐洲聯盟對華武器禁售法令方面,歐洲國家目前對中國的評價除了遠高於美國之外,更不願眼睜睜地看著所有軍售商機為俄羅斯一家獨佔。除此,歐洲國家又明瞭,1989年所頒布的禁售法令不過是在1949年成立的「多國出口協調委員會」(COCOM)的嚴格管制基礎上增加一條法律形式。實際上,作為共產國家的中國,在漫長冷戰期間,與中西歐國家之間從來就不曾有過稍具規模的武器交易。該協調委員會於1994年解散後,也不意味著從此之後可以與中國任意進行武器交易。相反,1996年西方又簽訂了所謂的瓦聖那協定(WassenaarArrangement),依舊對傳統武器與軍商兩用商品的貿易加以管制。至於其他大規模毀滅性武器,還有「核子供應國集團」(NSG)、「澳洲集團」(AG)與「飛彈技術管制組織」(MTCR)加以監控。因此,即便1989年通過的對華軍售禁令立即解除,在上述各組織監控之下,對華銷售的武器,充其量也只是即將過時的技術與設備。既然如此,美國為何要加以反對呢?答案似乎只有一個,即美國不能坐視歐洲地區推行自己的「外交與安全政策」。
社論
國際視窗
江八點十週年
「二二八」文獻選輯(下)
外交與兩岸問題
釣魚台與日本問題
台灣事情
海峽短評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