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民進黨何去何從
論民進黨何去何從
十月二十一日,民進黨台南市議員王定宇率眾,在台南孔廟推倒並追打來台學術訪問的大陸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還踐踏其座車,如此暴行本不容於任何文明社會,民進黨不但不以為理屈,反而,以王定宇為1025「反中」大遊行的英雄。
民進黨的暴行,並不能阻礙兩岸和平發展的進程。十一月三日,海協會會長陳雲林大無畏的如期抵台,十一月四日,如期簽訂了兩岸「四項協議」,即航空、海運、郵政和食品安全,但卻在五日晚間接受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宴請時,遭受民進黨群眾包圍八小時不得脫身,形同軟禁。
十一月六日,民進黨又發起「圍陳」大遊行,群眾失控成為暴民,終於演變成一百四十多名員警輕重傷的流血事件。
民進黨不但不為事件負責,反而指責馬英九「喪失主權」、「出賣台灣」。
「江陳二會」的「四項協議」,其實並不牽涉到任何主權的問題,都為有利於台灣經濟的議題,但卻具有深遠的歷史、政治的意義。這是突破了六十年來兩岸對峙,第一次由大陸相關負責人來台簽訂協議,並把從李登輝「兩國論」以來,被國際政治觀察家評為戰爭高風險的台灣海峽,扭轉為和平的海峽。怪不得馬英九自許為「和平的製造者」(peace maker)。
再者,從經濟上來說,打通了兩岸直航,即掃除了兩岸經濟交流的人為障礙,使得台灣經濟得以掛靠大陸市場,以實現「兩岸共同市場」。台灣從來不是一個獨立的經濟體,明鄭得以維持是依賴對大陸沿海的走私貿易和海外貿易;清代台灣屬福建省至一八八五年下詔建省;日據時期,台灣是日本殖民地經濟型態;戰後,台灣是依賴美、日市場,而有「經濟奇跡」的。現今,美、日市場逐漸萎縮,大陸市場崛起,失去大陸市場,台灣經濟還有未來嗎?但民進黨卻以「台灣主權獨立」來排拒大陸市場。
儘管民進黨只承認馬關割台,而不承認台灣光復,但為什麼陳水扁當選總統要承諾「四不一沒有」,「一沒有」是指《國統綱領》和「國統會」,「台灣主權獨立」須要《國統綱領》和「國統會」嗎?「台灣主權獨立」又有那一個國家承認?美、日如果承認「台灣主權獨立」,為什麼要和中華民國政府斷交而去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即使斷交後也可以復交啊。美國不但沒有和中華民國復交,而且強力反對李登輝的「兩國論」,和陳水扁的「一邊一國」、廢止「一沒有」及「公投入聯」。所以,「台灣主權獨立」完全是民進黨掩耳盜鈴的說法。
台灣雖未能「主權獨立」,但台灣有無可能「主權獨立」呢?其實李登輝和陳水扁都給過答案,李登輝的答案是他在一九九五年耶魯大學演講所說的「向不可能挑戰」;陳水扁曾在電視上聲嘶力竭的呼叫「做不到,就是做不到」。從李登輝到陳水扁已二十年矣,在二十年間,台灣能主權獨立,為什麼李、扁不實現台灣獨立,而要馬英九來堅持「做不到,就是做不到」的「台灣主權獨立」,來使台灣經濟自絕於大陸市場。請問這究竟是誰的利益之所在。
老實說,一九四五年,抗戰勝利,台灣光復,回歸中國,台灣領土屬於中國,亦即屬於兩岸之全體國民,台灣人民亦擁有大陸之領土主權。後雖有國際霸權主義的扭曲,但歷史事實鐵證如山,不容抹殺。又因國共內戰,國民政府於一九四九年敗退台灣;一九五○年,又韓戰爆發,美國第七艦隊逕進駐台灣海峽,兩岸分治至今。故今日兩岸分裂是美國干預中國內戰所形成的。
至一九七九年,中共《告台灣同胞書》,首先宣佈以「和平統一」取代「解放台灣」的大政方針;台灣方面亦於一九八七年宣佈解嚴,並開放大陸探親,一九九一年宣佈廢止「動員戡亂時期」,並成立國家統一委員會,通過《國家統一綱領》,和制定公佈《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規定兩岸為「自由地區」和「大陸地區」的「一國兩區」。中華民國之領土主權,不但不止於「台灣主權獨立」,也不是喪失大陸領土主權的「兩國論」,而是包括大陸領土在內的全中國。
如何分割兩岸主權,除了經戰爭勝利迫使割讓台灣領土主權外,還有三種方式:一是由兩岸人民或人民代表共決分割兩岸主權;二是由代表兩岸人民的政府,相互承認和共同宣佈自己的主權不及於對方;三是由兩岸政府透過第三國或國際組織,間接的相互承認,及表達自己的主權不及於對方。這三種方式都必須是「兩情相悅」,而非「一廂情願」。此外,除了武力統一外,和平統一也必須是「兩情相悅」,而非「一廂情願」所可以實現的。所以,自柯林頓以來,美國認為台灣問題必須要由兩岸人民都可以接受的方式處理之,而不是單方面可以改變現狀的。
今天沒有「兩情相悅」的台獨條件,也沒有「兩情相悅」的統一條件。任何統獨的「一廂情願」都可能引起兩岸的軍事衝突。在這樣的情況下,除了在「不統、不獨」的條件下追求兩岸「不武」的和平外,又有何良策。
在「不統、不獨」和「一國兩區」的憲法下,兩岸的「一中」,只能是大陸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一國兩制」;台灣的表只能是中華民國和「一國兩區」。兩岸政府除非老死不相往來,否則,只能是「互不承認」又「互不否認」。
兩岸政府若「相互承認」,那就是兩岸領土主權的分割,而形成「兩國」了,台獨自在其中。若一方承認對方,一方不承認,那麼承認對方的一方就成了對方的「叛亂團體」。既不能「兩國」又不能「叛亂團體」,所以,只能「互不承認」。
兩岸政府若「相互否認」,一些涉及公權力的兩岸事務就不能談判協議了。既不能「相互承認」,又不能沒有公權力的談判協議,於是有海基會和海協會的「白手套」。手套雖不是手,但誰也不能否認手套裡面的手,雖不能直接握住手套裡面的手,但也不能否認隔層手套裡面有手。這就是「互不承認」又「互不否認」。
在邏輯上,「互不否認」並不必然就是「相互承認」。肯定「相互承認」雖必然可以肯定「互不否認」,但肯定「互不否認」並不能必然肯定「相互承認」,「互不否認」只能是「相互承認」的必要條件,卻不是充分條件。
「互不承認」又「互不否認」反映在兩岸政治交流上,當年,辜振甫見江澤民,見的是中共總書記江澤民,而非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江澤民。不能見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江澤民,這是「互不承認」;江澤民總書記也是江澤民主席,這是「互不否認」。陳雲林見馬英九,馬英九除總統身份外,已非國民黨主席,所以,陳雲林只能見馬英九「先生」,而不能見馬英九「總統」,這是「互不承認」;但陳雲林卻是到總統府的台北賓館,並在「總統蒞臨」的威儀下不迴避,這是「互不否認」。
這次「江陳二會」和「四項協議」,除了爭取到了兩岸和平及兩岸經濟雙贏外,在「互不承認」和「互不否認」下,根本沒有觸及兩岸主權問題,又何來「矮化台灣主權」和「賣台」之說。台灣根本不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中華民國至少還是有二十三個邦交國承認的主權獨立國家。陳雲林對中華民國都只能「互不承認」和「互不否認」,又如何能承認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戰後,美國都不能壓迫中共承認台灣獨立,民進黨就能迫使中共承認台灣獨立嗎?這只能是唐吉訶德與風車作戰了。
二十年來,李、扁執政把台灣海峽攪成了世界戰爭高風險的地區。難道民進黨真的那麼好戰,非要堅持台灣獨立,引爆兩岸統獨內戰嗎?從這次「圍陳」事件來看,我們不能不說,民進黨庶幾近之。而使民進黨成為引發台海內戰的恐怖份子,也是東亞和平的破壞者了。
猶有甚者,一個貪污的卸任總統陳水扁,竟於在押前,在全省各地串連「取暖」,煽動台獨,反對「江陳二會」。十一月十二日,收押後,民進黨不但不為司法肅貪喝采,反而全力挺扁,說什麼「押扁」是「羞辱台灣人民」,是「新版二二八」,是「辦綠不辦藍」,而且還要到美國去告洋狀。
我們一向不屑於評論扁家弊案,但也不能不為民進黨的「挺扁」說幾句話。
「押扁」確實是全體台灣人民的羞辱,台灣人民在八年前會選出這麼一個貪贓枉法的總統,而且還讓他連任了,怎能不感到羞辱。但羞辱台灣人民的不是司法,而是陳水扁啊!民進黨如此的顛倒是非,難道真以為台灣人民已無公道是非了嗎?
「二二八」事件是發生於一九四七年,是台灣人民在官逼民反下,發生的一場打倒貪官污吏的民變。今天司法為台灣人民整肅貪官污吏,這會是「二二八」嗎?民進黨不但顛倒黑白是非,而且是羞辱了「二二八」,羞辱了台灣人民打倒貪官污吏的正義精神。
我們並不認為,前朝的民進黨官員都是天生的貪腐,而是「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腐化」,尤其是陳水扁的「上樑不正下樑歪」,以致貪腐一塌糊塗。國民黨執政又何嘗沒有貪腐,李登輝的大掌櫃劉泰英,愛將伍澤元,還有劉松藩、朱安雄等,不也坐牢的坐牢,逃亡的逃亡。民進黨又如何以此似是而非之論,為民進黨的貪腐推卸責任,民進黨對自己執政的貪腐還有任何的反省嗎?難道這一切的貪腐都是為台灣獨立,只要台灣獨立,一切的貪腐都有正當性嗎?
貪腐還要告洋狀,除了荒謬外,也暴露了民進黨台獨的殖民化本質。現在美國還在期待大陸能協助渡過金融風暴的危機,美國會再包庇民進黨台獨的貪腐嗎?
「圍陳」「挺扁」之後,民進黨已把台獨、暴力、貪腐捆綁在一起了,成為三位一體的共犯結構了。這樣暴力貪腐的民進黨台獨還能有前途嗎?台灣人民還能放心把台灣的前途交到民進黨的手中嗎?
今天台灣的自由民主,是戰後好幾代台灣人民,不分省籍,不分階級,不分性別,共同奮鬥的結果。民進黨崛起奪取了台灣民主奮鬥的果實,竟走向了台獨、暴力、貪腐之路,寧不令人痛心。民進黨能對得起台灣人民,對得起那些為台灣民主犧牲奉獻的台灣志士嗎?
為了不忍台灣民主果實的凋零,我們願意善意的勸告民進黨,正視現實,遵守憲法,放棄台灣獨立,切割貪腐,監督政府,做一個忠誠的反對黨,以期重獲台灣人民的信任,為台灣的前途共同奮鬥。
否則,民進黨在歷史中崛起,也必在歷史中消失,只能留給後人「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而已。◆
社論
國際視野
國際金融危機
兩岸關係
檢討教改
保釣協會
台灣歷史
海峽短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