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作榮先生來函


對貴刊所載陳明忠先生《二二八被扭曲的歷史集體記憶》一文,至佩陳先生之公正客觀態度,在今日台灣已屬毛麟角,敬祈代為轉陳敬意。

關於台獨起因,當然不止一端,俟體力較佳時或可補充一、二。茲僅就「台灣島內發生嚴重的缺米現象」一節,稍加說明,或可使真相更為明白。

二次大戰期間,由於美軍轟炸台灣,農村子弟從軍因而缺乏勞力灌溉,系統失修、肥料短缺等多種因素,造成食物生產大量減少,茲列舉幾項關鍵統計數字,以說明當時情形。

日據時代與光復後重要農產品及相關項目質量比較表:


項目 單位 日據時代最高產量 1946 1949 1952 1976
備註
千公噸 1,402 894 1,215 1,570 2,713  
千公噸 1,374 86 647 526 779 糖產恢復慢是將蔗田改種稻
千公噸 120 51 80 122 810  
千頭 1,873 768 1.362 2,079 3,676  
百萬度 1.195 472 854 1,420 26,877 肥料生產需要大量使幅電
肥料 千噸 34 5 46 130 1,634 台灣米糖生產要大量化肥

資料來源:官方統計數字,參閱拙作《我們如何創造了經濟百蹟》


陳儀是一位廉潔負責的好官,他與中央政府合作,將台灣經濟與大陸經濟作相當隔離,以免受大陸經濟惡化影響,台灣使用台幣,不使用法幣,即是顯例。是以不會不顧台灣人民生計,將台灣食用物資輸往大陸。如有,亦必是交換更重要大陸物資。陳儀在台灣之失敗,關鍵因素有二:(一)全世界參加戰爭國家除美國外,都是大量失業,生產減少,人民窮困;(二)來台軍人、特務、黨工,貪污內鬥,陳儀無權力節制,再加上一部分政府行政官員及偽政府官員掩蓋身份來台避罪者,品質亦差。所有這些人中很大部分都目無法紀,欺壓善良百姓,也使台灣人看不起。

倉捽草此,迸請

指教,即頌著祺並候

洪宜勇主編好

弟 王作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