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說中共的「十二五規畫」建議

楊開煌
(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教授)


一、大陸的「政治月」

中國大陸人民每年生活中,春、秋兩季固定有近一個是政治大戲的時間,每年的10月是當屆的中共的中央委員會的年會,主要是佈置來年的工作,到來年的3月召開「兩會」,審議政府工作,並且依據以黨領政的原則,將中央委員會的決議納入政府工作中,加以貫徹和執行,所以對中國大陸的媒體而言,我們可以將每年的3月、10月定位為「政治月」。

以往每逢中共的「政治月」,從大陸的媒體來看,總是鋪天蓋地的全是「兩會」或是「中全會」的信息,彷彿世界為中國政治月的到來而靜止。據聞中共的「中宣部」在政治月中也發出許多「宣傳禁令」,嚴控負面報導。然而也因此,以往在政治月中,大陸民眾一般粗分會出現兩類的反應,一類是不看,少看;另一類是只「看」官方媒體未登的「新聞」,因此,小道消息橫行,各種評議肆流。從宣傳手法來看,只是唯上主義的宣傳;以宣傳效果來看,應該說是效果不可能理想,甚至有反效果。

新近以來,隨著信息科技的快速發展,信息工具的大量普及,尤其是小眾媒體的驚人發展,大大挑戰了大眾傳媒的獨佔性,迫使中共在「政治月」的宣傳方法,也必須與時俱進,有所變化。

以剛剛閉幕的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為例來看,與以往的「中全會」報導,媒體安排似乎也出現變化,例如我們發現統一的版面安排比以往為少,以往的「中全會」開、閉幕當天的媒體版面雷同性很高,對讀者而言,只要看一家媒體其他家就不必再看;今年的媒體在處理「中全會」開、閉幕的新聞時,媒體版面安排就有了自由度。中共黨的網站新聞量比較多,而中共網、人民網、新華網的新聞量就少。再如,人民網、新華網對「中全會」的報導方式,雖將此「會」作為頭條,但不是天天頭條,換言之,每天還是有不同的重大新聞。又如,閉幕之後,以往總是立即掀起學習「中全會」精神、文件的大學習高潮,此次迄今(2010-10-20)尚沒有類似的學習運動。

其實一個會議是否引起重視,並不決定在形式和宣傳的手法,而是決定在會議的內容,亦即會議的決定。如果會議的內容確實重要,影響到廣大人民的利益,而且以往會議決定也得到一定的實踐;則人民自然而然會去瞭解。以此標準來看,剛剛結束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會議,通過了「增補習近平為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及「十二五」規畫建議等兩個主要議題,從人民利益的角度看,應該說人事決策及規畫建議的影響是同等重要的,因為「十二五規畫建議」是政策走向,而人事決策則是執行與落實。

二、「十二五規畫建議」

中共黨的「十二五規畫建議」將由國務院制訂為「十二五規畫綱要」,交由明年的「兩會」討論,通過後實施。「十二五規畫」的大陸發展與以往取向,究意有何不同呢?按相關媒體的綜合概括,認為「十二五規畫」提出以下的四個要求:

一是把「快發展」調整為「好發展」:所以在「十二五」期間,主要的任務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以便解決當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各種不協調、不平衡、反可持續發展的問題。

二是把發展重心從經濟轉向社會、民生:一方面要突出醫療改革、住房改革、社會分配、以實現社會公平正義、走向穩定、和諧的發展目標,另一方面轉變外貿拉動的經濟,為內需拉動的經濟,因此,提出解決地區差距、城鄉差距、貧富差距的政策安排,以及人民提高所得,百姓直接享受發展成果的改革方案。

三是把勞力密集型的經濟調整為智力創新型的經濟結構:為此要大力促進教育、科技、文化發展這個重點,圍繞提升國家的創造能力、增強社會的創新活力這個核心,提出相應的改革方案和實施步驟。

四是大力提升文化產業的建設:在經濟發展之後,以經濟催生文化,再以文化拉動經濟,把文化與經濟相互提升國家的競爭力,就是以硬實力來支持軟實力的發展,以軟實力深化硬實力的內涵,才能使國家的綜合實力得到平衡。所以在「十二五」規畫中,把文化發展納入經濟發展總體規畫中大力推動,進而把推動文化產業視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對未來五年的文化發展目標、文化發展戰略、文化發展作為,都有明確的說明。

總的指導思想就是要「把中國從文化大國建設成文化強國」,具體構想就是把中華文化深厚的資源、底蘊,透過當代的創意轉化為現實的文化生產力、文化競爭力和文化影響力,為此在「十二五」期間,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就是主要的任務,以便加快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強對文化產品創作生產的引導,配合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更好的精神生活。

依此,可以合理推測如果中國大陸依此規畫,落實執行,則未來五年的大陸社會、經濟和人民生活,必然出現新的變化,在此預期的目標下,人民自然會關心「十二五規畫」,以便更好地安排自己的未來。

問題是以「十一五規畫」的實踐來看,雖然某些經濟的指標確有具體的成績,但是如果從體制改革的角度來看,「十一五規畫」提出的許多目標、任務,其實並沒有實現和完成。

有人早就指出,「經濟體制中市場化水平沒有多大提高反而出現許多倒退跡象,政府對市場和經濟的干預及控制趨向強化卻沒有優化,經濟結構畸形,投資愈大消費愈小,市場經濟所要求的法治、誠信環境沒有大的改善卻有惡化趨向,行政性壟斷增大了對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活力的擠壓、窒息,生態環境惡化趨勢沒有得到根本扭轉,貧富分化現象愈益突出。」(吳仲韜,http://paper.wenweipo.com/2010/06/11/PL1006110003.htm,「十二.五」規畫全面改革,2010-06-11)因而,我們相信除非中共能在「十二五規畫」中在「體制」轉型方面,提出明確的構想和實現的步驟,否則,只有在媒體的信息作新的安排,恐怕仍不足以使大陸人民真正的重視。而此種由心裡的漠視,其實代表的就是中共統治的「合法性」危機。

如果中共下一個三十年的改革不能針對「合法性」問題作出回答的話,改革工程有可能如溫總理在深圳所說「經濟體制改革的成果就會得而復失,現代化建設的目標就不可能實現。」希望中共的「十二五規畫」能在此一課題上開始認真作答。

三、未來「十二五規畫」之成敗關鍵:

此屆中央委員會必然通過「十二五」規畫之建議案,依目前的資訊,該規畫的重點將放在加快中國大陸經濟轉型的發展,然而,有關大陸的經濟轉型發展,事實上在十一五規畫時已經有所強調,在規畫的落實上,顯然沒有達到十一五規畫之原來預期,而十一五期間,又遭逢國際、國內外客觀環境與結構之遽變,因此十二五規畫,中共定位為改革全面攻堅時期,然而我們以為中共的經濟轉型與調整,能否成功,以下三個因素至為關鍵。

首先是深化思想轉型,按大陸的說法:「在『十二五』期間需要盡快啟動第二次改革。」第一次改革主要挑戰是解決溫飽問題,基本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第二次改革進入發展型的新階段,促進人的自身發展成為改革的主要挑戰,基本目標是建設可持續發展的體制基礎。也就是胡錦濤在2003年提出,2007年正式提出,並載入中共黨章的「科學發展觀」,然而雖已倡導多時,客觀而言,迄今為止,依然是響亮的「口號」,落實到行動也還只是體會、學習、報告而已。

與過去30餘年的以單項突破為特徵的第一次改革相比,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思想的第二次改革是一籃子的綜合改革措施,「十二五規畫」中是否在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各個方面,都能提出具體的檢證指標,其實是中國大陸能否真正轉型的根本關鍵。

其次,發展的轉型:這裡又涉及兩大方面:就經濟發展的本身而言,政府主導的經濟增長模式仍沒有得到扭轉,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強化,市場化改革的進程步履緩慢,主要依靠投資和出口拉動的經濟增長方式尚未有實質性改變。根本原因在於地方政府主導型的經濟增長方式。則「十二五規畫」如何有效扭轉經濟發展的方式,必然關係到中共中央希望在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能否完成的關鍵。

就加快經濟發展向社會發展的發展意識,以往三十年大陸的經濟發展,造成「國強」而「民窮」這是當今大陸社會不穩定的根源,經濟社會發展的目的是為了民眾,其成果必然要求公平共享。所以「十二五規畫」必須提供人民實現富裕的更多的機會,和建立健全的社會保障體系,必須轉變財富分配機制,提高勞動在分配中的權重,縮小收入差距、調整利益關係、促進社會包容性發展,使得人人均可以有起碼的保障,社會才能穩定。

第三,改革的路徑需要由單項改革向綜合改革加快轉型,說得更直接一點,「十二五規畫」的主要焦點之一,是中共如何定位其「管理體制改革」。尤其是政治體制改革之成效,將決定未來五年中國大陸經濟轉型能否突破現狀、邁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及其對應之政治管理體制的成敗,也決定了大陸的文化創新和發展,文化的發展只有在相對自由的政治環境,和沒有條條框框制約的社會環境裡,才有源源不絕的創意;關於政治體制改革是溫家寶總理最近心急如焚,溢於言表在海內外大聲疾呼,溫總理的呼籲在海內外尤其引起巨大的迴響,可惜在中共的領導階層,仍然給人一種頗為冷淡,袖手旁觀的感覺,中共的若干領導幹部應該十分理解,現有的社會主義政治體制雖然可以促進三十年經濟的高度發展,但也正因為經濟高度發展之後,政治體制就相對顯得落後,甚至是窒礙經濟再發展的桎梏,因此為了下一波的經濟發展,為了中國小康社會的實踐,政治體制改革顯然已經是刻不容緩的當務之急。

四、結語:

中國大陸的經濟改革創造了兩岸利益的趨同,因而為兩岸的和平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如果北京當局能夠體認中共的政治體制改革,事實上是為了創造兩岸政治價值的趨同,因此中國大陸的政治體制改革,其外溢的效果是為兩岸和平發展創造牢不可破的價值基礎,也是大陸方面建立兩岸政治互信的主要途徑之一,因此我們希望此次十七屆五中全會的十二五規畫中,能看到今後五年中國大陸政治發展的明顯指標,以便為兩岸未來的政治協議創造更大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