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崛起之路之二
中國崛起之路之二
中華帝國、奧地利帝國(Austrian Empire)與鄂圖曼土耳其帝國(Ottoman Empire)曾於19世紀並立於世,惟後二者已遭列強支解,萎縮成今日中歐的奧地利與中亞的土耳其,只有中國仍屹立東方,並於21世紀初崛起。
中國於1949年完成統一,並於今日成為「後進入」近代的崛起大國。回首當時統一之際,除社會經濟極度落後,還須面對列強的圍堵與遏制,外加走過彎路,受到重創。在這樣困頓的情勢下,仍能復興崛起,甚至開漢、唐未有的盛世,成為世界近代史上民族復興的典範,絕非僥倖,那是中國人一步一腳印艱苦拚搏奮鬥的成就。那段民族拚搏的崢嶸歲月,是我們民族引以為傲的壯麗史詩。
列強之所以能橫行天下,是因為他們「先進入」近代,亦即先行完成內部政爭與政治體制的整合,及有能力以近代科技生產先進軍事裝備〔注1〕。前者使西方列強可藉自由、民主、自決、人權等亮麗口號,在意識型態上顛覆後進國家,後者使列強恃憑先進武器干預、訛詐、裂解或侵略後進國家。
18世紀末法國大革命的政體整合過程,屍橫遍野,白色恐怖下千萬人頭落地,斯時革命家羅蘭夫人(Madame Roland)在被送上斷頭台前,留下對無序自由的痛心名句「自由、自由,多少罪惡假汝之名而行」。至於美國,其在1861-1865年間的內戰中,南北雙方戰死將士共61.7萬人〔注2〕,占當時全美總人口3,100萬〔注3〕的2%(這還不包括傷者)。斯時,美國南方人民是沒有自決與分離公投的自由,即使今天也沒有。
1949年10月,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以雷霆萬鈞之勢,迅速完成統一大業。相較美國,國共內戰完成不完全統一(因台港澳除外),較美國南北內戰完成統一,整整晚了84年。中國完成統一後,緊接著的首要使命就是建立獨立自主的現代國防體系,使中國免於外敵侵略。然而,在此之前,中國飽受列強侵凌,慘遭蹂躪。與此同時,則面臨美、蘇列強對我廣大領土的虎視眈眈,東南台灣國府又不時反攻突擊。最嚴峻者,是國防科技與西方差距不但宛如隔代,有些可說幾近原始。因此,這一次的全國統一,其處境艱險遠非元明、明清的改朝換代所可比擬,因為它還肩負著振興中國的使命。
抗戰勝利,那是慘勝,歷經百年戰亂,中國已是一窮二白,海軍主力已在1895年的中日海戰中,全軍覆沒,僅存的小型艦艇,也在八年抗戰中遭日軍摧毀殆盡。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10月國府派1,500名海軍官兵自福建馬江渡海抵台灣基隆接收,是分乘二十艘僱用的大帆船,好似時光倒流。戰後國府從同盟國那兒分到34艘日本本土殘存的艦艇,及國府以喪失主權為代價獲自英、美所贈1920、30年代所造十幾艘千餘噸老艦,這也是解放軍海軍1949年所接收的主力兵艦〔注4〕。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之際,中國完全無力自製汽車、坦克、戰機、軍艦與潛艇。斯時,解放軍甚至無力修復日軍所留坦克內已遭毀壞的無線電通訊設備〔注5〕。1950年初解放軍成立雷達部隊,卻不會使用所繳獲的日本雷達〔注6〕;但戰敗的日本,在1941年12月發動偷襲珍珠港前夕,卻擁有飛機2,400架、甲級巡洋艦18艘、乙級巡洋艦20艘、驅逐艦112艘、航空母艦10艘、潛水艇65艘、戰艦10艘〔注7〕,其中「大和號」戰艦排水量是高達65,000噸。
中日相較,十年前日本擁有的強大陸海空軍,除體現其先進的國防科技與雄厚的重工業實力外,亦體現其官兵素質,是有駕駛潛水艇、巨型戰艦與航空母艦的能力;但戰功顯赫的「人民解放軍」,幹部戰士卻大部份是文盲。中日兩軍官兵文化水平反差之大,由此可見。自1950年起的三年間,全軍曾掀起向文化大進軍的高潮,才將部隊戰士的文化,普遍提升至高小以上程度,有些達到中學或更高的程度〔注8〕。
面對如此嚴峻落後的情勢,建立自主的國防科技與重工業,是攸關中華民族存亡的大事,刻不容緩。中國共產黨於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前舉行開國大典後就迫不及待地於11月1日成立了「中國科學院」。1950年,周恩來曾寫過幾百封信,呼籲海外學子回國。是年,共有二百多名海外傑出的科學家返國,例如鄧稼先、金星南、蕭健等。1951-57年間又有錢學森、陳寬能、郭永懷等一批科學家返回內地。一時間,中國科學領域群星璀璨〔注9〕。最令人動容的是,這些科學家在歐美多已獲理工的博士學位,在專業領域各有傲人成就。但這次國家的再統一,是中國自大清覆亡後的實質一統,雖然百年戰爭,國家處於極度落後的窮困狀態,但血濃於水的民族情,召喚著這群身懷絕技的科學家,放棄海外優渥待遇,甚至突破美國特務重重阻攔,攜家帶眷,回歸祖國,為建設明日中國獻身。
就在解放軍南下勢如破竹的1949年春夏,面對世界已分裂成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和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兩大陣營,毛澤東審時度勢地先後提出了「另起爐灶」「打掃乾淨屋子再請客」和「一邊倒」的外交大方略;前二者即不繼承滿清與國府兩舊政權與列強建立的不平等關係,清除西方在華勢力後,再與西方建立關係;後者即二選一地加入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第二年夏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1953年7月27日停戰),毛澤東干綱決斷,在中國百廢待舉之際,於同年10月派遣「中國人民志願軍」渡過鴨綠江,抗美援朝〔注10〕,使蘇聯有和平環境從事二戰後的復原建設。韓戰期間,「中國人民志願軍」11.5萬人陣亡、22.1萬人負傷〔注11〕,戰費支出高達100億美元,多是向蘇聯購買武器,所購武器許多還是過時武器。但「抗美援朝」對中國的正面歷史意義,除了禦敵於國門之外,是使美國日後無法直接侵擾東北,提供和平建設東北的環境,且因戰爭結盟的友好政治氛圍,虎口拔牙,使蘇聯於1952年歸還東北的長春鐵路,1955年歸還旅順、大連港和解散其在新疆、大連等一批剝削我方的中蘇「合資公司」〔注12〕。此外,無論毛澤東是否已經預見或未能預見,筆者認為「抗美援朝」最重要且影響最深遠者,是為中國換得建立從無到有之初步國防科技與重工業體系的蓋世機遇。
就俄人的立場而言,斯大林對中國的興盛衰敗常處於矛盾狀態,斯大林不願毛澤東揮師渡江一統中國,但中國的勝利又曾使他振奮。中國實施「一邊倒」的外交政策,從而與美、英、日、法等西方陣營抗衡,雖然使斯大林感到社會主義陣營的強大,但「一邊倒」仍不足以使斯大林放心,因為他怕中國會成為南斯拉夫,毛澤東會成為另一個狄托。及至毛澤東派軍入朝,血戰美軍,斯大林才相信中國不是南斯拉夫,不是狄托。當然,從民族利益上看,斯大林雖然很難承受中國強大到接近蘇聯的程度,但剛成立的新中國又太弱,其工業落後的程度如果不加以改變,中國僅憑其豐富的人力難以抗衡美日構成的東方威脅。給予中國一定程度的支援,協助中國改善其工業落後狀態和改進其軍事裝備,是符合蘇聯的利益,這在朝鮮戰爭中尤其必要〔注13〕。【待續】◆
〔注1〕毛鑄倫,《論近代中國民族主義運動曲折發展》,《海隅微言集》,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1998年7月,pp.3-6.
〔注2〕Hugh Brogan, The Penguin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England: Longman Group Limited. 1985. p.355.
〔注3〕龍文軍、包躍芳,《美國西部農業開發的歷程和經驗》,http://number.cnki.net/Show-result.aspx?searchword=t%E7%BE%E5%9B%BD%E4%… 2008/Jan/15 p.1.
〔注4〕海軍司令部「近代中國海軍」編輯部編輯,近代中國海軍,北京:海潮出版社,1994,pp.950-992:1003:1012-1043.
〔注5〕中央電視台,開國大典(電視節目),2004年10月。
〔注6〕羅來勇,中國國防科技人才培養紀實,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5年8月第二版,p.53.
〔注7〕服部卓四郎著,軍事譯粹社,大東亞戰爭全史Ⅰ,台北:軍事譯粹社,1978年3月,pp.148-149.
〔注8〕《聶榮臻傳》編寫組,聶榮臻傳,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4年12月,p.486.
〔注9〕彭繼超,中國核武試驗紀實,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5年6月第2版,p.34.
〔注10〕Roderick MacFarquhar and John K. Fairbank著,楊品泉等譯,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10月第二次印刷, p.54.
〔注11〕鄧禮峰,建國後軍事行動全錄,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pp.313-314.
〔注12〕同注10,pp.163-164:255:257-259.
〔注13〕同注6,pp.20-21.
〔注14〕同注6,p..21.
〔注15〕滕敘兗,哈軍工傳,湖南: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年7月,pp.27-28.
社論
中國與世界
國際視野
立委選後
新國會與一黨獨大
公投與台獨
二二八紀念
短評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