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安全距離」說開去

評美國黃海軍演
史威
(旅美評論家)


「安全距離」原是一個科技名稱(英文是 safe distance) ,其「定義」是:為了防止人體、車輛或其他物體觸及或接近帶電體等造成的危險,在兩者之間所需保持的一定空間距離。至於「人」與「人」之間,需不需要或應當怎樣保持或如何規範這種「人」與 「人」之間的「安全距離」?這個問題,說起來就比「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關係複雜得太多了。

我總覺得,「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怎樣才算是「安全」的,恐怕很難做「定量分析」。

流氓、無賴的「經典」語言

我記得,在大陸時,大家常在一塊兒「晨練」,或慢跑,或舞劍,或打太極拳,或跳交誼舞,總之是五花八門--說得好聽一點兒,就叫「豐富多彩」吧。大家都在盡情地「享受」著這質樸的然而又是豐富多彩的生活。如果就在這當兒,突然來了這麼一個人,在你面前五公尺的地方,舞槍弄棒起來,你說掃興不掃興?萬一對方失手,戳進你的皮肉甚至五臟六腑,恐怕就得叫救護車了。因此,在這種時候、這種情況下,你有一個權利:要求對方與你保持一個合理的安全距離。如果對方置之不理,仍然我行我素,還說什麼:「我這是在公共地方活動,我有我的自由,你管得著嗎?」大家一定會說這人是「流氓」、「無賴」。而且,如果仔細想想,琢磨琢磨,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和見聞,當不難明白,這個所謂「我這是在公共地方活動,我有我的自由,你管得著嗎?」的「範式」說詞,正是在那種特定場合流氓、無賴所慣用的「經典」語言。--你還甭說,我在大陸參加「晨練」時,還真看到過這「精彩」的一幕。在那時、那個場合(「晨練」者以退休老人居多),倒還是一個講理的,準確地說,是一個邪不壓正的地方。在眾人異口同聲、一致地斥責和眾怒難犯之下,那傢伙灰溜溜地「夾著尾巴逃跑了」。

歷史是一面鏡子

至於國與國之間的「安全距離」,恐怕是一個遠比人際關係中的「安全距離」更為複雜的問題。在我的記憶裡,好像有過一件與「安全距離」多少有點關係的大事--我指的是1962年那場幾乎使人類處於核大戰邊緣的「加勒比海危機」。把蘇聯的中程導彈及核彈頭運進古巴,原是赫魯曉夫的主意。卡斯特羅考慮到美國入侵古巴的非常現實的嚴重威脅,也表同意。起初(大約在同年7月),事情進行得很順利。包括一支四萬人的蘇聯軍隊、大量的武器彈藥、空軍裝備、裝甲裝備、核導彈等等,都在美國眼皮底下,在美國情報部門毫無察覺的情況下,悄悄地運進古巴。可是不久,也就是同年(下同)8月,事情還是被美方查出。10月22日,美國總統肯尼迪宣佈武裝封鎖古巴,要蘇聯「在聯合國觀察員的監視下,迅速卸除和撤退在古巴的進攻性武器」。同時美國對古巴進行一系列軍事挑釁,造成了加勒比海地區局勢緊張和日益升級的戰爭危機。10月23日美國又宣佈,從24日起,將攔截可能前往古巴的艦船,勒令這些艦船聽候美國人檢查。美國先後出動183艘軍艦封鎖古巴海面,聲稱蘇聯在古巴「設置一系列進攻性的發射場」,「提供對西半球進行核攻擊的能力」,古巴正在變成一個「重要的戰略基地」,「構成了對整個美洲的和平和安全的明顯威脅」。且不論美蘇雙方之間的是非曲直(中共指責赫魯曉夫先是「冒險主義」,後是「投降主義」),就美國民眾所以認同肯尼迪政府當時的決策而言,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認為自己國家應該有一個「安全距離」。在這個「安全距離」內,建立一個針對自己國家的「核導彈發射基地」是「不可接受」的;但是,把自己國家的「安全距 離」伸到別的國家境內,同樣是對方「不可接受」的。唯一合理的解決方案應建立在尊重雙方對自己國家安全的關切基礎之上。

類似的情況發生在今天的中國。眾所周知,今年3月發生了一件所謂「天安艦」事件。且不論其真相究竟如何,至今疑雲重重(參見拙作《關於「天安號」事件的若干思考》,載《海峽評論》今年8月號),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它跟中國一點關係也沒有。既然如此,為什麼美國卻以此為由頭,一再揚言要把近十萬噸的核動力航空母艦「華盛頓號」開到黃海去搞什麼「軍演」。「華盛頓號」開進黃海是個什麼概念呢?這就等於把一個活動的軍用機場和導彈發射基地開到中國的大門口,對準中國的心臟地區--京津門戶。集中了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的沿海發達地區,至少是其中很大一部分,全在其艦載機的活動半徑及其導彈射程之內,在其偵測半徑之內。何況這艘航母是否載有核武器,還是一個大大的問號。因為,每當記者問到這類問題時,美國軍方的標準答案都是既不肯定也不否定。這極其嚴重地侵犯了中國國家完全合理的「安全距離」,是中國人民絕對不能接受的。以古證今,為什麼當年美國可以把自己國家的「安全距離」伸到別的國家境內,中國卻不能有一個並未伸到別國境內、完全合理的「安全距離」呢?如果中國人提出這樣的要求,就犯了天條,就大逆不道,十惡不赦了呢?--朗朗乾坤,大千世界,寧有是理乎?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孔夫子有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兩千多年以前,我們的先哲,就能用這短短的一句話八個字,把人際關係應有的規範,概括得如此精粹、透闢--謂予不信,兩千多年後的您,不妨自己試試看:看能不能用不到十個字,就把人際關係,規範得如此精闢又通俗易懂可學,既富哲理,又具有可操作性?--這使我這個炎黃子孫,至今還引以為榮和感到驕傲。當然,此言也得因時因地制宜,需要區分不同的對象,切不可一概而論。對那些「聚精會神搞霸權,一心一意謀擴張」的出爾反爾、毫無誠信、好話說盡、壞事做絕的無恥政客,你和他(或她)講「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如同對牛彈琴。因為,只許自己「放火」,不許別人「點燈」,是其一貫作風。五角大樓的某些鷹派一再揚言,除了各國12海里的領海,我們不承認世界上的海洋有任何我們不能去之處。我們的軍艦有充分的「權利」和「自由」去我們想去的任何一片水域--其實,只要霸權主義需要,即使是別國的領海領空,它也要硬闖的。這種事難道發生得還少嗎?您可看清楚了,在這些大人先生們的心目中,還有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種合理的「安全距離」的餘地嗎?沒有,一點也沒有!說穿了,還不就是因為只有它這個超級大國,才有能力和需要派自己的軍艦到世界任何一片海洋去「耀武揚威」,別的國家都做不到或不能做;所以它才「振振有詞」地大講什麼「公海航行自由」。它明擺著就是仗著「實力地位」欺負人!因此,對這些人講「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也如對牛彈琴。

但是,這個話可以而且應該對美國民眾講。第一、民眾和上述政客等不同,是通情達理的。所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其中的一種。美國民眾可以通過自己在加勒比海危機中的感受,來理解中國人民為什麼如此強烈、堅決地反對「華盛頓號」開進黃海搞什麼「軍演」。第二、由蓄意玩火者挑起的戰爭,對於始作俑者,是誘人的「利潤」和極其豐厚的「回報」--儘管它是由鮮血凝結而成;但是,對人民來說,它是無窮的苦難。一旦戰火燃起,美國民眾必將成為戰爭災難的主要承擔者。因此,儘管受到輿論誤導,美國民眾對中國還有這樣那樣的誤解甚至偏見,但其多數是反對為「台灣問題」與中國打仗的。多次民調反覆證明了這一點。因此,只要我們戒掉那些教條式的套話官腔,用美國民眾能夠接受的語言,加強溝通,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說明利害,是能夠逐步爭取到美國民眾的。

「沉渣」由「攪動」而「泛起」

只要中美關係一有某些曲折、出現緊張跡象,中國大陸必有沉渣泛起。這是屢試不爽的。但有些「沉渣」是靠指揮棒的一番攪動才「泛起」的,故需特別值得注意。

這不,美國的華盛頓號航空母艦隻是放言要來黃海參加「軍演」,還沒有來,一場熱鬧異常的戲碼就如火如荼地上演了,「菁英」們紛紛粉墨登場亮嗓。或以「利害」計,認定雙方軍力(實際專指武器裝備)對比「太過懸殊」,「戰則必亡」;結論:「不抵抗主義」是「必然選擇」,「投降主義」是「唯一出路」。或以「道德」言,在「公海」上打人家航母,與「理」有悖,於「法」不容。非是「自信」,實乃「傲慢」、「狂妄」!綜合這兩方面而集大成者,則首推被官方主流網站--中華網論壇一度置頂的這麼一個帖子:首先它的標題就十分醒目:「打航母可以不計後果,但總得給個理由吧。」它「理直氣壯」「咄咄逼人」地「質問」:「諸位能給出一個打美國航母的理由嗎?打擊領海之外的別國軍艦,這麼大的動靜,你怎麼都要有個理由徵得國民的同意、對國際社會有個說辭吧?」

作為「諸位」之一,我來回答「他」(暫定為「他」,如是「她」,通知一聲,立馬更正)的「質問」。

先說一說反對美國航空母艦到黃海「軍演」的理由。

從軍事上說。「華盛頓號」開進黃海,就等於把一個活動的軍用機場和導彈發射基地開到中國的大門口,對準中國的心臟地區--京津門戶。集中了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的沿海發達地區,至少是其中很大一部分,全在其艦載機的活動半徑及其導彈射程之內,在其偵測半徑之內。何況這艘航母是否載有核武器,還是一個大大的問號。因為,每當記者問到這類問題時,美國軍方的標準答案都是既不肯定也不否定。這極其嚴重地侵犯了中國國家完全合理的「安全距離」,是中國人民絕對不能接受的。對於強加在自己頭上、隨時會掉下來的這把「達摩克利斯劍」,中國人民是絕對不能容忍的。

從政治上說。霸權主義把它的航空母艦開到中國的家門口耀武揚威,其政治意圖就是給中國國內的漢奸走狗撐腰打氣。如果中國對霸權主義的上述行徑只限於口頭上的「反對」「抗議」,實際上聽之任之;那麼,此例一開,霸權主義的航空母艦進出黃海就會成「家常便飯」,視其政治上的需要,它會隨時來耀武揚威一翻。外有強敵進逼,內有漢奸走狗與之呼應,如此這般,不要多久,中國就會國將不國,岌岌乎可危了。而這,正是霸權主義把航母開到中國家門口所要達到的政治目的。是可忍,孰不可忍?--當然,其政治目的能否或在多大程度上達到,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從經濟上說。如果聽任霸權主義時不時地把航母開到自己家門口耀武揚威,造成「裡應外合」的不斷動盪局面,中國還能「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嗎?

中美兩國的不同之處

在回答了「他」的問題之後,我們也要請「他」回答我們的問題:

為什麼當年美國可以把自己國家「安全距離」伸到別的國家境內,中國卻不能有一個並未伸到別國境內、完全合理的「安全距離」?為什麼霸權主義可以將航空母艦開到中國家門口耀武揚威,把中國的心臟地區置於其艦載機活動半徑及其導彈射程之內、置於其偵查半徑之內,中國卻不能行使正當的自衛和抵抗的權利呢?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你怎麼都要有個理由」吧?在關係到人民安危、國家存亡的問題上,你怎麼總是跟霸權主義的洋大人一個鼻孔出氣,絲毫也不考慮中國人民的安危呢?你「你怎麼都要有個理由」向中國人民做個「交代」吧--而不能僅僅向你心目中的由霸權主義把持的所謂「國際社會」交代!

作為「諸位」之一的我,願在此恭候賜教。

這個帖子,更值得我們體味之處是這句話:「打航母可以不計後果」。它採用的是即使你「不計」功利主義的「後果」,也得給出一個「道德」上的「理由」句式,它是極其委婉地先滿足你一點「道德」上的虛榮心,同時又點出你的這種行動的「不計後果」的「性質」。這種「不計」的「後果」有多「嚴重」?其他「菁英」已經說得非常露骨,他們說什麼美國軍力對中國具有「絕對優勢」、「壓倒優勢」,鼓吹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它不這樣露骨,而是「點到為止」。因為, 它懂得「心理戰」。「心理戰行動可以從廣義上定義為有計劃地使用傳播手段來影響人們的態度和行為」;其中一「戒」是:「如果受眾對你的傳播有了先入為主的反感,你的傳播就很難收到任何效果。」如果「他」像其他愚蠢的「菁英」那樣用赤裸裸的武力威脅語言說事,只會引起中國老百姓的「逆反心理」。把十多億中國人民的「逆反心理」「激活」「激發」出來,世界上任何一種霸權主義都是承受不了的;因此,它採取「迂迴」的說法,達到要你非注意不可「不計」的「後果」的目的。由此可見,「他」是一位深諳「心理戰」三昧的專業人士,決非等閒之輩。不過,「他」也是夠「愚蠢」的,「他」怎麼就沒有想到,「黃海」這個地方,是中華民族特別敏感的一個地方,會引起炎黃子孫永遠難忘的歷史傷痛,不管你說得多麼「委婉」,都是在中華民族歷史的「傷口」上「灑鹽」!所以,我們說「他」黃皮膚包裹的身驅上,長的不是中國人的腦袋。

更令人不解的是,這樣的帖子怎麼能被主流網站置頂呢。

在「加勒比海危機」期間,美國的主流媒體眾口一詞地支持肯尼迪政府,民間雖有反調,但是,主流媒體決不會把它放在頭版頭條的。

這就是中美兩國的不同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