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核武橫空出世與台灣

中國崛起之路之三(下)

戚嘉林
(國際關係學博士)


三個月後的9月15-28日,赫魯雪夫第一次訪問美國,與美國總統艾森豪舉行了三天會談,會後發表公報提出「大衛營精神」;9月30日至10月4日,赫魯雪夫最後一次訪問中國,第二天與毛澤東會面,正式告知,蘇聯為了維護「大衛營會談」的成果,不給西方帝國主義製造任何口實,故蘇聯正在考慮撤回在華的導彈與原子彈專家〔注26〕。1960年7月16日,蘇聯突然照會中國,將召回在中國的蘇聯專家和顧問,在緊接著的一個月內,蘇聯撤走在華工作的1,390名專家,撕毀相關協定。至8月23日,蘇聯將其在中國核工業系統工作的233名專家全部撤走,並帶走重要圖紙資料〔注27〕。

當時蘇聯專家分佈在中國200多個企業和事業單位,他們的突然離去,使中國一些重大的設計項目和科研項目中途停頓。當蘇聯撤走全部技術專家的消息傳到北戴河中央工作會議時,毛澤東稱「要下決心搞尖端技術。赫魯曉夫不給我們尖端技術,極好!如果給了,這個帳是很難還的」〔注28〕。

中國核武橫空出世

對於蘇聯毀約撤回所有專家一事,「兩彈一星」元勳錢三強稱「我很清楚,這對於中國原子能事業,以至於中國歷史,將意味著什麼。前面有道道難關,而只要有一道攻克不下,千軍萬馬都會擱淺。真是這樣的話,造成經濟損失且不說,中華民族的自立精神又一次受到莫大創傷。」〔注29〕。

斯時,中共採取自力更生的奮鬥方式,持續甚至加強原子能工業的建設。一批頂尖的核武科學家如鄧稼先、周光召、王淦昌、彭桓武、王承書等不但自願投入「兩彈」事業,甚至是抱著「以身許國」的宏願投入,告別家庭,隱姓埋名,銷聲匿跡,爭分奪秒,獻身於中國核武事業〔注30〕。

1958-60年間,適逢三年自然災害、大躍進與人民公社,導致經濟災難,中共中央進行經濟調整。斯時,不乏論者認為研製國防尖端武器困難太大,中國工業基礎薄弱,又逢經濟形勢惡化,從而主張「兩彈」下馬,聶榮臻則力主繼續上馬。案經激烈爭論,最後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央領導贊成繼續攻關〔注31〕。此一決策極其重要,災難畢竟遲早總會過去的,但「兩彈」工程一旦下馬,熱情受挫,信心受挫,影響難以估算;在確定「兩彈」攻關後,1963年9月聶榮臻指示,由於中國空軍力量薄弱,空投原子彈難起作用,故中國發展核武器,最後著重的是要搞戰略導彈用的核彈頭〔注32〕;至此,全國大力協作,斯時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國防尖端武器的重要,各相關單位都予支持,周恩來總理並在財力上大力支援「兩彈」事業〔注33〕。

1964年10月16日,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

1966年10月27日,發射導彈核武器試驗成功。

1967年6月17日,第一顆氫彈爆炸試驗成功。

1970年4月24日,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

1971年5月31日,第一艘核潛艇首航。

國防科技更上層樓

隨著「兩彈」與導彈的成功,中國的國防工業又更上層樓。1965年時,過去許多靠進口的新型金屬材料,已經能自己生產,共研製成新型金屬材料6,800多個品種。高溫合金,可滿足製造米格-21飛機的需要。電子、儀器儀表中的精密合金70多個品種中,已有55種可滿足需要。……在重水、高能推進劑、特種合成橡膠、塑料、樹脂、特種感光材料、稀有氣體、超純物質、超純試劑等方面,已可滿足導彈、原子彈、航空及無線電工業等方面近期發展所需的90%。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方面,已研製成玻璃鋼、玻璃纖維、特種水泥及膠凝材料、人工合成晶體、特種陶瓷、耐高溫塗層、石墨、石棉等材料,共2,000餘項。這些材料具有耐高溫、耐腐蝕、耐磨損、耐輻射以及各種優異的光學、電學、磁學性能,初步滿足了研製國防尖端技術的需要。雖然上述12,000多種新材料中,有些性能還不夠穩定,有些還不能工業化生產。但這些成就是值得自豪,使中國軍事和民用工業的發展,上了一個新台階〔注34〕。

然而就在形勢一片大好之際,1966年爆發了「文化大革命」。事後聶榮臻回憶起「文革」,曾沉重地說道,十年動亂,廣大知識份子,尤其是那些科研骨幹和領導幹部遭受迫害,科研秩序被打亂,設備遭到破壞,科研計劃被迫中斷(或延緩),使中國同世界先進科學技術水平已經縮小的差距又擴大了,實在令人痛心〔注35〕。另一方面,即使是處於「文革」的動亂下,中國仍然能取得兩彈、人造衛星與核潛艇等國防武備成就之原因,劉華清認為首先是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聶榮臻、葉劍英等中央領導的大力支持、當時國際環境緊張的壓力、及科技人員為將中國建設成現代化強國使命感所做的無私奉獻。〔注36〕

蘇聯計劃摧毀中國核武

1969年3月,中蘇在珍寶島發生三次武裝衝突。及後,蘇聯軍方強硬派準備動用其在遠東區的中程彈道導彈,對中國的軍事政治重要目標,實施「外科手術式核打擊」;同年8月20日,蘇聯大使多勃雷寧奉命在華盛頓緊急約見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季辛吉博士,向他通報蘇聯準備對中國實施核打擊的意圖,並徵求美方意見。次日一早,季辛吉至白宮面報尼克森總統。尼克森與其高級幕僚緊急磋商後,認為:

一、西方國家最大威脅來自蘇聯,一個強大中國存,符合西方的戰略利益。

二、蘇聯對中國的核打擊,必招致中國的全面報復,到時核污染會直接威脅駐亞洲25萬美軍的安危。

三、最可怕的是,一旦讓蘇聯打開潘多拉的盒子,整個世界就會跪倒在北極熊的面前。到那時,美國也會舉起白旗。因為「我們能夠毀滅世界,可是他們敢於毀滅世界」。

因此,應設法將蘇聯意圖立即通知中國。但中美兩國外交上已中斷多年,故技巧地於8月28日《華盛頓明星報》醒目位置刊登了一則消息,標題為《蘇聯欲對中國做外科手術式核打擊》。此消息立即在世界引起強烈反響,勃列日涅夫氣得發瘋。毛澤東獲悉後,乃發動「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的方針,全國進入臨戰態勢,大批工廠向內地三線轉移〔注37〕。

毛澤東霸氣止戰

「文化大革命」樹立了毛澤東的絕對權威,而毛澤東的絕對權威,使中國免於蘇聯的外科手術式核打擊。1969年中國面臨蘇聯的核武攻擊,毛澤東下令各地總動員,開始工程浩大的「深挖洞」,以臨戰的決心遏阻蘇聯的進攻。一時間,風聲鶴唳,依中共老帥的研判,蘇聯可能利用10月1日國慶時攻擊。故周恩來等大伙意見傾向於取消往年形成群眾集會的慣例。惟毛澤東認為「國慶節不搞集會,豈不讓人笑我們有點怕嘛,我還是要上天安門」,「他們讓我們緊張,我們可不可以也放他兩顆,嚇唬嚇唬他們嘛」,「不要早,也不要晚,過節前幾天我看就挺合適」〔注38〕。

9月23日和29日,中國先後進行了當量為2至2.5萬噸的地下原子彈裂變爆炸和轟炸機空投的當量約300萬噸的氫彈熱核爆炸〔注39〕。但中共一反常態,全無報導,悄無聲息。10月1日,天安門廣場仍旗幟如林,人潮如湧,毛澤東、林彪、周恩來等人仍登上城樓。全世界對此無不感到驚訝與疑惑〔注40〕。蘇聯也不例外,且蘇聯分析中國最近進行的兩次核試驗,不是為了獲取某項成果,而是臨戰前的一種檢測手段。此外,蘇聯當局也瞭解中國的導彈基地已經進入臨戰狀態,幾乎全國總動員的在挖洞備戰,及中國堅決的反擊決心,何況不可能在戰爭一開始就剝奪中國的反擊能力。於是10月20日,中蘇邊界談判在北京舉行,由珍寶島事件引發的緊張對峙局勢開始緩和。二十世紀中國的最後一次核危機隨之結束〔注41〕。

統一大業天命

中國國防尖端的核武事業,歷經美、蘇「外科手術突襲」的威脅與台灣的出賣,前後整整十年,最後是以全國進入臨戰狀態,堅決反擊的民族意志,方渡過驚濤駭浪,接著1970年發射首顆人造衛星,擁有從1845年鴉片戰爭以來的基本自衛能力,這在近代中國史上是一個偉大的里程碑。

對中小型國家而言,無核武尚可。一則因中小型國家的綜合國力,無力自製大規模現代武器與核武,其國力在世界政治的份額,只能對世界政治「隨波逐流」,無力影響世界。再者,尤其是中小型國家的綜合國力,不會對世界超強有所威脅;然而,中國則不然,中國是一人口13億、領土960萬平方公里的大型文明古國。對世界超強的美、蘇而言,中國存在的本身,就是一種威脅,一種潛在的威脅,其遼闊領土更是美、蘇垂涎顛覆裂解的對象。後者乘我抗戰八年危極之際,迫蔣介石同意外蒙公投獨立。前者於韓戰甫一爆發的兩天後,即介入我國內戰,以其第七艦隊巡弋台灣海峽,使台灣迄今仍與中土分離。因此,若中國無與時俱進的常規武力與核武威懾,進無以完成統一大業,退不足以保障現有領土不遭顛覆裂解。故追隨當代前沿武備,尤其是大力加速建立與美國「相互保證毀滅(Mutual Assured Destruction,MAD)」的核武、海空軍與太空力量,是保證不再遭美國以武力介入內戰,是保證中國完成統一大業護國佑民天命的必要條件。

【全文完】◆


〔注26〕梁東元,《中國飛天大傳》,湖北:湖北長江出版集團與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pp.60-61.
〔注27〕彭繼超,《中國核武試驗紀實》,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5年6月第2版,pp.84-85.
〔注28〕《聶榮臻傳》編寫組,聶榮臻傳,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4年12月,p.583.
〔注29〕同注9,p.98.
〔注30〕同注9,pp.101-121.
〔注31〕同注24,pp.590-592.
〔注32〕同注24,p.597.
〔注33〕同注24,pp.601-602.
〔注34〕同注24,p.601.
〔注35〕同注15,p.160.〔注36〕劉華清,《劉華清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7年8月,P321。
〔注37〕「蘇聯對中國核打擊箭在弦上 尼克松拯救了中國(1)(2)」,http://news.china.com/zh-cn/history/all/11025807/20050124/12080626.html Access:2006/4/17
〔注38〕同注15,p.160.
〔注39〕「蘇聯對中國核打擊箭在弦上 尼克松拯救了中國(2)」http://news.china.com/zh-cn/history/all/11025807/20050124/12080626-1.html Access:2006/4/17
〔注40〕同注15,p.145.
〔注41〕同注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