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之有道 用之有方

評國民黨黨主席改選

蔣欽堯
(桃園新屋國中教師)


立委選舉並未勝利,同志仍須努力

政黨如果不能及時對民意做出反應,一味依循舊規,以眼前的小利而自喜,以眼前的小勝而自負,不思民意的期待,把人民希望求新變革的願望踐踏在地,那人民又該如何在選舉中做出政黨期待的回應呢?國民黨的立委選舉表面上是保住了國會的多數,但是仔細觀察所得的票數,並沒有比泛綠突出。如果泛綠不是犯了躁進的錯誤,妄想一舉贏得修憲的席次,改而採取保守的提名策略,也許今天的立法院副院長早已不是泛藍人馬(現任院長政通人和,泛綠應該會全力支持吧!)

以2004的立委選舉來做分析,泛藍其實只比泛綠多了3%的得票率(不計無黨籍和無黨聯盟),這次的選舉投票率不高,加上選前美國一再打壓泛綠的聲勢,所以泛綠的選票比2004的總統大選少了224萬票,而泛藍只少了188萬票,當然還有93萬票是給了無黨籍及無黨聯盟。據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的台灣民眾政黨偏好分佈調查,在2004年6月時泛藍的支持度有31.2%,而泛綠為26.8%,然而在2004年12月時泛藍的支持度為29%,而泛綠也為29%。如果當時的國際情勢有利泛綠的選舉,也許今天的國民黨主席早已改選完畢,也許國民黨此次立委選舉的幕後最大功臣不是現今國民黨的最高層領導而是美國政府吧。

如果以立委選舉的輸贏就決定黨主席的去留,那為何不以總統大選的結果來作為去留的論斷呢?2000年總統大選時泛藍的兩位政黨領導共贏了民進黨260萬票,但是到了2004年時,卻輸了2萬多票。2004年總統大選的總投票數只比2000年的總投票數多了約25萬票,難道選前一天的區區兩顆子彈就會造成這麼大的差距嗎?也許槍擊案是真也許槍擊案是假,但是如果沒有陳由豪事件,難道泛藍就一定會贏得選舉嗎?而如果2004年立委的選舉是對於所謂總統大選舞弊的正義的平反,那為什麼泛藍的總得票數加上無黨籍和無黨聯盟的得票數(後兩者約93萬票)還是比總統選舉時的泛藍選票少了90萬票呢?而在兩次立委的選舉中,泛藍在2004的總得票數比2001年少了約60萬票,而泛綠卻無明顯的增減。所以2004年立委選舉的結果絕不是泛藍的大勝,而是泛藍的警鐘,泛藍再不思民意的去向,白白讓選票流失,就算最後泛藍整合成為一個政黨,難道就有力量來和已經成長茁壯的泛綠拚搏嗎?

民眾絕對不是白癡

今天國民黨的下屆主席,不論由政通人和長期經營地方的實力派人物、或者由國民黨寶貴資產的人物來出任,都必須考慮當前台灣選民的內在需求,考慮當前台灣的前途發展。國民黨主席是大位,然而更重要的是要必須做出大事。在南部地區席開500桌,傚法陳總統大宴賓客、大喝春酒,或者傚法前省長宋楚瑜先生,全省走透透,由南部屏東開始走起,固然都是大事一件,然而能親瞻院長或者市長風采的畢竟還是極少數的人。這些風塵僕僕的辛勞並不能換來大部分人民的支持。人民要的不是簽名照、不是和政治領袖的握手言歡,人民要的是公平合理的生活環境,從治安、教育、工作環境、以及醫療養老的確實保障。如果這些都不在政黨領袖的考量,那選民不管做出任何選擇,選民永遠都是輸家。

政黨領袖不是萬能,就算掌握全國最大行政資源的總統也是如此,任何偉人都不可能在每一個方面去滿足千萬選民的各種需求。然而政黨領袖不能沒有政治主張,不能沒有推動施政的策略,不能不告訴全體民眾政策的優先推動順序,不能不讓民眾知道到底誰是人民的守護天使。

沒有政策就沒有勝戰

國民黨的主席攸關2008年的台灣總統大選,但是國民黨的任何可能的候選人,卻都不曾告訴民眾,他們要為台灣的人民帶來什麼福祉。目標沒有、策略沒有,連方法也沒有。交出一張白卷,卻要人民打出100分的成績,天底下就算在皇帝時期,都沒有這樣的考試評分制度,更何況現在已經是民主時代,輿論如此發達,正確的故事也報導,不正確的故事報導更加嚴重。在野的政黨領袖想要逃避輿論的監督,迴避人民的訴求,而妄想取得更高的職位發展,簡直就是緣木求魚,天方夜譚。

台灣人民的憤怒和壓抑是日益的增長,一件車禍事件就可以把人拉出來活活打死。把人打死絕對不對,但是倒底什麼樣的教育環境、社會環境把人造成如此血腥、無情呢?又是在什麼樣的環境下,可以讓醫學院畢業前宣誓要「視病如親」(就是把病人當作自己的親屬)的醫生,可以不去看一下即將垂垂死矣的幼小生命,而把她當球一樣踢來踢去呢?像這些充斥在社會上的普遍的、無奈的、眾多的聲音為什麼又很難進入高層的關愛中呢?

70多年前中國的詩人艾青,在絕望中寫下:「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鎖著中國呀……中國的苦痛與災難像這雪夜一樣廣闊而又漫長呀!……中國,我的在沒有燈光的晚上所寫的無力的詩句能給你些許的溫暖麼?」台灣雖然沒有寒冷的下雪夜晚,然而多少台灣人民是在不安、焦慮、苦悶、失眠、憤怒、沒有尊重、沒有關懷也沒有正義中,「擁擠在生活的絕望的污巷裡,饑饉的大地,朝向陰暗的天伸出乞援的顫抖著的兩臂。」這也是為什麼一個小小的醫療事件卻在社會中造成那麼大的震撼,不只震下了台北市的衛生局長也震下了台北市長的民調,因為廣大的弱勢的民眾,不知道自己的保障在哪裡,他們的不安與憤怒沒有人理解、也沒有政治的措施可以保護他們弱小的軀體,只要一點點星星之火,就可以燃起廣大人民的憤怒。台灣絕對不是藍綠壁壘分明的社會,也不是統獨決裂的社會。支持泛綠的中南部的民眾其實並不是堅定的台獨支持者,也不是民主制度的堅定擁護者,而是處於弱勢的人民,在歷史發展中,他們受當時的權勢政黨--國民黨的關愛最少,所以才會去尋找其他的選項,他們不認為連宋會帶給他們想要的正義,而尚未經過完全檢驗過的民進黨(信用還沒有完全破產)也許還可以帶給他們一些渺茫的希望。這是他們的經驗法則,卻是肇因於國民黨對他們的冷漠與忽視。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祈請泛藍的有志者,能多傾聽民瘼,不要以選舉技巧當作競選的主軸。只有以人民為主,瞭解人民,「民之所欲,常在我心」,替人民制定可行的政策,開創公平正義福利互相尊重的社會,把人民的勝利等同於自我的勝利,才能眾望所歸,贏得真正的勝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