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瑞.哈特、琳恩.錢尼〔注1〕與美中戰爭
蓋瑞.哈特、琳恩.錢尼〔注1〕與美中戰爭
我已於昨日在大西洋月刊官方網站「亞斯本意見論壇」部落格(「Aspen Ideas Festival」 blog)提過這件事(儘管這篇文章被放在不起眼的角落),但是這件事的重要性似乎值得讓我不厭其煩的重新張貼一次,希望能讓這件事情受到更多重視。這篇文章〔注3〕可以在次頁找到,或是由此連結進入。該文的重點是關於一場戰爭,一場某些聯邦官員試圖避免,而某些官員試圖挑起的戰爭:
我與蓋瑞.哈特相識已久,他是柯羅拉多州的資深參議員,也許假以時日他也會是總統候選人之一。我非常推崇他在國家安全防線上的堅持與遠見,我初次聽聞什麼是「軍事改革行動」(military reform movement)--以及初次聽聞影響深遠的軍事思想家約翰.鮑伊德和具有卓越見解的五角大廈預算分析師查克.史賓尼(Chuck Spinney)--正是我於1979年訪問哈特在參議院的辦公室並與其古怪但又天才的助理比爾.林德(Bill Lind)討論的時候。事實上,古怪但又天才比較適合用來形容鮑伊德和史賓尼;林德不過在國會大廈上班,與兩人同一個辦公室,辦公室牆上懸有墨索里尼(Mussolini)像。
從過去到現在,我從未見過有人可以像蓋瑞.哈特一樣如此深諳國家安全事務。我思忖著他在八○年代創設與領導國會「軍事改革委員會」時的角色,但是我深知他在大眾的心目中最鮮明的形象莫過於「二十一世紀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聯合主席了,因而該會議也稱作哈特-魯南委員會(Hart-Rudman Commission))。
早在2001年,該委員會就曾對即將執政的小布希(G. W. Bush)政府提出一份警訊報告,指陳恐怖主義將會是美國接下來最嚴重的國安問題,並認為除非美國採取適當的措施,恐怖主義攻擊才有可能受到抑制。然而,無論是總統、副總統、還是新上任的官員都沒有花時間好好的跟委員會的成員們晤談、聽聽他們的發現。
委員會由十四個人組成,共和黨與民主黨各佔一半,如同現在的體制一般。今天哈特告訴我,在起初的幾次會議中,委員會成員們圍坐一室並自由發表他們對於國家安全的弱項、最迫切的需求等等之類的意見。
在第一次的會議中,一位共和黨的女性議員發言,她認為美國最大的威脅來自中國。遲早美國都要面對和中國在軍事上的最終對決。這個局面是無法避免的,如果美國再繼續觀望下去的話就只能坐以待斃。但是沒有人發言支持她的論點。
第二次會議也發生一樣的事情--當其他議員正在討論恐怖主義、核能威脅擴大、中央政府失靈等議題時,這位女議員再度發言警示中國的威脅正一步步逼近。第三次會議亦然,也許還有過更多次。
最後,在遭到幾度挫折之下,這位女議員退出了委員會。
「她叫做琳恩.錢尼(Lynne Cheney)」,哈特說道。「我必須承認,如果不是九一一事件的話,我們現在可能已經跟中國開戰了」。他澄清,並不是因為中國的動作、威嚇、或意圖使然,而是執政政府本身的預定計畫。(更令我驚訝的是,中國領導人也知道此事,這也就是為甚麼中國方面對於伊拉克戰爭的抨擊相對較少,因為伊拉克戰爭使中國不用再腹背受敵!)
李.漢彌爾頓(Lee Hamilton)也是二十一世紀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其中一員,現在他正坐在同一張餐桌前複述著和哈特一樣的故事,見證著美國近年來錯失的最佳機會。
(原文刊載於The Atlantic Online:Aspen Ideas Festival blog,http://jamesfallows.theatlantic.com/archives/2007/07/garyhartlynnecheneyand_war.php#more, 2007.07.05 )
〔注1〕Lynne Cheney,保守派學者、脫口秀主持人,是美國現任副總統錢尼(Richard B. Cheney)的夫人。 〔注2〕《大西洋月刊》的特派員,曾駐華盛頓、西雅圖、柏克萊、奧斯汀、東京、吉隆坡,目前長期派駐上海。 〔注3〕指的是刊載於同一部落格上的文章:Anecdote of the day, from Gary Hart, 04 Jul 2007 (吳宗霖譯)◆
社論
超越與崛起
入聯公投與正常國家
統獨問題與國際政治
台灣事情
《海峽評論》200期
海峽短評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