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發生的世界戰略格局的大事有兩件:最重要而且影響廣泛又深遠的是9月15日開始的美國金融危機;其次是喬治亞8月8日挑釁俄羅斯,於是引起的短促軍事衝突。本文先說次要的而且在時間順序上先發生的事——喬治亞侵略親俄的南奧塞梯地區而引起衝突。
美國新保守主義者設想的獨霸戰略需要控制中亞地區的能源。於是美國假藉「反恐」之名進攻阿富汗,進而假藉進攻阿富汗的需要而在中亞駐軍,企圖打開從印度洋海岸抵達中亞的通道。
此前,美國雖然擁有優勢海權,但是美國勢力難以抵達位在內陸深處的中亞地區。美國忙著在阿富汗和中亞擴建基地,還忙著利用虛構的「大規模毀滅武器」藉口侵略伊拉克,以求控制更多的石油。
同時,美國始終沒有努力捉拿那個美國宣稱的911事件主謀者奧薩瑪。俄國於是無法繼續坐視美國將勢力延伸到足以威脅俄國心腹要地的中亞。
中國大陸也不能容忍美國一方面在東面的第一島鏈炫耀美國的海權優勢、在南亞拉攏印度對抗中國大陸、在中南半島企圖將美國勢力伸進越南和緬甸,同時也在中國大陸原本相對安全的西部國境鄰近地區建立軍事存在。
俄國於是運用蘇聯時代遺留的人脈和其他影響力在中亞排擠美國的駐軍和政經影響力。不僅如此,俄國和中亞國家的能源合作進展遠大於美國,甚至有可能造成美、英石油公司投資建造的巴庫-提比利斯-傑伊漢(BTC)管線沒有油源可供輸送。
除了從印度洋岸前往中亞,美國還有一條從黑海東岸的喬治亞前往中亞的通道,BTC就是從亞塞拜然經過喬治亞到土耳其。2004年以來,美國對於喬治亞的親美政權已經提供數十億美元的軍事援助,更有美國現役軍人和僱傭兵顧問訓練喬治亞部隊。2008年7月間,美國和喬治亞舉行聯合軍事演習,美國國務卿賴斯訪問喬治亞並且宣稱美國將會保護盟國。
自從蘇聯分解以來,美國在俄國近鄰挑起顏色革命並建立親美政權,俄國從來沒有採取軍事反擊。如果喬治亞進攻並且佔領南奧塞梯,然而俄國照樣沒有軍事反擊,那麼俄國在中亞的地位一夕之間就會動搖,而且美國在中亞的勢力會大幅上升。
喬治亞在8月7日晚間11時30分左右先開火轟擊南奧塞梯首府,此時北京大約是8日凌晨3時30分。俄國總理普亭和美國總統布希都在北京準備參加8日晚上的奧運開幕式。在俄軍大舉進入南奧之前,普亭和布希會晤討論喬治亞問題。布希並沒有在討論時表示明確的立場,似乎隨俄國人高興如何處理。
雖然西方大部分媒體正在猛烈傳播謊言,宣稱是俄國先動手,但是美國官方在美國東岸時間8月9日發出奇詭的信號:美國派兵干預的機率是零。另一方面,美國卻號召歐洲國家採取強硬行動制裁俄國。俄國似乎嗅到了美國故意宣稱不會派兵干預的陷阱氣味,在摧毀、擄獲喬治亞許多武器和軍事基地設施之後,俄軍停止推進,而且俄國接受法國總統居中調停,沒有乘勝追擊佔領喬治亞全境。這在一個月之後將起到意料之外的影響,但也或許是無意之間破壞了美國的算計。
喬治亞的挑釁讓俄國認清了,美國不可能容許俄國繼續和平安穩復甦,於是俄國的國家戰略出現了一些變化。俄國迅速接受輪值歐盟主席的法國總統調停而且不佔領喬治亞本土,避免西歐主要國家被美國的「反侵略」口號聚攏到激烈反俄的陣營。
俄國藉著證明美國無法迅速救援深遠內陸的親美國家,於是很快地擴大和中亞國家的能源合作。亞塞拜然同意增加經過俄國境內油管出口石油。哈薩克斯坦同意俄國以歐美市場平均價格購買天然氣之後由俄國出口。俄國做這種不賺錢的生意明顯是為了控制更多的能源,直接對抗美國控制能源的企圖。
美國的金融危機或許只是單純的因為找不到經濟增長點,於是出現了炒作虛擬經濟增長的金融衍生產品遊戲,最後,實體經濟撐不住貪婪的空架子,於是泡沫破裂。
美國的工業產值已經降到只佔世界總產值的24%,但是美國消耗的各種資源平均在全世界消耗總量的30%以上。這還沒算上美國藉著印鈔票或者發信用而從外國購進的產品所消耗的資源。這些外國個人、企業或者政府手中的美元有部份被美國的虛擬經濟吸引而投資到美國,然後一個金融泡沫破裂就把外國辛苦賺到的那些美元消滅了。這是陰謀論對於美國金融危機的解讀之一。
另一種解讀是,美國利用金融危機打壓本來被炒作虛高的原油價格,於是斬斷俄國出口能源大賺外匯的財路。當初美國政府決定不救援雷曼兄弟投資銀行僅僅百億美元級的資金缺口,就是想要製造金額不大的危機以便操縱,何況雷曼的客戶投資七成以上是外國人資金。可萬萬沒想到市場信心脆弱,危機演變擴大超過美國新保守主義者的估計。
因為喬治亞衝突的後遺症,針對美國金融危機爆發後的世局,俄國的動作是最有對抗意味的。
10月下旬,俄國採取重要的戰略步驟。俄國和中國大陸對於西伯利亞東部到中國大陸的石油管線已經談了14年沒有結果,期間俄國多次改變主意,而且有意挾日制中。金融危機發生之後,俄國遭到油價下跌的壓力,於是俄國改變談判態度,很快就在10月28日、29日和中國大陸簽訂多項能源合作協議還有備忘錄。
依據協議,中國大陸提供俄國250億美元貸款用於建設通往大慶的輸油管線、開發俄國新油田等項目。而且俄羅斯總理普亭將會親自督導石油管線依照期限完工。俄羅斯將在未來20年每年供應中國大陸1,500萬公噸石油。除了確切的協議之外,俄羅斯看來也準備在必要時建立歐亞陸路能源輸送系統。
俄國明顯知道,如果要避免歐盟和中國大陸被美國脅迫加入反俄戰線,俄國至少要從陸地上確保它們的能源需求不受到美國海權威脅。這是大戰略對抗的經濟基礎。所謂「上兵伐謀」,與其耗鉅資建造大規模海軍去和美國競爭,不如使用較小投入就可以削減美國海軍控制海上交通線的實用意義。(筆者在1997年3月出版的《笑傲國防》已經指出中國大陸必須經過一個背後依托於歐亞大陸以保障資源安全的發展階段。現在世局發展果然如此。)
除了俄國在喬治亞衝突之後不久宣佈俄國/委內瑞拉聯合軍事演習之外,俄國官方11月1日表示,俄國北方艦隊和太平洋艦隊將在2008年底之前未確定的日期會師印度洋並在該海域進行演習。中東地區海運出口的石油絕大部分要經過印度洋。俄國顯然是在發出信號,這個世界的經濟運行必須某種程度考慮俄國的立場。
莫斯科時間11月5日,俄國總統在上任後第一次國情報告中除了表示將要消滅國內貪腐、擴大民主參與,而且提及世界金融制度必須改變、若美國在歐洲部署反飛彈系統則俄國會在加裡寧格勒部署短程地對地飛彈、俄國將會強硬對付任何挑釁者。強硬表態之後幾天,俄國總統致電美國總統當選人歐巴馬,並表示只要美國取消在歐洲部署反飛彈系統,俄國就不會在加裡寧格勒部署地對地飛彈。俄國明顯還沒有完全關上談判的大門。
金融危機擴大後,歐盟認為國際金融體制和監管都必須改革,其中還包括加強監管金融評級機構。以前,美國的幾大評級機構如果降低某國的主權債信等級,甚至可以造成其他國家發生金融危機。但是這些機構幾年以來把次貸衍生產品評為最高等級值得投資的標的,直到紙包不住火才降低評級。
美國當然不願意放棄球員兼裁判的有利地位,於是宣稱制度不需改革,只要加強某些監管就可以了。意思是美國繼續主導國際金融秩序,大家湊份子出錢交給美國愛怎麼用就怎麼用,補上美國的金融黑洞,危機就算過去了。
歐盟當然不願意那樣。中國大陸也不願意。中國大陸宣佈了人民幣4萬億元的擴大內需方案。
2008年11月15日,20個國家領導人在美國首都華盛頓開會。美國總統布希把胡錦濤主席和巴西領導人安排在他兩邊的位置,顯然是希望中國大陸慷慨解囊。布希發言只提改革國際和國內金融法規(regulation),歐盟、中國大陸還有一些發展中國家都要求兼顧改革國際金融體系(system)。最後,高峰會發表的共同聲明中兩者都提到。而且聲明包納了中國大陸提出的意見:擴大落後國家,即便是貧窮國家,在國際金融體系的參與和話語權。
美國非常可能在2009年開始千方百計轉嫁危機,如果美國不能騙取、脅迫外國出資以鞏固美國的國際金融獨霸地位,那麼國際金融體系就有走向多元化、公正化的可能。美國霸權的三支柱:金融、軍事、科技,將會只剩下科技優勢尚未受到強大挑戰。◆
社論
國際視野
國際金融危機
兩岸關係
檢討教改
保釣協會
台灣歷史
海峽短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