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倫敦演說」解讀馬英九的兩岸政策

鄭海麟
(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研究員)


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於二月十三日在英國倫敦經濟學院發表的重要演說,無疑是馬英九在其政治生涯中的一個重要篇章,全篇演說以寬闊的視野,恢弘的氣度,總結了國民黨上百年來的歷史,特別是強調突出國民黨在台灣執政五十年來所取得的傑出經濟成就,目的乃是要重拾國民黨人的信心,重塑國民黨的形象,為二○○八年競選總統造勢。與此同時,馬英九也通過這篇演說,充分展現出他作為政治家的氣質格局和理想抱負。對此,筆者認為有必要對這篇重要演說略作解讀。

綜觀馬英九的「倫敦演說」,內中有關兩岸政策的論述,大致可用十六個字來概括,即:「一個中國,結束敵對,立足台灣,反對分裂」。

(一)一個中國,結束敵對

毋庸諱言,馬英九的「倫敦演說」是以「一個中國」為思考問題的出發點。這點大致可從他將國民黨定位為中國國民黨,將台灣的法律地位定位為:「日本於1945年無條件投降後歸還給中華民國」的論述中獲得證明。前者規範了國民黨仍屬中國境內的一個政黨;後者規範了台灣的領土主權仍屬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的一個中國。這也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國民黨執政時期制訂的《國家統一綱領》所表達的立場。

作為國民黨的主席,馬英九認為自己所領導的國民黨是當年孫中山創立的中國國民黨的繼續,孫中山所宣導的「三民主義」仍是國民黨的理論基礎,不過,隨著歷史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馬英九將孫中山的「三民主義」作出新的表述,即民族獨立、政治民主、社會福祉,理由是「今天為晚期現代性與嶄新全球化所交織而成的世界,因此國民黨必須持續地更新這些重要的政治理想和價值」。有趣的是,大陸共產黨的新主席胡錦濤也提出了「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和「執政為民」的新三民主義。可見兩岸的兩大政黨俱在孫中山的旗幟下各取所需地解釋「三民主義」,這未嘗不可看作是「兩岸兩黨俱承認一個中國」的另類表述。

既然兩黨皆承認一個中國,兩岸當然要結束敵對狀況,這點很可能將成為二00八年國民黨勝選後馬英九的兩岸政策的著眼點。馬英九在演說中也表達了未來國民黨如果重新執政後兩岸關係的願景:「在我領導下的新國民黨,願為中國大陸的進步發展做出貢獻。時至今日,該是讓台海兩岸終止內戰的時候了。我們應該在互信、以及追求和平與繁榮的共同願景的基礎上,建立一種具建設性的新互動關係。」這種「新互動關係」的建立,自然要以「九二共識」作為兩岸交流對話的基礎。

關於「九二共識」,馬英九作出如下表述:「『九二共識』乃兩岸雙方為尋求共通點與建立互信基礎,在1992年於香港所達成的默契,其重點在於『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即雙方都接受所謂的『一個中國原則』,但容許、尊重各自不同的詮釋。對我們而言,『中國』指的是中華民國;對他們而言,則指中華人民共和國。但我們不會讓彼此不同的表述方式去阻礙兩岸在其他方面的各種交流。」

以上是筆者所見到目前為止有關「九二共識」的最真實最完整的論述。然而,馬英九在演說中雖承認「一個中國」、接受「九二共識」,但他並非像民進黨文宣部主任蔡煌琅批評的「心中只有中國,沒有台灣」;相反,他在演說中曾反覆強調「立足台灣,根植台灣」,並且還將在台灣的「中華民國」定位為「發展國家」、「開發中國家」,其國家定位的論述一點也不含糊。

(二)立足台灣,反對分裂

關於「立足台灣」,馬英九有如下論述:國民黨在台灣的最傑出的成就之一,就是打造出一個致力於經濟建設的「發展國家」,同時帶動出一個活力充沛的市場經濟體。國民黨在台灣執政50年來,平均經濟增長率高達8.1%,足以見證國民黨對台灣繁榮的重大貢獻。與此同時,「台灣是極少數能夠成功地在經濟成長與社會公平之間,保持微妙平衡的開發中國家之一」。與國民黨執政的經濟快速增長相比,「自2000年民進黨執政以來,台灣的經濟成長率就迅速下滑。台灣內部的、台灣跟國外之間的經濟差距,都擴大到令人難以忍受的地步。」馬英九在這裡舉出國民黨對台灣建設的歷史貢獻。目的在於重拾國民黨人的信心,重塑國民黨的形象,為爭取二○○八年打敗民進黨重新贏得政權造勢。事實也確是如此,民進黨執政六年來,台灣的經濟非但毫無起色,反而日益沉淪,台灣的經濟成就,是在國民黨執政期間取得的。這也表明今天的國民黨是一個立足台灣,根植台灣的政黨。特別是立委和縣市長普選,以及1996年的總統直選,使國際社會將台灣視為一個成熟的民主,而國民黨亦隨之成功地轉型為一個現代民主政黨。在馬英九看來,國民黨在台灣的執政成就,最重要的是兼顧了經濟成長、社會公平與政治安定等方面,造就了「寧靜革命」與「經濟奇跡」的雙峰。這也是最為馬英九等國民黨人津津樂道之處。

在強調立足台灣、根植台灣的同時,馬英九在演說中亦表示完全無法認同台獨教義派和部分民進黨人「遂行單邊的分離主義的思維方式」。因為在今天這個快速全球化的世界裡,「分裂」或「分離主義」絕非確保政治民主、經濟與社會繁榮的唯一方法。在馬英九看來,台灣要保持民主發展和社會繁榮,就必須盡力與中國大陸達成可能的和解。確保台灣民主成就的關鍵在於與大陸對話和交流,絕非分裂與落跑。在這裡,馬英九還進一步詮釋分離主義對台灣、大陸乃至整個區域的和平安全之危害:

「片面的分離主義行動只是一帖召喚劫難的藥方。實際上它將升高台灣內部的對立,重啟兩岸停歇的內戰。而那將是一場全面的戰爭,既危及台灣的生存,亦重創中國大陸現代化的努力。同時,由於美國和日本將無可避免地被捲入台灣衝突,這帖分離主義的藥方不僅危害台灣的利益,更勢必動搖整個區域的安定與世界的和平。」

以上論述反映出馬英九對國民黨的重新定位:根植台灣,認同台灣,但不自閉鎖國,亦不會隨分離主義起舞的立場。根據這一立場,馬英九將其兩岸政策規範在一個中國,結束敵對,立足台灣,反對分裂,以「邦聯」模式謀求兩岸終極統一的框架內。

(三)邦聯模式,終極統一

在馬英九的「倫敦演說」中,最為民進黨及獨派人士詬病,同時也最為統派人士感興趣的是有關兩岸「終極統一」說,他指出:「因為中華民國憲法是一部一中憲法,所以不排除當兩岸間的整體發展條件趨於成熟時,換言之,當中國大陸在政治民主和社會福祉方面的發展可以與台灣相互調和的時候,以兩岸的終極統一作為選項。」

馬英九設想的兩岸「終極統一」模式,乃是借鑒歐盟經驗,由「邦聯」最終過渡到「聯邦」的模式,具體內涵也即是馬在演說中解釋的「主權共享與開放型區域主義的成功模式」。所謂「主權共享」,按筆者的理解,即是「兩岸同屬於一個中國」的另類表述,具體而言,也就是在「領土主權」方面,台灣和大陸都屬於一個中國。循此思路進一步引伸,在聯合國的代表權方面,台灣和大陸皆可共用「中國」的席位。換言之,也即是聯合國的中國(China)席位中,應該由大陸和台灣的代表共同坐鎮。因為台灣的兩千三百萬人民不能長期被拒絕於國際社會之外,否則對台灣人民是極不公平的,同時也會被主張台獨的人物拿來利用,對兩岸的終極統一亦是非常不利的。

馬英九是學國際法的,他非常清楚,在聯合國的座席(即代表權)上只有一個「中國」(China),國際社會絕大部分國家都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代表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台灣如不與大陸共用「中國」(China)這一席位,將會被永遠拒絕於國際社會。即使如主張台獨人士所說與中國做徹底的切割,以「台灣」的名義也難予返回聯合國,因為國際社會的絕大多數國家都不會冒著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絕交的風險承認「台灣」,況且作為「中國」(China)席位代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又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按聯合國章程規定,任何一個要求加入聯合國及其屬下的政府間組織的提案,目前現任五個常任理事國中只要有一票反對,該提案皆不能通過。基於這一事實,「台灣」要加入聯合國,如果得不到北京的認可和同意,斷無成功之可能,除非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再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換言之,在當前聯合國憲章規範的架構下,海峽兩岸任何一種以「中國」名義以外要求加入聯合國及其屬下的政府間組織的提案,都難於獲得聯合國及其屬下的相關機構的通過。這也是為什麼馬英九提出「主權共享」的法理依據。

基於「主權共享」的一個中國原則,馬英九提出借鑒歐盟經驗,由「邦聯」模式最終實現兩岸統一的主張。

馬英九的邦聯模式和兩岸終極統一說,實際上也是國民黨執政時期制定的《國統綱領》的基本立場,同時亦是國民黨人的一貫主張。早在1994年,時任行政院長的連戰曾在立法院答詢時表示不排除聯邦或邦聯制。2000年連戰接任國民黨主席後,亦曾在公開場合表示不排除以邦聯製作為過渡,最終實現兩岸和平統一的可能性,表明國民黨人對邦聯模式抱有極大的興趣。馬英九繼承了連戰的思路,並且更進一步提出兩岸「主權共享」的主張,顯現出馬英九為代表的新國民黨人在兩岸政策方面將會有更為積極的動作,儘管馬英九在演說中一再強調會「以2005年4月連胡會各項共識為基礎,逐步推動兩岸各種經濟、社會和文化交流」,但從馬英九的整篇演說來看,他提出了比連戰等以往國民黨人更為具體和積極的兩岸政策主張,這是值得充分加以肯定的。

事實上,北京在2000年民進黨上台以前,對台灣政壇提出的聯邦或邦聯模式皆持否定態度,但自2000年以後則有較為明顯的鬆動。江澤民主席多次向台灣當局喊話,「只要承認一個中國,什麼問題都可以談。」裡面當然也包括邦聯和聯邦等統一模式。特別是錢其琛提出「大陸和台灣同屬於一個中國」,實際上即是大陸式的「聯邦」或「邦聯」論的表述。馬英九的「主權共享」論,可以說是對江、錢前段時期提出的大陸式「聯邦」或「邦聯」論的正式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