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水波
(台大研究生)
孫水波
(台大研究生)
在過去的幾年裡(尤其是李扁執政時期),因為「中華民國」所象徵的「中國」內涵,使得「中華民國」一直在台灣不受歡迎。連帶「中華民國」的符號,諸如國旗、國歌等,也被台灣人列入不受歡迎的名單。
台灣人不喜歡唱國歌,因為國歌被認為是「黨歌」;台灣人不喜歡拿國旗,因為國旗很像「黨旗」(阿扁執政時期,有一年國慶典禮結束後,千百支的國旗堆成一座小山,被丟在路旁);台灣人不喜歡國徽,因為國徽很類似「黨徽」;台灣人不喜歡中華民國,因為Republic of China有個China,而且很像「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讓台灣人被認為是「中國人」。
說來說去,就是中華民國的「中國」屬性讓台灣人想擺脫,卻擺脫不掉。
今年的雙十國慶,卻有種一反李扁二十年營造出來的氛圍的氛圍。或許是建國百年將屆,政府也有意大肆慶祝,使得今年國慶的氣氛比往年濃烈。屬於中華民國的各種元素,出現數量在今年國慶前後「異常」的增加。
在網路世界,年輕人聚集的社群網站Facebook,也有人發起在國慶日當天,將顯示圖片換成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圖案的活動,原預估有一萬人參加,後來竟超過了六萬人,成為當天新聞的焦點之一。
就拿這一場在網路世界發起的活動來說,可以發現「中華民國」內涵在台灣年輕世代間的轉變。參加的網友,以在海外求學、工作的台灣人,以及台灣本地的學生為主。大部分的網友將十月十日稱之為「台灣國慶」,而不是「中華民國國慶」;而他們放上網路的國旗圖案,很多是把國旗放在台灣地圖的輪廓裡,或是在圖片加上「我愛台灣」、「I Love Taiwan」的字樣。
就此可知,在台灣年輕世代的心中,並非沒有「中華民國」的存在,而是已經將「中華民國」等同於「台灣」,中華民國就是台灣。
因此,無論是中華民國的國歌、國旗等象徵符號,對台灣年輕世代來說,就是「台灣」的代表。並不是他們非常認同中華民國,而是它的符號可以代表台灣,用來與大陸區隔(從日前開南大學「國旗事件」便可窺知一二。)
所以,儘管大家歡渡「國慶」、高舉「國旗」,但不再高喊「中華民國萬歲」,而是改呼「台灣加油」、「台灣萬歲」、「我愛台灣」。
分析其背後的脈絡與意義,可以就兩個面向來討論。第一個是政治與教育的面向。十幾年來,台灣執政當局,心繫「台獨」卻做不到,只能撐著中華民國外衣,搞「去中國化」的小動作。事實上,「去中國化」並非因為兩岸在各方面真的差異很大,而是害怕台灣被大陸吸收,刻意淡化兩岸的相似之處。這一點體現在教科書的變革上。
九年一貫的社會科教材,載明中華民國只有2,300萬人民,首都在台北;地圖的台灣與大陸塗上不同的顏色,還在海峽兩岸各標上「國界線」,並稱呼對岸為「中國」。
對新世代的「80後」或「90後」來說,很自然地,我們的國家就是台灣,而他的名字現在叫中華民國。他們或許已經沒有了歷史記憶的苦痛與認同的糾葛,但他們有了新的認同與共識,就是「中華民國即台灣」。
第二個是歷史的面向。對當代的台灣人來說,「中華民國」有兩個,一個是1912年的中華民國,一個是1991年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後的中華民國。前者代表著與大陸共同脈動的歷史意義,在政治的操弄下,或因台灣人的實質感受,不再認同1912年的中華民國。
後者則是代表台灣與大陸往「分」的方向前進,也是象徵台灣成為一個與大陸切割的政治體,從戒嚴時期「反共」所種下的「反中」種子,在這個時期開始萌芽,並且在政客操弄之下不斷茁壯。
台灣人作為一個「生活共同體」,被上綱成為一個「命運共同體」,1991年之後的中華民國,恰恰就是此「命運共同體」的外殼。
就算有人說,逝去的認同不可能再找回來,但並不代表不能重新塑造一個中國的認同。無奈的是,過去的政府把中國認同愈推愈遠,恨不得把台灣從大陸旁邊搬離,藉由種種的宣傳,讓民眾「中國是中國,台灣是台灣」的印象根深柢固。而國民黨重新執政後的政府,也不願重新塑造中國的認同。新政府同樣訴諸民粹式「台灣前途由2,300萬台灣人民決定」的「人民自決」,而不是訴諸全中華民族的「民族自決」。
儘管政府決意要大加慶祝建國百年,卻完全沒看到任何中國的元素。很顯然的,新政府也只看到1991年之後的中華民國,而把1912年的中華民國拋得遠遠,近代中國歷史的大事(例如辛亥革命、五.四運動等等),也好像與中華民國無關。與其稱為慶祝建國「百年」,倒不如說是慶祝台灣脫離中國二十年。
一個是政治上的刻意切割,一個是被營造出來的命運共同體,台灣年輕世代(或是大部分台灣民眾),早已沒有了中國認同。
雙十節是「台灣國慶」,而不是「中華民國國慶」,彷彿紀念十月十日與辛亥革命無關;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是「台灣國旗」,而不是「中華民國國旗」,彷彿這面旗不曾同時飄揚於兩岸土地;「萬歲」與「加油」的對象也不再是「中華民國」,而是「台灣」。
沒有「中國」內涵的中華民國,只是台灣在正式獨立建國以前能緊抓的唯一浮木,中華民國的意義只剩下用來與「大陸」或「中華人民共和國」辨明你我的工具罷了。
今年是德國統一的二十週年紀念,當年東德改採的「兩族兩國」政策,應該是兩岸中國人最大的警惕。
如果經濟上的整合,沒有帶來政治與認同上的整合;如果只敢談經濟與民間的交流,遷就於台獨而不敢重新建立中國認同;如果只願意提中華民族,而根本上放棄了「終極統一」的《中華民國憲法》原則,那麼「兩族兩國」將會在海峽兩岸重蹈覆轍。
當中華民國失去「中國」的內涵,兩岸的和平發展與和平統一,將永遠是個奢望。◆.. UPDATE
社論
國際視窗
保衛釣魚台
諾貝爾獎和劉曉波
台灣事情
兩岸關係
海峽短評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