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初選已經啟動,民主黨在愛荷華、新罕布什爾、密歇根以及內華達等四個州舉行了初選,除了在愛荷華由奧巴馬拔得頭籌外,希拉蕊贏得了其他三個州。共和黨方面則已經辦了六場初選,除上述四州外,還加上懷俄明及南卡兩州。共和黨中群雄並起,候選人眾多,但目前哈克比贏了愛荷華、麥凱恩贏了新罕布什爾及南卡、羅姆尼則贏了懷俄明、密西根及內華達。在兩黨各自角逐中,由於民主黨候選人知名度較高,而且一是女性,一是黑人,在傳統上以白人男性為主的美國政壇別樹一幟,加上選民對於政黨輪替的期待,顯然吸引了較多關注。在這幾州的初選中,中國政策雖被觸及,但未受太多注意,這是否意味中國議題將在選戰中缺席呢?
一 驢像兩黨候選人中國政策的傾向
此次兩黨眾多參與初選者,如共和黨的朱利安尼、保羅、寇克斯、吉爾摩爾等人的中國政策立場尚不清楚,但在上述幾州初選中,幾個領先的候選人在這個議題上的態度已經約略浮現,值得點出。
人氣頗高的奧巴馬對中國政策掌握不夠精確,已經在初選中激出火花。由於中國玩具與食品的安全問題引起甚多關切與批評,所以奧巴馬說,他若當選,將禁止中國玩具進口,還要對中國食品建立檢察制度。但是美國今天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進口玩具都來自中國,這種主張馬上引起反彈。沒幾天,奧巴馬就改口,說他只是主張含鉛的玩具不准進口。
奧巴馬對外交事務,尤其是複雜的中國事務並不那麼瞭解,有了這次擦槍走火的教訓,其後奧巴馬對中國政策就照稿宣科,中規中矩了。根據最近的報導,奧巴馬主張,美國不會把中國妖魔化,要與中國在政治、經濟和戰略等領域合作,把中國納入國際軌道。他對中共違反智慧財產權、操控人民幣幣值、違反人權,以及對蘇丹與伊朗的支持都持異議。至於台灣問題,他會繼續奉行一個中國政策,與北京及台灣保持良好關係,希望兩岸通過對話,和平解決分歧,保證台灣海峽永遠不會發生軍事衝突。任何解決僵局的方式都應獲得兩岸人民的接受。由這些主張可見他在這個議題上已經獲得高人指點。
至於希拉蕊,柯林頓的中國政策應該對他有一定影響。此外,他也如奧巴馬一樣,關切中共操控人民幣匯率、不尊重智財權,違反人權紀錄,並揚言:「我不想吃下中國製造的不良的食品,不想讓我的孩子玩有毒玩具。」
從奧巴馬與希拉蕊的主張來看,民主黨人一旦當選總統,其對華政策會回到民主黨一貫的立場,那就是:強調人權、關切貿易逆差、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一中政策不變。
共和黨方面,三位初選的領先者中,哈克比及羅姆尼比較強調開放市場、尊重智財權等經濟議題,這都是美國與中共當前關係中的熱點。麥凱恩則較注重安全問題,主張強化與日本的聯盟,以及與其他亞洲國家的關係,維持美國在東亞的軍事影響力;更主張透過APEC論壇,促進美國利益及價值。這些主張反應了傳統的共和黨立場,也是小布希政府政策的延續。
二 中國政策會成為大選重要議題嗎?
在未來的初選及大選過程中,中國政策會否成為重要議題?
回顧最近幾次美國大選,中國議題確實曾經是大選重要議題。例如一九九二年民主黨柯林頓與共和黨老布希的中國議題辯論,柯林頓猛批老布希忽視中國的人權問題。二○○○年時,共和黨的小布希又猛批柯林頓對中國的「戰略夥伴」定位政策,兩人贏得選舉都與此不無關係。
其實大部分國家的選舉議題都是以內政為主,外交頂多是陪襯。以美國今年的情勢而言,最紅火的議題當是經濟,如次級房貸引發的金融風暴、經濟衰退、以及失業等問題,其次是伊拉克議題,再次則是醫療保險、社福等議題,中國議題似乎很難成為核心。
不過,無論是經濟或伊戰問題,都難免牽涉到中共。談到經濟危機,無論是失業率居高不下,貿易赤字無法改善,經濟競爭力衰退等等,中共自然都成為代罪羔羊:這些現象都是中國巨額對美貿易出超、人民幣升值緩慢、智財權未受周延保護、市場未能大幅開放所導致。初選開始這些指責就屢見不鮮,以後持續發酵當不至意外。與此相對照的是,美國手上棘手的外交議題,無論是結束伊拉克戰爭、制裁伊朗、解決蘇丹達爾富、緬甸等問題,美國又似乎頗為依賴中共的合作。一反一正,形成有趣的對照。
持平的說,各候選人為了選票,免不了要拉中共下水。民主黨的支持者多是勞工與受薪階級,雖然得利於進口低價商品改善生活,但是也受到企業裁員、投資遷廠大陸的失業之苦。民主黨兩位超人氣候選人主攻中國玩具與食品的策略,就是投這些人所好。共和黨的支持者多是企業大老闆,投資中國獲利甚多,為了自身利益,也得喊喊開放市場、尊重智財權。因此,大選中中國議題的配角角色逃不掉。
三 正面看待中國是美國的宿命
中國政策不會是美國大選的重要議題,不會成為主角,主要是因為國際大環境已經與上個世紀九○年代或這個世紀開始時大大不同,兩黨的中國政策也沒有重大的分歧。
從實力來看,美國雖然還是唯一超強,但實力在衰減中,中國即使尚未完全崛起,實力已經不容小覷。不管美國喜不喜歡,美國在經濟上、戰略上必須面對中國,交往、溝通、或者還加上防範。
從歷史來看,無論共和黨或民主黨,縱然立場有差異,但在外交上都以現實為重,不拘泥於原有的意識形態。美國兩黨領導人從來沒有喜歡過中共,但是為了解決越戰,共和黨以反共出名的尼克森卻率先向中共敲門;為了對抗蘇聯,雷根必須繼續交好中共,簽下「八一七公報」;為了龐大的商機,標榜人權的柯林頓只能自毀立場,將人權束諸高閣,與對中共的最惠國待遇脫鉤;為了反恐,小布希也只得把對中共的定位,由「戰略競爭對手」調整為負責任的「利益相關者」。這些史實說明了美國自上個世紀七○年代以來,其中國政策一步步調整,從七○年代前的敵對、圍堵,慢慢的走到現在這種既合作又競爭的狀態。
在全球化逐步落實,美國已經無法壟斷核子武器,其獨霸行徑又引起全球反感的今天,美國兩黨候選人在中國政策上已經沒有全面翻盤的機會,有的只是做哪一些、何種程度調整的空間。
中國在崛起的過程中,抱著臨淵履薄的態度,為自己建立了不錯的國際形象。2005年10月,前美國副國務卿佐立剋期許中國,將其定位為負責任的「利益相關者」,後來佐立克解釋此一政策轉變,指出是因為「中國的成功、中國的規模和中國的影響都顯示,中國跟其它主要國家在維護國際體系,加強世界安全,增加世界繁榮和創造新的機會方面,擁有共同的利益。」 美國對華政策走勢就此確定。
就本年的大選而言,美國兩黨候選人在中國政策上既然並無根本的歧異,大選中的觸及,將不至於使中國議題成為選戰的焦點,大幅改變未來中國政策的內涵。無論共和黨或民主黨,其候選人都體認到中國崛起無可阻擋,美國能做的就是只能順勢,在交往與接觸中加以影響。哈克比說,美國不能迴避中國,無論誰當選,都要審慎考慮,使中國成為負責任的國家。希拉蕊說,雖然中美兩國價值觀不同,政治制度也不一樣,但中美合作良好,這對美國十分重要。這兩人的談話,大約反應出兩黨在中國政策上的一致方向。
四 軌道不變,不斷磨合的中美關係
中國政策不會成為大選爭辯的核心議題,不會大幅反轉,並不表示中美關係上沒有摩擦,中國議題會完全在初選與大選中缺席。實際上,中美關係上的摩擦還真不少,舉其大者而言,也有下面幾項。
第一是經貿摩擦。這是目前各方矚目,大選中一定會觸及,也是雙方較難磨合的議題。中共對美貿易出超逐年大幅成長,2005年為1,020億美元,2006年2,300億美元,2007年數字出來還會上竄。美國將鉅額入超歸咎於人民幣大幅低估,升值緩慢,中共市場不夠開放,對智財權保護不力,產品控管低劣等,顯然是一個方便但不完全真實的說法。導致美國今天的經濟困境,內外原因甚多,美國顯然自省不足。中共雖然已經在人民幣升值、保障智財權方面做出不少努力,但美國總嫌不夠。雙方為此引起的爭吵,預估還會延續下去。雖然如此,中美兩國在經貿上互賴關係已經形成,即便有所爭執,兩國關係不會因此破裂。
第二是戰略較量。美國雖說已經意識到中國崛起無法阻擋,但還是努力延緩,以維持美國在東亞的優勢與利益。美國極力強化美日安保條約,大力爭取東盟、印度、中亞等國,中共的積極修復與日本的關係,深化與東盟及上海合作組織各國的關係,顯示出雙方在包圍與反包圍上的戰略較量。另一個雙方戰略較量焦點為台灣。台灣原是美國牽制中共的棋子,現在則成為中美既競爭又合作的地方。競爭是由於美國仍然不願捨棄這個棋子,合作則是由於兩個因素促成:一是躁進台獨的作法可能挑起美國所不樂見的海峽軍事衝突,另一是由於兩伊問題美國有所求於中共,只好在台灣問題上略為配合。除此之外,雙方在國際政治影響力、能源與原物料的追逐上也有競爭。
第三是人權問題。中美雙方對人權問題看法上的分歧,反應了兩種文化與價值觀的根本差異,這種差異既然根深柢固,當然難以化解。在動機上,中國認為美國對其人權水平的批評,本質上是一種對他國內政的干預;但是美國卻認為他的作為旨在提升全球人權水平。在內涵上,雙方的認知也南轅北轍,中國認為最重要的人權是生存權與經濟發展權;美國卻認為公民政治權利為基本人權,最為重要,並將人權與民主掛勾。雙方這種分歧由來已久,爭執時弛時張。如果美國急於拉攏中國,就可以把人權問題擱置,否則就窮追猛打。不過既然人權是一個難解,又不是那麼急於解決的問題,它在中美關係上就只是美國用以困擾中共的一個工具。
五 結 語
美國總統初選才剛起步,兩黨眾多候選人最後誰能勝出,現在頗難斷言。今年共和黨的候選人不像民主黨的奧巴馬、希拉蕊等那樣風采迷人。共和黨主政八年,不論是在經濟、外交、國際形象上,都把美國帶到一個空前低迷的處境。因此,今年大選很可能由民主黨奪回政權。
在中美關係上,民主黨比較重視人權,共和黨比較重視安全,經貿議題則兩黨都不會放過,但是重點不完全一樣。這些議題需要進一步磨合。在台灣議題上,台灣的戰略地位仍受美國重視,但中共的立場也不能視若無睹,所以「一中政策」、和平解決、維持台海現狀,這些立場應該不會因政權易手而改變。
無論哪一黨執政,美國都不能不與中國打交道,也都不能不正面看待中國的崛起。歷史不會倒帶,冷戰時代已經過去,在全球化的今天,美國需要學習與更多的新興強權平起平坐。◆
社論
中國與世界
國際視野
立委選後
新國會與一黨獨大
公投與台獨
二二八紀念
短評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