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兩岸經濟協議的深層意義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終於六月二十九日在重慶簽訂,並將在八月由立法院通過。面對著民進黨的攻擊,馬政府眾口一辭信誓旦旦的宣稱,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是「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我們也同意,要以台灣為主,利益才能屬於台灣人民。

什麼是台灣人民的利益?我們一向主張,在兩岸關係上,台灣人民應有四大利益。

(1) 兩岸和平是台灣人民最大的安全利益。國共內戰兩岸分裂以來,台灣人民一直生活在戰爭的陰影下,從「一江山之役」、「古寧頭之役」、「金門炮戰」,台灣人民只能以「動員戡亂」、《中美協防條約》來「保衛大台灣」。一九七九年,中共停止炮擊金門後,或以向美軍購來維持兩岸軍事平衡。但再多的軍購也消除不了戰爭的根源,也確保不了台灣人民的安全。所以,只有兩岸和解達成的和平,才是台灣人民最大的安全保障。

(2) 兩岸貿易是台灣人民最大的經濟利益。台灣是一個海島經濟體,資源、市場均有限,不可能形成一個獨立的經濟體,必須要靠對外貿易才能生存發展。台灣在清代是依賴大陸;日據時期是依附日本;戰後時期是依靠美、日。自大陸改革開放、經濟崛起,和美日經濟相繼衰頹後,連李登輝都說過,大陸是台灣經濟的腹地。但李扁二十年竟施行「切腹」式的鎖國政策,雖不能完全阻絕台灣經濟向大陸發展,但卻有效的壓縮了台灣經濟進入大陸市場的空間,致使台灣經濟邊緣化。根據經濟學者的估計,處於開發中國家的大陸市場,至少將繼續成長至二○五○年。所以,兩岸貿易是台灣經濟發展最大的出路,也是台灣人民經濟的最大利益。

(3) 兩岸交流是台灣人民最大的文化利益。兩岸人民同文同種,台灣雖經日本殖民,但殖民文化沒有主體性,是沒有生命力和發展性的「偽文化」。所以,台灣文化只有透過兩岸人民交流,回歸中華文化的母根,才能繁榮發展。兩岸人民有相同的文化傳統和價值,台灣的文化創作,文學、藝術、戲劇、電影、音樂,甚至於餐飲、衣飾,最能受感動和接受的還是大陸市場。所以,台灣創意文化產業的出路在大陸,故兩岸人民的充分交流,是為台灣人民最大的文化利益。

(4) 兩岸統一是台灣人民最大的政治利益。在日據時期,台灣人民是不具有日本國民法律地位的「清國奴」或「新附民」。在兩岸分裂下,台灣人民實際所擁有的領土主權和生存發展的空間僅及台澎金馬。一旦兩岸統一,台灣人民才能恢復成為中國的主人翁,擁有全中國的領土主權和生存發展的空間。在國際上,今天,台灣根本不被承認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台灣人民毫無地位。即使獨立,也只是一個三等的小國。只有兩岸統一,台灣人民也是擁有全中國領土主權的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是聯合國安理會常務理事國的國民。所以,兩岸統一才是台灣人民最大的政治利益。

從台灣人民的四大利益來看,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的深層意義,我們認為有三項。

(1) 打開了台灣經濟的活路。尤其在今年「東協+1」後,東協各國進入大陸市場得以減免關稅,嚴重威脅台灣產品在大陸市場的競爭力。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簽訂後,不但解除了東協產品在大陸市場的威脅,並且,提高了與日韓產品在大陸市場的競爭力。有了廣大的大陸市場,不但有利於「金融海嘯」後的台灣經濟復甦,並且台灣產業又能有新的投資、提升和轉型。如果大陸經濟成長可以延續到二○五○年,那麼台灣經濟至少還有四十年的發展時間。

(2) 奠定了兩岸和平發展的經濟基礎。自馬英九上台後,推動兩岸和解及兩岸交流不遺餘力,台海戰爭危險度遽降,台灣海峽不再是戰爭的地雷區,而是和平的汪洋。但是,台灣是民主社會,政權的穩定性低,政黨輪替的或然率高。一旦台獨政黨執政,今日的兩岸和解政策不再,兩岸和平豈不歸零。但是,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簽訂後,兩岸共同市場形成,一旦兩岸共同市場遭破壞,台灣經濟必然崩潰。台灣企業和人民就絕不可能支持一個讓台灣經濟自殺的台獨政權上台。即使有台獨政權上台,也不敢推行經濟自殺的台獨政治,兩岸和平發展的速度雖將頓挫,但仍得以維持。民進黨指責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是「出賣台灣」,其實,「出賣台灣」是假,「出賣台獨」和出賣了台海戰爭危機才是真的。

(3) 提供了參與中華民族復興的機會。這個世紀人類最偉大的事業,莫過於擁有全球四分之一人口的中華民族,要走出飢餓、貧窮、落後而復興。一百多年來,台灣人民為祖國擔當苦難,淪為日本殖民地,屈辱為「清國奴」五十年,但自「興中會」、「同盟會」、「三二九之役」、辛亥革命、北伐、長征、抗戰,台灣人民從未缺席。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簽訂後,在「兩岸雙贏」的政策下,台灣人民將可全力投入中華民族復興的經濟建設。試問有什麼台灣人民的成就可以超過中華民族的復興,將來的台灣子孫亦可自豪於對中華民族復興的貢獻矣。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雖有一些早期收穫清單,但其目的絕不僅止於此。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是一項鋪路的工程,路鋪好了,才能上路。有了路,上了路,才能達到目的。目的是中華民族的復興和中國的和平崛起,有了富強的中國,發揮濟弱扶傾的東方王道精神,人類的和平及共同繁榮才有了屏障。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為台灣人民最大的經濟利益鋪出了道路,但這絕不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終點。為了爭取台灣人民最大的文化利益,下一步當應有兩岸文化協議,讓兩岸人民共同攜手復興在近代落後的中華文化,重建中華民族獨立自主的文化價值。

有了深度的兩岸人民經濟、文化交流和整合,超越了現有意識型態的成見,而取得進一步的互信,為追求台灣人民最大的安全利益,應有兩岸和平協議,以兩岸和平協議根絕台海戰爭危機,確保台海和平及台灣人民的安全。

在兩岸和平協議下,深化兩岸人民的互信,強化兩岸人民的民族認同和自豪感,恢復兩岸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共訂兩岸統一協議,恢復台灣人民也是中國主人翁的地位,以實現台灣人民最大的政治利益,並走上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這才是實現台灣人民最根本而長遠的政治利益。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為台灣前途鋪設了一條道路,也為兩岸和平發展奠定了經濟基礎。但是,天下沒有一條道路是沒有曲折而筆直的。我們一向認識到四百年來的台灣問題,一直是外國勢力與中國勢力的角逐。兩岸和平發展的曲折將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島內台獨的勢力,一是島外國際霸權主義的勢力。

台獨陣營應為二股勢力的結合。

一是以辜寬敏和李登輝代表的日本皇民化殘餘勢力。辜寬敏為日據時期日本貴族院議員辜顯榮之子;李登輝則是日據時期台灣「警察補」李金龍之子;都是皇民化「三腳仔」家庭出身。辜寬敏早年在日本搞台獨,交結的儘是日本軍國主義餘孽。李登輝身為總統,自接受司馬遼太郎訪問後,表演的儘是皇民化小丑的醜劇,稱日本殖民統治是「最有良心的統治」,以日本武士道為「台灣精神」,以屠殺抗日台胞的後籐新平為「文明的傳播者」,醜態連連,還以繼承後籐新平理念為由到日本去接受「後籐新平獎」。還有一些所謂「本土社團」的台灣教授協會,竟厚顏於日本殖民統治,自稱已被日本改造成「不像中國人」的人。

光復以後,皇民化勢力並未有過徹底的清算或「轉型正義」,國民黨還以其為反共政權的社會基礎,一直掌握台灣經濟社會的權力,直至蔣家政權結束,李登輝當總統而有「出頭天」,大行其道,但是,年事已高,來日無多。今天,已「中國崛起」,軍國主義在日本都沒有復辟的希望,殘餘在台灣的日本軍國主義餘孽,能欺騙老一輩台灣人於一時,但又能囂張到幾時?

二是以民進黨內「新潮流」和蔡英文所代表的冷戰時期美國霸權主義勢力。「新潮流」靈魂人物邱義仁就曾坦言「抱美國大腿」;蔡英文反對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的理由,不顧是否有利於台灣企業和人民,竟而是擔心美國勢力在東亞邊緣化。陳水扁更在獄中爆料,自稱他任總統期間,其實是美國軍政府的台灣行政長官,還透過楊蘇棣接受過美國「訓令」。

雖然,自韓戰後,美國的對台政策一直是「以台制中」。但,從「九一一」後,美軍深陷阿富汗和伊拉克戰場至今;後又爆發國際「金融海嘯」為害全球,自己也至今未能經濟復甦,處處需要中國的合作。「形勢比人強」,美國還有多少力量可以在台灣問題上壓抑中國的和平崛起,不禁令人懷疑。但是,「虎死不倒威」,美國今天的國力仍然遠勝於中國,利用台灣大選機會策動島內的「顏色革命」應仍有餘力。

以美國而言,雖然極力反對○八年台灣總統大選的「公投入聯」,但也有許多智庫學者和媒體質疑馬英九的「不統、不獨、不武」,和恢復「九二共識」的兩岸和解政策,直至後來,又有不少智庫學者和媒體質疑馬英九執意簽訂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

但是,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簽訂後,美國國務院代理副發言人杜桂德表示,兩岸此項「正面發展」令美國政府「深受鼓舞」。繼之,亞太助理國務卿施大偉又發表專題演講指出,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對台灣及全世界都有好處,美國樂見兩岸的簽訂。不過,仍堅持對台軍售。

美國政府居然與學者、媒體不同調,這究竟是美國政府的兩手策略或順水人情,我們不得而知。

不過,從民國以來的歷史經驗來看,第一次國共合作,完成了北伐統一;第二次國共合作,擊退了日本軍國主義,抗戰勝利,光復台灣。只要兩岸人民真誠合作,團結奮鬥,我們有理由相信,必能破解制約兩岸關係發展的難題,實現祖國的和平統一與中華民族的復興。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只是一條道路,空無一物,但道路鋪好了,才能車水馬龍。屆時,人們也只能看到車水馬龍的熱鬧,又有誰會看到那條道路呢。《老子‧三十八章》云:「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斯之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