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巨人」掀起大波瀾

楊秋興退黨參選面面觀
耿榮水
(資深政論家)


在經過冗長的閉關、沉思、徵詢與審慎評估之後,高雄縣長楊秋興終於正式宣佈退出民進黨,決以無黨籍身份投入年底大高雄市長選舉,此舉不但嚴重衝擊高雄市長選情,也使得五都選舉更加充滿不確定因素,牽一髮而動全身,正是楊秋興驚天一動的最佳寫照,值得深入剖析。

「小巨人」政治生涯最大豪賭

楊秋興身材矮小,崛起高雄政壇一、二十年,歷任多屆省議員、立委和縣長等職,素有「小巨人」之稱,其從政風格以貼近基層、直言敢為著稱,屬於民進黨中生代中形象鮮明、政聲卓著的政治人物,在兩任縣長任內勤於地方事務,獲得五星級施政滿意度,在南台灣政壇屹立不搖,既是國民黨的頭痛對手,更是民進黨地方首長的模範生,因此當楊決定脫黨參選,對大高雄政壇的震撼程度,是無法形容的,畢竟他是一位有深厚基層實力的現職縣長,非一般泛泛之輩可比,故而立即成為全台最勁爆的新聞,喧騰達一個星期之久,地方首長動向能讓台灣主流媒體如此關注,楊秋興是第一人。當然,這也是「小巨人」政治生涯最大的一次豪賭。

楊秋興在退黨聲明中,表達他擬獨立參選的兩點主要原因:一是民進黨初選過程不公平,黨中央對他的抗議和要求置之不理,令他十分不滿。二是不忍看到過去繁榮的高雄港市日趨蕭條沒落,希望將來能規劃發展為台灣的新加坡。第一個原因在訴求他在初選過程所受到不公的待遇,除了博取黨內同志的同情外,也無異挑戰民進黨的初選制度,蓋目前從民調高低決定勝負,固然可避免人頭黨員之弊,但民調也有它的盲點,尤其對鄉下及一般教育程度低的選民意向,究竟不易調查出來,信度和效度大有疑問。第二個原因則在重塑參選的正當性,跳出藍綠的狹隘黨派立場,以打造高雄為台灣的新加坡,再創大高雄第二春作為發展的遠景,直接訴諸廣大的高雄地區選民,這應是極為有利的政見訴求,也間接否定了民進黨在高雄市執政十二年(謝長廷八年,陳菊四年)的政績,等於連續打了民進黨兩次巴掌,民進黨內心之痛與恨,不難想像,難怪有論者指楊秋興的臨陣起義,對該黨的傷害之大,並不亞於扁家弊案的爆發。不同的是,前者社會大多數寄予同情,後者則率皆嗤之以鼻。

基層實力雄厚不會「邊緣化」

從政治權力的本質來看,有一點是楊必然思考過卻無法啟齒的理由:他已幹過立委、縣長等要職,在可預見的將來,民進黨幾無可能再度執政,則卸任縣長之後將沒什麼更好的出路,與其「坐以待閒」,不如脫黨冒險一搏,或可殺出一條血路,既可實現理想抱負,也可延續政治生命,何樂不為呢?當然,他也深知落選後的殘酷後果:結束政治生命,因此,他在脫黨後也明白宣示:落選就回老家種田,永遠退出政壇。實則楊就算不脫黨,除非民進黨能二度主政,他的政治生命確也走到盡頭了,至少已過了顛峰期!

現在各界更關心的是:楊既已決心參選到底,則他的當選機會如何?以他在地方一、二十年的經營、耕耘,若是毫無當選機會,他是絕不可能冒這個險的,換言之,他必然認為有當選的可能才會下這個決心的,這就必須很客觀的來加以評析。

悲觀者認為,楊秋興過去雖有很好的政績表現,但在脫離民進黨後,不但參選的正當性蕩然無存,原有的地方支持者也不可能任由他擺佈,何況陳菊既已勝出,一些綠營地方樁腳早已選邊站,不會回過頭來支持他。再者在傳統藍綠對抗下,第三勢力很難有生存空間,因此,楊極有可能被「邊緣化」,既得不到綠營的票,也拿不到藍營的票,楊會死得很難看。

這樣極度悲觀的論調,大抵是由民進黨內傳出,乃出於「恨之欲其死」的心態,當然不夠客觀公正。以筆者對大高雄地區的瞭解,楊秋興固然是傑出的民進黨地方首長,但行事風格並非那麼極端,意識型態也不很重,大抵能從中間多數的同理心出發,他才會那麼普受縣民支持。筆者對他處理兩件事印象深刻:

一是三、四年前有一座關帝聖君祖廟的關公雕像,自山西運城來台交流,信徒準備全台繞境巡迴供人膜拜,楊秋興以地主身份,親自到小港機場迎接,電視畫面播出楊親捧關公神像,神情莊重肅穆,足見他不受政治意識所影響,十分尊重民間信仰。

二是二○○八年五月二十日馬英九就任總統前夕,高雄縣內有批綠營基本教義派份子,準備租遊覽車北上嗆聲抗議,楊秋興聞訊親往勸阻,告訴他們說:「不要丟臉啦!輸人家那麼多,還好意思去?!」這些深綠人士乃知難而退。

由這兩件事的處理方式,可見楊基本上已做到不分政治顏色,純粹以地方大家長身份的角色出發,公正無私的對待縣政問題,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即使在藍營執政的縣市,也不一定做得到這點。由此推想,楊必在八年縣長任內,打下政通人和的雄厚基礎,他才敢如此鋌而走險,甚至走向政治不歸路,說他會被「邊緣化」,不是故意醜化他,就是不瞭解高雄地方政情和他的施政風格。

「棄黃保楊」可能性也不大

另有一種觀點,認為以現在民調排名,陳菊固然領先,楊緊跟在後,國民黨提名的黃昭順則明顯落後,將來一旦選情緊繃,選民會自動「棄黃保楊」,國民黨也會感覺黃當選無望,在拉下陳菊的前提下,會反過來配票給楊,如此楊就可逆轉當選。

這種流於一廂情願的樂觀論調,也不是務實的想法,畢竟政治是講實力,也講利害的。國民黨在大高雄地區的實力其實並沒想像中那麼弱,尤其是在高雄市,上屆市長選舉,陳菊以不光明的「走路工事件」才勉強贏了黃俊英一千多票,有人甚至認為那次若是換上比較潑辣的黃昭順參選,說不定會贏陳菊,可見國民黨在高雄市的基本盤並不太差,二○○八年總統大選時,馬英九在高雄縣市總得票甚至還贏謝長廷四萬多票。再加上國民黨是堂堂的執政黨,焉有不支持自己提名的候選人,反而跑去支持半途退出民進黨的候選人,於情於理都說不通。相反的,藍營人士可能還會為綠營的分裂而沾沾自喜,畢竟能形成今日「三強鼎立」之局也是做夢都想不到的事,怎可能平白去「棄黃保楊」呢?

因此,筆者評估,這次大高雄市長之戰是全台五都選戰中最富戲劇性,也是最有看頭的一場選舉,三人都有一定的實力,都有當選的機會,三人都會拚全力卯勁競選,絕不會發生什麼「棄保效應」。另外,因選民自主性提高,也不可能產生什麼「西瓜效應」,特定媒體(如《自由時報》)即使刻意以假民意誤導,也不會發生影響。唯筆者也須坦言以告,楊秋興若不能在高雄縣拿到四成五以上的選票,他要贏得這場選舉將是難度很高。陳菊若不能在高雄市拿到四成以上的選票,她要打贏這一戰也很困難,黃昭順在三強中若能不墊底,就可以向黨中央交待了。

ECFA意外受到綠軍肯定

楊秋興脫黨的效應,目前還在持續擴散中,各方矚目的台南市長許添財是否也會起而效之,也來個臨陣起義,這幾天就會揭曉,如果楊、許皆脫黨參選,則民進黨將會更陷入被動的尷尬之局,不但五都選舉氣勢大為減弱,黨中央領導威信盡失,還將可能引發台灣未來政治生態的重新洗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楊脫黨之舉,除了造成地方權力之爭白熱化外,還意外捧紅了ECFA,原先綠營人士傾全力反對,雖顯得理不直氣不壯,仍然嘴硬不肯說ECFA半句好話。楊在成為自由人士後,不受意識型態左右,大力肯定ECFA,甚至表態願在時機成熟時,將率縣境石斑魚業者親訪大陸促銷,如此一百八十度態度大轉變,相信是馬政府所樂見的,也可見綠營人士中,應該也有不少像楊這類的政治人物,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一旦解除了意識型態的框架,就會表達自己真正的心聲。楊願意鬆口肯定ECFA,雖說也有選票上的考量,畢竟還算是個良心未泯的政治人物,不能與一般政客相提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