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和平統一的文化動力--文化民族主義

印鐵林
(北美華文作家協會副會長)


(一)兩岸和平發展與和平統一的關係--和平發展會自動走向和平統一嗎?

台海兩岸幾十年來,在探親、旅遊、經貿等等均不斷地穩步發展,尤其在經濟貿易投資等方面,更是人所共見;台灣的貿易出超,多年來已經完全由對大陸貿易的一面倒的營利而支持,台商投資大陸更已多成為大企業家,親朋家屬定居大陸者已有百數十萬人。尤其近兩年國民黨在台灣重新執政,大三通已經實現,更上層樓的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也已經簽訂並實施。兩岸經貿關係可以說已經無比親密,台灣得大陸之經濟利益也是既久且大了。然而我們看看台灣對兩岸政治方面,亦即國家統一方面的民意變化如何呢?

多年來隨著兩岸經貿關係的增加,台灣民調顯示出自認為是中國人,贊成兩岸統一的人基本上穩步下降;尤其在ECFA簽訂後,據《聯合報》之民調,贊成統一的人更創新低。這就說明了一個經貿與國家統一層面的關係,其實在理論上應該也是顯而易見的。筆者多年來一向認為二者的關係是這樣的:國家認同、國家統一與經貿關係、物質利益是不同層次的事物,是不同本質的事物;經濟利益可以左右、影響獲利者的態度,然而只能在務必面臨非此即彼的選擇時刻,方能產生影響;然而兩岸情況如今並非如此;二者基本上是不同本質的東西,衡之於人類歷史,更可以清楚地看到這個關係的本質。

(二)和平統一需要國家與民族的認同感與兩種動力--文化的動力與政治戰略上的動力

1.文化的動力是和平統一最根本的動力。文化的動力是指人民所共同具有思想上與理想上所發生的力量,亦是中國傳統文化上所說的「道」。有了「道」,人民才有思想、信仰、方向,因此才產生力量,沒有「道」則人民沒有了思想,信仰與方向,則社會人心必然渙散,只能在物質慾望,生理享樂方面浮沉,不可能在政治上、兩岸的國家統一、民族復興的高層次的理想上,產生力量,此故言,文化的動力是和平統一的根本動力。

2.政治戰略上的動力是指經由政治或戰略上的重大事件,使兩岸人民產生國家與民族的共同體的感情,而自然產生追求統一的動力。假設在東海或南海風雲緊急,保衛海疆島嶼的戰爭即將打起來了,兩岸由於大陸方面的積極與進取的戰略爭取到台灣方面的共同行動或配合,如此共禦外侮而自然產生民族共同體的感情,而成為和平統一的動力。此論文不詳論此動力,只談文化的動力。

(三)兩岸和平統一的文化動力--文化民族主義

1.道:中國傳統文化中十分重視「道」,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孫子在論對國家有生死存亡重要性的戰爭的成敗關鍵時而提出「道、天、地、將、法」為戰爭勝敗的五個標準,首先就是「道」。他解釋道:「道者,令民與上同意,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畏危也」。由文武兩大思想家聖人的言論,可見「道」是貫穿人類思想之思想體系,在人民與國家關係上,思想是一致的,是可為共同理想而生死與共的,這就是「道」,換言之,「道」,對個人而言,就是一種思想、一種信仰、一種力量,對整個民族而言,就是共同的思想、信仰而能產生共同的力量,用現代的語言,即是「主義」。故本文稱之為文化民族主義。

因此我們可見,「道」是一個國家或民族最根本、最巨大,也是最持久的動力;如果一個國家或民族失去了它的「道」,則這個國家或民族則必然逐漸走向衰敗,首先表現的是道德敗壞,物慾橫流。

西方的「道」是什麼?以美國為例可簡言之如下:美國乃根源於歐洲文化,其「道」就是:基督教,西方傳統的尚武霸道精神與憲法。我們觀察美國的立國以及在國際事務等等行為背後所表現精神思想與信仰,也就是其「主義」,就是基督教一神論之傳教精神,西方傳統的尚武文化,以及其政治體制三者相混合之「道」,可視為美國之「文化民族主義」。

2.文化民族主義:文化民族主義,有下面幾個內涵。它之所以可以成為中國和平統一的動力,乃是因為「文化民族主義」是一種積極的思想體系,可成為中國人民的信仰,因此可發展為民族行為的力量,也就是一種偉大國家與民族事業所必須的動力。它不是一般生活文化,它是一個民族發展復興必具的,能產生無比力量的,植根於中華傳統優良文化的文化思想體系,故稱之為「文化民族主義」。

一、以中華文化為基礎的,主要以先秦儒家思想為基礎的,凝聚全民族的思想與信仰的力量。

二、是大民族主義,非西方基於單一民族的民族國家的小民族主義,即狹隘的,為西方說辭所批評的Nationalism;然而實際上西方民族主義仍強烈,美國的民族主義精神尤其強烈。中國人的民族主義精神較鬆散衰弱。

三、超出宗教,政治制度,風俗習慣之上的文化思想,與宗教,政治制度,風俗習慣等不衝突,而給以理想主義之影響與力量,而為中華民族復興,開創新局面所必須,這當然包括兩岸需要共同民族文化感情促成的和平統一大業。

四、文化民族主義的主要內涵就是恢復並重建先秦儒家的思想,並前瞻人類未來世界的理想而建立之文化理想體系。先秦儒家的思想應該是有理想,有正義感,磅礡大器,有行動力量的思想體系。

1.孔子說: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孔子此言,表現出追求正義的,義無反顧的勇氣,面對千萬人的惡勢力勇往直前的磅礡大器,如果不合於正義,則對一個街頭最弱勢的潦倒行人也會感到害怕,這就是儒家思想的真正精神,更勝西方的「道德的勇氣」。

2.《禮運大同篇》中孔子對人類理想社會的描寫,可說已達人類思想之極至,充份表現出公平正義的社會乃是孔子的終極理想,而文中描寫之具體生動,合情合理,更顯示此乃孔子長年累月觀察思索之結果,而非隨意的所謂天國的幻想,此點極為可貴,不同於西方,而高於西方哲學之處。

3.孔子一貫反對講鬼神、迷信、來生等。孔子說:「吾不語怪力亂神。」又說:「不知生,焉知死。」這是先秦儒家思想最人本主義,最非宗教的證明,也是人類少有的古代具有唯物濟世思想的哲學家。也因此不久以後的儒家才能產生荀子這樣大張唯物主義思想並開創法家的人物,一位積極的大思想家。

4.由上面之論述,可見先秦儒家是能產生民族生命動力的思想體系。然在中國歷史長河中,主要受了專制帝王的歪曲利用,更加腐儒的附會迎合,使儒家變質成為維持現狀的說教,後來更受了佛教的影響,與禪宗思想的結合,強調明心見性等等個人修養的工夫,在純學理或有專研於一處之見,然而失去儒家原本之樸素渾厚開創理想的力量,更消沉了民族奮發進取的精神,尤其唐以後五代十國小朝廷,以及宋之文弱享樂色情之風氣影響至深且鉅,而使民族多陰柔衰敗之氣而乏尚武精神,在影響文化傳承最主要的所謂讀書人中尤其如此。筆者以為此乃漢以後,中華文化缺乏開創性,開疆闢土多賴少數民族之緣故。因此未來中華民族文化上如何重建能產生民族動力的思想體系,至為重要。

5.先秦儒家思想的公平精神與社會理想是與社會主義的公平正義與理想社會之追求極為一致,而給社會主義以中華民族固有文化中最精粹之文化力量;中國固有文化之精華與社會主義精神之自然結合,是文化民族主義的重要內涵。重要的是:必須是重建的進取、強悍、尚武、具有理想的固有文化,而非五代、宋以後所呈現的陰柔衰敗的,主要是讀書人所表現的文化。

6.如此重建中華文化,重啟民族生機動力的思想工程,兩岸應共同合作,共同研究,共同完成;大陸是整個中華民族的主體,當然應該是主導推動的力量。在此過程中,兩岸同胞將自然的產生超過商貿利益而有道德與文化理想高度的民族共同感。

(2011年1月18日) ◆