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經濟統一體將在10年左右時間形成

吳季松
北京航空航太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
北京迴圈經濟促進會會長


2007年4月11日至4月30日筆者應台灣政治大學社會科學院邀請赴台做知識經濟學、可持續發展和新迴圈經濟學的講學和交流,與以大學為主的台灣各界進行了較廣泛的交流。這是我繼2005年12月任北京與台灣環境與發展論壇代表團團長赴台後第二次去台灣。

通過講演和學術討論會與台灣師生做了交流。訪問期間發現台北最有名的誠品書店還有拙著《新迴圈經濟學》和《從世界看台灣》兩書(大陸出版),均已售完,訪問中不斷被人問及兩書,因此以書文接觸了更廣大的台灣各界。

在台期間通過資料查詢和研討主要研究了「兩岸經濟差距彌合與兩岸經濟統一體形成」的課題。

2006年台灣人均GDP為16098美元,而大陸為1990美元,差距達7倍。從歷史經驗來看,儘管兩岸是一個中華民族,有著一樣的語言文字、文化傳統和生活習慣,但是經濟發展程度的巨大差距是經濟統一體形成的重要障礙。但是,筆者認為彌合兩岸經濟差距的過程並不漫長,可能在10年以內實現。

1、從實際出發分析,看兩岸經濟發展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接近,不應以大陸的GDP平均值和台灣比較。大陸的東部沿海和中西部經濟發展差異很大,正像台灣也有沿海居民和山區原住民的差距一樣,這是大家都可以理解的。因此,大陸與台灣經濟發展程度的比較,以沿海廣東、福建、江蘇、山東、遼寧6省和北京、天津、上海3市為合理。這6省3市的人口為37950萬,已佔大陸人口的30%,實際上台灣與大陸的經濟聯繫與人員往來也主要集中在這些省市。

2006年台灣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GRP)為16098美元,而這6省3市的平均值接近5000美元,只有3倍多的差距。當然,與此同時大陸沿海省市與其他地區的差距應逐步縮小。

2、台灣民眾和企業真正與大陸比較的是實際購買力,因此大陸GDP與台灣GRP的比較,以國際另一種流行的統計法——購買力評價法(PPP)為宜。據世界銀行統計,大陸和台灣以PPP計都高出GDP或GRP很多,大陸要乘以4.2的係數,台灣要乘以1.8的係數,所以大陸對台灣的係數是2.3,這就是台灣同胞來大陸以4元新台幣換1元人民幣後,普遍覺得升值了2-3倍的原因。

據此以PPP計算,台灣與大陸沿海6省3市人均GDP的比值則變為1.3:1,這一差距有望於8年之內彌合。大陸目前GDP增長率超過10%,未來以年增長率8%計;台灣目前GRP年增長率為3.7%,據台灣經濟人士分析還有下降趨勢,未來年增長率以4%計,則有下表:

海峽兩岸人均經濟總量的PPP法比較

 年代 台灣人均GRP(萬美元)  大陸沿海6省3市人均GDP乘以2.3的購買力係數(萬美元) 
 2006年  1.61  1.15
 2007年  1.67 1.24 
 2009年  1.81  1.45
 2011年  1.95  1.69
 2013年  2.11  1.97
 2015年  2.28  2.30

從表中可以看出到,2015年按PPP計算大陸6省3市人均GDP將超過台灣的GRP,未來8年大陸和台灣的通貨膨脹率都可望保持在1.5-2.0%以下的地位,所以大陸上述地區的居民購買力將超過台灣。

3、更為重要的是在這8年之內,海峽兩岸通過貿易和投資的增加,科學和技術合作的增強以及人員來往的增加構成一個新迴圈經濟體系。這樣在海峽兩岸之間構成體內迴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勢。目前據台灣經濟界統計,台灣對大陸的實際投資已達2890億美元,對大陸貿易的依存度高達41%,如果按正常發展,依存度超過60%以後,大陸沿海和台灣就是一個客觀存在的經濟實體,必須正視這一未來趨勢。

兩岸都在大講經濟全球化,這的確是世界的大趨勢,是不以任何個人和集團的願望而轉移的。目前經濟全球化的表現是區域集團化,這也不是任何個人和集團所能改變的。歐盟主要國家已經實現了統一貨幣,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區內基本實現零關稅,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的實質合作越來越多,兩岸之間經濟融合為統一體的發展進程也不可能倒行逆施。

在台時,在政治大學校辦公室還查到了家父吳恩裕(已故英國著名政治學家拉斯基教授的博士生、已故大陸著名政治學家),1939-1940年初在政大前身、重慶南溫泉中央政治學校任教的資料,68年過去,滄桑巨變,故人舊物,倍感親切,感慨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