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共同市場的另一面向

成功


近日,各方對於兩岸共同市場的議題討論激烈,但是,該議題還有一項重要的面向好似被遺忘,這就是避免戰爭的功能。

回顧當今歐盟的發展,一九五二年的煤鋼聯盟是最早的發跡,當時歐洲各國最主要的考量就是避免戰爭與經貿發展,因而建立高級公署來共同管理德法等六國的這兩項資源,分享主權,以防止德國再度掀起戰爭,同時又可以促進這些國家之間的良性互動。繼之,一九五七年的羅馬條約則規定在十二至十五年之後,將建立以關稅聯盟為基礎的歐洲共同體,也就是一般俗稱的共同市場,而這也正如計畫的規定,於一九六八年完成。之後,再由一九八六年的單一市場,進入一九九三年的歐洲聯盟。綜觀這一發展的主要動力,就正如功能學派所主張的外溢效果(spill over),也就是經由互動與交往,而逐步達到更高階整合的目標,這不但促進了歐洲這半個世紀以來的經貿發展,對於相互之間的和平相處,貢獻更大。

若以兩岸的情勢觀之,其實我們與當時歐洲國家的需求相去不遠,也就是避戰與發展,而前者的重要性並不亞於後者,因為沒有穩定的避戰機制,經貿發展將無法獲得保障。

其實,是否與如何避戰,乃藍綠兩大陣營的一大差異。從綠營的立場觀之,由於其自我意識與主觀意願極強,因而無法將北京與美國的利益納入考量,盼假外力以自重又效果不彰,而仍以對立對抗為主軸,終於導致左支右絀、左右碰壁。這正好是現實主義的最佳寫照,因為該主義強調主權國家權力與利益的追求,難怪在二次戰後一些歐洲學者就感歎說,這一切的災難都是因為各國堅持主權所惹的禍,因而才有歐洲整合運動與主權分享主張的興起。

而藍營兩岸的政策主軸就是不統、不獨與不武,再加上積極展開談判與共同市場的機制,自然可以降低兩岸軍事衝突的可能性,同時促進經貿發展。這正如同功能主義學派的主張,當兩個政治實體的交往愈頻繁,以武力解決爭端的可能性就愈降低,因為若雙方利益交織的程度加深,武力方式必導致兩敗俱傷,因而以交往代替對抗,避戰與發展的目標都近在咫尺。

再者,若能以部份主權來換取安全,比如經貿的交往與協商等等,將可發揮類似上述以煤鋼聯盟為出發的外溢效果,若此,利弊權衡,必定划算。間或有人擔心,若開放兩岸交流會導致大陸各種勢力湧入台灣,難道我方無法建立有效的控管機制?連香港都能,難道台灣不能?而香港也就因此而有一倍於台灣的人均所得。

再以中共的反分裂國家法的規定觀之,其第八條的三項規定是:台獨的事實,也就是法理台獨;導致台獨的重大事變;以及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等等,若台灣有所觸犯,北京將會使用非和平手段來因應。這對於我方的影響甚大,可是,反過來說,若台灣不去觸碰這些條目,中共如何出師有名?而當前兩岸的現狀不就是如此?進而,這也意味著兩岸和平的條件已經具備,在此基礎上發展良性互動,再加上上述國民黨避戰與發展的主張,兩岸必可互利互惠,共創雙贏,何樂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